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勇 《新闻前哨》2005,(12):69-69
去年10月,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斥资200万元,给湖北日报编辑部一线90名文字记者、编辑配备了便携电脑和数码相机,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鼓励文字记者、编辑拍摄新闻照片。 为文字记者配备数码相机是一项十分有远见的举措,此前只有新华社这样做。以此为契机,编辑部鼓励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换位思考。更可贵的是,记者们开始寻找文字与摄影的相通之处,摄影记者用“拍”的思维去“写”,文字记者用“写”的思维去“拍”,努力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经过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有着近三十年业余写作经历的人了,打过文字交道的编辑部也不下三十个。最使我感动的,倒不是常编发我文章的报刊;而是近几年才刚刚接触的上海《辞书研究》编辑部。也是“研究”气氛所决定的吧,他们每收一稿,必复一函,工工整整地写上:“×月×日来稿收到。一待读毕,当另函  相似文献   

3.
文字与图片是新闻报道中的两翼,二者并重不可偏废,这已成为当今新闻界的共识。综观现代报刊,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以图文并茂吸引读者。浏览报刊,也常见文字记者“偶而露峥嵘”亮出几张好片子。摄影记者也时不时地舞文弄墨以铅字的形式证明自己。这实乃一可喜现象。其实,“两翼说”不单指报刊编辑部的整体,也应该是对编辑部的每一个成员而言。一个敬业的新闻工作者,除去他日常担任的角色(文字记者或摄影记者)外,还应主动向另一翼做些发展,力求使自己成为“两栖动  相似文献   

4.
读者评报     
我们欢迎“学习毛主席语录”的专栏工人日报、解放军报、山西日报等新增了“学习毛主席语录”一类的专栏,这个专栏受到广大职工,尤其是文化水平低的职工的欢迎。有的说:语录下面加一小段“学习参考”,文字短小,浅显易懂,对学习毛主席著作有很大帮助。有不少职工把每次登的学习毛主席语录的材料用笔记本抄写下来学习。开封市刘建中  相似文献   

5.
连环画,是由书籍插画演变而成的;鲁迅先生在《“连环图画”辩护》一文中就曾说:“书籍的插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这种画的幅数极多的时候,即能只靠图像,悟到文字的内容,和文字一分开,也就成了独立的连环画。”这种脱胎于书籍插图的连环画,有图文并茂、生动  相似文献   

6.
何微建议评好新闻采用十二分制(见今年第6期《新闻战线》第40页),我认为不可取。按那五条标准进行“三三二二二”打分,会埋没很多真正的好新闻。我认为,好新闻构成是:①符合新闻的基本要求;②有独到之处。基本要求也就是新闻的一般要求,是每篇新闻都必须做到的。如:真实,记叙清楚,文字准确,符合政策,有时效等。另外一些要求如“题材重大”、“写法新颖”、“思想性强”、“问题新”、“短小精悍”等就不是新闻的基本要求,它们可以用来衡量新闻,但不能用来硬套每一篇新闻作品,认为缺其中一点,就不是好新闻。看看这几年的全国获奖好新闻可知:  相似文献   

7.
我于1925年到仰光,即投入华侨新闻事业中劳动者的行列,在黑黝黝的文字窟中(创造社时期,郭沫若的一首诗题:《黑蜮蜮的文字窟中》,我不喜欢“蜮”字)度过几年的劳动。这是一家国民党报纸——觉民日报,编辑部高挂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题词,从玻璃框里闪耀出来;我这初从农村出来的少年人,心灵的震动是很大的。这是孙先生  相似文献   

8.
为探求地方报纸进一步搞活经济宣传的有效途径,湖北荆州报编辑部于去年3月至7月举办了“经济短新闻竞赛”活动。在5个月的时间里,编辑部收到了大量参赛专稿,不少稿件“点子”新,报道面较过去宽,文字也较简练。同竞赛活动开展前比较,注意了抓经济工作中出现的新苗头、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读书声     
《图书馆杂志》2005,24(9):96-96,80
《阅读的风貌》,网络与书编辑部编,现代出版社2005年版本书试图以人类六千年阅读的发展史为主题,宣示人类阅读的底蕴,并进而涵盖书籍向网络阅读的发展时空。该书揭示出从图像到文字,如吴哥窟壁上的雕刻,到谷登堡的活版印刷;再从文字到图像,如“全球资讯网”的使用等阅读新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提笔撰文叫“命笔”;自己写的文字叫“亲笔”;写作中断叫“辍笔”:别人口授写成的文字叫“代笔”;集体讨论,一个或几个人起草的文字叫“执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特别精呆的文字叫“妙笔”;体现文章笔法、写作技巧的叫“文笔”;文章中预作提示或暗示,使之前后呼应的叫“伏笔”;寓意含蓄不便直叙的文字叫“曲笔”;写的  相似文献   

11.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吉林日报》2001年11月15日上的《干净干事出活》一稿,被评为三等奖。这是一篇评论员文章(作者为毕政)。“评论员文章”是报纸、杂志、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的编辑部以评论员署名,就某一问题发表意见的文章。规格低于社论,为目前我国新闻媒介常用评论形式,其所表达的基本观点和主张,虽然不能视为完全代表编辑部,但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得到编辑部同意的。评论员文章既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又可以有个人的风格。它的选题  相似文献   

12.
放评要讲理     
新闻说事,评论说理。 “东湖放评”虽只有200多字的容量,但以我的理解,它仍属评论体裁。因此,放评不能仅停留于“复述”的层次——用诗一般的文字,散文化的语调,把已经见报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再描述一遍。  相似文献   

13.
报纸上刊有一定数量的广告文字。据我所知,报纸广告目前一般是由报社广告科经办的,广告文字的编辑和审定,也主要由广告科来把这个关,于是编辑部也就可能不甚介意了。殊不知,广告文字也是整张报纸的一个构成部分,稍一疏忽,错词和错字就会“漏”了出去,在读者中造成不良的影响。而这种情形,时有所见。比如,文汇报去年12月4日第四版上,登了福州香料总厂的一则大广告,将“居家旅行,必备良药”的“旅”字误写成“(?)”字。有一个小学生为此查了字典,结果查不到。  相似文献   

14.
期刊的看清样,与报纸看大样、出版社看书稿清样并不完全一样,有联系也有区别。 期刊编辑部一般不设专职的校对人员和编务人员,多半是由责任编辑各自校对所编发的文稿;封皮及内文的版式一般是由美术编辑设计的,而美术编辑大多不能胜任文字校对,那怕是与图稿相关的文字若由他们校对,也常常出错。所以,三校之后主编还不能签“改正付印”的字,必须看清样。  相似文献   

15.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在谈到他办出版社的经验时说,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不欺读者”。不欺读者,是出版界的公德,也是办好出版社的秘诀——以自己的不欺读者的出版物,去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以求得出版社的发展与繁荣。所以,有远见的出版家讲究“以质量求生存”。然而,当今的某些出版社,却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内容提要、征订广告、书的封面封底,以眩惑诱人的文字,明目张胆地欺骗读者。例如:某文艺出版社把盗自台湾天一版的艳情小说吹嘘为“皇室孤本”;某出版社从吴楚材的《古文观止》抽出几十篇来标榜着《古文观止小学生读本》出售;某出版社竟然编造“毛泽东测姓论胜负”、“刘少奇测天掀工潮”、“周恩来测万解危难”……之类的荒谬传闻,为他们出版的《生活中测字术》作广告;某大学出版社为了宣传《十二生肖查命方》,竟然说:“1993年是鸡年,鸡被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校对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校对的优势︽水利水电快报︾编辑部傅湘宁笔者通过较长时间的摸索发现,市场上已开发的一些校对软件,如“方正金山中文校对系统”、“文捷校对系统”、“唐氏校对系统”、“黑马文字校对系统”等,对期刊的校对工作大有裨益。可利用上述软件提供的用户词库、常见错...  相似文献   

17.
一、显示集团形象的舞台 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七届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在16个日日夜夜里,不仅有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较量,同时也是各国记者比拼的“媒体大战”。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刚刚成立之际,集团特派出四名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赴悉尼,每天在各赛场用第一时间发回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新闻,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从9月14日起,《河南日报》每天以两个整版开辟“奥运专刊”,并在专刊上设立“今日热点”、“金牌榜”、“今日赛事”、“悉尼日记”等十几个栏目。《大河报》在奥运会期间,每天推出八个整版的“奥运特刊”,以城市类报纸独有的…  相似文献   

18.
“六书”理论可为灯谜成谜提供创作思想。六书理论是从本源上解释文字,是汉字造字和用字的科学归纳,灯谜则是从现象上戏说文字,是对现有文字的艺术演绎,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作者向出版社或编辑部交稿的方式已发生了变化,不单纯是纸质文稿,已有磁盘(软盘与光盘)稿、电子邮件稿等,这些稿件可统称为“电脑稿”。电脑稿的出现为出版社和编辑部带来了较多便利:可免去文字录入工作,降低成本;便于编辑审稿加工,减少差错;便于出版社对稿件的存储等。同时也对编辑的加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概括起来,编辑对“电脑稿”进行加工可分为以下步骤。一、检查与复制原稿作者交来的电脑稿有时分多个磁盘或多个邮件包,对此编辑首先要对磁盘或邮件进行检查。首要的是检查有无携带病毒,以免自己遭受不必要的损…  相似文献   

20.
近日整理资料,从报缝中偶拾一则征婚启事,读来耳目一新,启事全文只百字余,现抄录于此: “姑娘今年23,身高1.56米,工人,一无所有,属于你的是一颗纯洁真诚的心。小伙子,如欲相伴,来信谈谈你的工作,你对爱情的理解和伴侣的要求。敝开你的心扉,把心中的秘密告诉我吧!来信请寄杂文报广告科张子平收转。”读罢全文,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跳出了广告、启事类文字的模式。大凡征婚启事的语言,都十分干瘪、枯燥,“欲寻……为伴”,“请附近照……”云云。甚至可以说换个人名,换个地址几乎可以通用。而这则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