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原野》的象征意义邹红继《日出》之后,大约在1936年末到1937年初,曹禺创作了他的第三部多幕剧《原野》。动荡的时局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原野》和前两部剧作的命运不同,几乎没引起什么轰动。曹禺对这部生不逢时的《原野》,也不像当初《雷雨》、《日出》发...  相似文献   

2.
从曹禺二十三岁在清华园完成剧作《雷雨》到《北京人》的问世,这个天才剧作家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贡献了挥毫泼墨的大手笔,他的创作是一个思想逐渐深入的过程.本文选取的正是经典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具体采用纵向衔接戏剧作品创作和横向与其他作品做比较的方法阐述曹禺创作思想历程并对其进行研究.文章认为经历了雷雨般的郁热苦闷,日出前的彷徨呐喊,原野上的复仇和自我救赎到北京人深刻的思考与回归,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曹禺思想深度不断打破底线,由最初的关注生命的郁热期到将目光投射到对人性和理性的探讨;视角也在不断下移,经历了由家庭到社会由社会,到人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人们普遍认为《原野》是借鉴表现主义艺术比较成功的作品。作者认为《原野》是一部佳构剧。作者指出,曹禺在戏剧创作的初期,便为佳构剧“一类戏所笼罩”,想写一部有故事、有穿插、有紧张场面的戏剧,以适合中国戏剧观众的欣赏需求、欣赏心理和欣赏习惯。曹禺深谙西方各种戏剧艺术,他注意到了曾风靡欧洲的佳构剧正适合中国观众的需求。于是作家便借鉴佳构剧的戏剧理论和技巧原则,写出了《原野》。在《原野》中表现出佳构剧的一些基本特征:结构工整精巧、具备“必需场面”和抽象而严肃的主题等。作者认为,《原野》是曹禺戏剧创作的转换期作品和特殊现象,也是成功的尝试。但是,《原野》所受表现主义影响及在佳构剧理论和技巧运用上,还需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曹禺是中国的戏剧史上泰山北斗级人物,其一生创作的众多戏剧作品中,《日出》《原野》《雷雨》被称作“生命三部曲”.探究曹禺的童年生活及其早期戏剧创作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结合他一生的爱情生活历程及女性形象的转变,论证了这些情感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正是曹禺心路历程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5.
面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深刻矛盾”,曹禺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吸收、融合和剥离,形成了他具有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的思想文化和戏剧美学观念,构成了他戏剧作品的独特的文化意蕴。这种影响明显地表现在他的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结构艺术上:一类是单线倾斜动态封闭式,如《日出》;一类是复线守衡静态开放式,如《雷雨》、《原野》、《北京人》等。从曹禺前期戏剧所表现的“深刻矛盾”和艺术结构特征来看,那种“动力的动力”正是构成他前期戏剧创作的诗化现实主义文化内涵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曹禺是我国优秀的戏剧大师,其前期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以其精湛的艺术魅力、深刻的主题表达形成了曹禺创作生涯的"黄金时代"。文章在肯定其前期创作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其作品中现代性形成的时代背景、文化心理、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特殊情境,分析其作品现代性的本土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刘芷廷 《教育艺术》2011,(2):38-39,43
刘德海是我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和作曲家,他在琵琶演奏技艺的发展和创新上成为划时代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老童》、《天鹅》、《春蚕》、《秦俑》、《童年》五首独立的作品组成的《人生篇》是他的顶峰之作。其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和高超的创作技法以及他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对琵琶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刘德海先生的作品中运用了一些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理论,下面就此来对其展开简要的分析。一、《老童》与《童年》几年前就开始学习并演奏刘德海先生创作的《老童》这首作品,它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看似复杂多样、令人眼  相似文献   

8.
本主要介绍越南大诗豪阮攸的生平和他的代表作《金云翘传》,对他这部作品在创作思想和创作艺术上取得的杰出成就,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与评论。  相似文献   

9.
曹禺是一位老剧作家,从处女作——也是成名作《雷雨》发表到今天,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若从字数计算,他的作品不算最丰;特别是与今天的一些作家相比。总计他创作的多幕剧本共八个半,以写作时间为序它们是:《雷雨》、《日出》、《原野》、《黑字二十八》、(该剧是与宋之的合作,因之算半个)、《蜕变》、《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另将巴金小说《家》改成多幕剧,还有一个未完稿的多幕剧《桥》(只发表过两幕),另外翻译过莎士比亚的多幕剧《柔美欧与幽丽叶》,创作过一个电影剧本《艳阳  相似文献   

10.
《让我痛哭吧》是音乐家亨德尔的代表作品。从亨德尔的《让我痛哭吧》及其作品中既可以表现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特点,还可了解到他音乐创作从歌剧转向清唱剧的原因。亨德尔创作的作品具有超越国度的永恒魁力。他的经典作品,起到了古典与现代音乐相连接的纽带作用。他与巴赫的创作代表着巴洛克时代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1.
曹禺的早期思想和戏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基督教思想资源,基督教既影响了他对社会和人性世界的复杂体认,拥有“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又渗透在他的戏剧结构、戏剧思维和表现方式上,成为曹禺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精神结构。《雷雨》的“罪恶与拯救”、《原野》及《北京人》的“神秘”都显示了作者的宗教性眼光。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一课的注释将“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的“中原”讲作“这里指原野”。而《辞源》《辞海》也有把类似情况的“中原”解释为“原野”的。这种解释值得商榷:一是未释构成成分;二是未释语法结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原”讲作“原野”,而“中”是方位名词。方位名词“中”放在名词之前,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故“中原”应该讲作“原中”,即“原野中”。  相似文献   

13.
继《雷雨》、《日出》的巨大成功之后,曹禺于1936年又推出了他的力作《原野》。这是一部异乎寻常的剧作。作者在继承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的同时,大胆地借鉴和吸收了表现主义的手法,在表现人物性格冲突的同时,着力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剧烈冲突。这集中体现了作者可贵的探索精神。具体地说,《原野》的探索是建立在对美国戏剧大师奥尼尔剧作《琼斯皇》借鉴的基础之上的。下面,我们试图就《原野》对《琼斯皇》的借鉴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陈智勇 《四川教育》2013,(9):F0002-F0002,F0003
《如履海空》《花间鱼行》《食为天然》是一组超现实主义的插画作品。它们作为同一风格的系列画面,是智利画家奥斯卡·冉奠斯(Oscar Ramos)为一家跨国品牌所创作的广告作品,通过对两个毫无关联对象的演变而衍生出大幅度的进化过程。自上而下、由简单而复杂,几乎是在第一秒钟就牢牢抓住了观者的眼球和好奇心!从原野鲜花到出水鱼群、从平底煎锅到青绿果园、  相似文献   

15.
袁先行我早就认识,但他的作品我却读得不多。1994年在《小说月报》第8期上读过他的一个短篇《营救》,留下了初步的印象。1997年又在《小说月报》第8期上读到他的一个短篇《影子》,引起我对他的注意。最近又在《长江文艺》1998年第2期上读到他的新作《还魂》,始知他的创作虽然其量不丰,而其质却是颇高的。将这三篇作品集中起来阅读,发现他的创作是有一以贯之的追求的,也就是说他已经具备了某种整体风格,这显然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标志。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就这三篇小说对他的创作特点略作管窥,其中肯与否,还待读者评说。从《还…  相似文献   

16.
西晋皇甫谧是继刘向之后又一个大量创作杂传的作家,其杂传作品包括《高士传》、《逸士传》、《达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韦氏家传》。皇甫谧的杂传创作是小说式的,这不仅体现在其为传的旨趣与心态、选材态度与方式方面,更体现在其以杂传述志写心,而小说式的创作,使他的杂传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小说品格。  相似文献   

17.
曹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剧作家,他的戏剧作品不仅为中国人民所熟悉和喜爱,而且在国外也享有盛誉。一九三三年,年仅二十三岁的曹禺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剧作《雷雨》,显示了作者戏剧创作的才华,赢得了文艺界和观众的广泛赞誉。但是,年轻的曹禹并没有在《雷雨》的成就面前止步,而是在一个较高的创作起点上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写于一九三五年的第二个剧本《日出》就是作者“试探一次新路”的剧作,尔后,在《原野》(一九三六年)和《蜕变》(一九四○年)中也都这样或那样地记录了作者前进的足迹。一  相似文献   

18.
艾略特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座高耸的里程碑。通过对他早期作品《序曲》的分析以及将其与中期作品《荒原》的对比,可以看出他以《荒原》为代表的中期作品是如何在主题和创作技法方面对早期作品进行继承、发展和升华的。  相似文献   

19.
曹禺在其早期的话剧创作中,力图建构一个全新的理想世界,并试图以此去对 抗现实社会中的丑陋与邪恶,进而实现人类灵魂的自我救赎。这是一种基督徒式的精神理念。 他的文本中充满了“以善抗恶”的理想色彩,但剧中人物的命运最终却是走向幻灭,自始至终都 是处在矛盾运动的两极对立之中。本文拟以曹禺前期。部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 人》)为个案,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来对这种救赎与幻灭作进一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20.
人们谈到曹禺及其剧作《原野》与外来作家作品的影响时,很少有不提奥尼尔和他的《琼斯皇》的。因而,对前者的责难也往往牵扯着后者、曹禺本人也曾在许多场合谈到外国戏剧大师,如莎士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