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病题一直是高考必考知识点,2004年高考全国15份试卷,除上海试卷外,都涉及到了病句的考查。我们对14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加以整合梳理,发现命题者设置“迷惑肢”涉及到语病考查诸多方面,下面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唐国富 《学语文》2004,(6):25-27
语病分析一直是高考必考知识点 ,2004年高考全国15份试卷 ,除上海试卷外 ,都涉及到了病句的考查。笔者对14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加以整合梳理 ,发现命题者设置“迷惑肢”涉及到语病考查诸多方面。下面试作简要分析 :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指词语、短语、分句在句中的位置处置不当形成的语病。例1:由于技术水平太低 ,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 ,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北京卷C项)例2:《语文大辞典》编委会 ,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 ,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 ,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北京卷D项)例3:与作家不同的是 …  相似文献   

3.
孙云霞 《新读写》2013,(9):44-45
2013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有16套对语病进行了考查。可见它是考点中考查面最广的一种试题。综观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16套病句题,它呈现出如下三大看点:  相似文献   

4.
《考试》2008,(9)
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语病题是各省市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其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这四种语病是常考的类型。一般情况下,上面四种类型出现三种,剩下一项正确选项。  相似文献   

5.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但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还普遍偏低。笔者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46例病句作如下分析,以期对备战2007高考的师生有所助益。一、透视篇2006年高考17套语文试卷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的考查整体情况如下:(一)题量、题型及分值17套卷中有16套卷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只有上海卷没有考查。其中有15套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其中,湖南卷的要求是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其余14套的要求都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16套设题…  相似文献   

6.
考试说明把语病题的考查定位于“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个方面,而实际操作中这六个方面在试卷中的入题机率是各不相同的,综观2006年高考诸家语文试卷,可以看出设题上存在着明显的侧重点,把握这方面的规律,对于我们提高语病题  相似文献   

7.
高考试卷中的语病辨析题和综合修改题都涉及到寻找语病的问题,寻找语病一般在语感审读法没有发现语病的基础上就要细细分析它的结构层次,即主干枝叶梳理法,如果再找不出语病,就用逻辑意义分析法、造句类比法等等去分  相似文献   

8.
陈新国 《考试》2008,(3):4-9
2007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有4套卷(全国卷Ⅱ、广东卷、江苏卷、湖北卷)的语言表达题涉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内容,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的日益临近,奥运题材的语言运用题已成为语文试题中的一大热点。我相信2008年各省自编的高考语文试题也许还会或多或少地有所涉及。希望同学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辨析语病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从近年来的高考语病题中可以发现,命题人常在语句的并列成份上作文章,设置诸多陷阱。如果不能很好地识别这些陷阱,考生则很有可能掉下去,导致失分。因此,笔者试图从这一方面着手,送考生一双慧眼。  相似文献   

10.
新闻入题因其鲜活生动、贴近生活,让考生喜闻乐见、倍感亲切。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涉及到的新闻素材,上到国家大事,下至街景巷闻,真可谓无所不包;从词语选用题、语病题,到语用表述题以及社科类阅读,甚至作文题中,新闻入题创意层出不穷,角度更是花样翻新。本文拟就近几年语文高考语用表述题的命题角度进行归类例析。  相似文献   

11.
杜娟 《语文知识》2014,(4):87-89
对语病的辨析历来是各省市高考语文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之一,笔者通过对多年来高考语病题的研究发现,语病题中有不少是属于用词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些词语有其特殊性、固定性,仅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就有10套试卷16个选项属于特定词语使用不当造成的语病,如果能够抓住这些词语加以辨析,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发现语句的毛病所在,从而省却许多时间和精力.下面就结合201 3年考题来介绍抓住这些特定词语辨析语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中国实施高考体制改革,广东实行高考自主命题。经过2004、2005与2006三年的摸索实践后,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于2007年进行重大调整,出现阅读选考题,题量从22题增加到24题,语言表达题由原本第19、20与21题共3题15分设置为试卷  相似文献   

13.
句中使用并列成分可使句子表意严密完整,但若误用并列也极易造成句子费解甚至导致语病。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语病题中,因并列误用而造成的语病屡见不鲜,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语言表达题历来被称为高考语文试卷的"试验田"。在2007年全国近20套高考语文试卷中,这片异彩纷呈的试验田"今年花胜去年红",可喜可赞,可圈可点,令人赏心悦目,驻足流连。2007年高考语言表达题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去年高考语文试卷第三大题是要求把没有语病的句子选出来。该题分作四组,现将三、四两组试作以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周红刚 《高中生》2008,(22):63-64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这两类文章在高考试卷中始终以4个选择题12分的分值在高考中占较大的比重。综观近十年来的现代文阅读试题,每道题目的选项中都有不少于一个的陷阱。因此,考生必须具有识别试题中陷阱的能力,以免掉入命题人设置的陷阱。本文以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为例来分析这类题设置陷阱的常见"伎俩"。  相似文献   

17.
新闻入题因其鲜活生动、贴近生活而让考生喜闻乐见、倍感亲切。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涉及到的新闻素材,上到国家大事,下至街景巷闻,真可谓无所不包;从词语选用题、语病题,到语用表述题以及社科类阅读,甚至作文题中,新闻人题创意层出不穷,角度更是花样翻新。本文拟就近几年语文高考语用表述题中新闻题的命题角度进行归类例析。  相似文献   

18.
邓集炼 《高中生》2008,(10):47-47
语句衔接题涉及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知识点的考查。2007年高考有多套语文试卷出现了语句衔接题,考生对此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一、考情概述 2008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16套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只有上海卷和福建卷没有设题考查。16套设题考查的试卷均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其中。湖南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天津卷、安徽卷、山东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其余12套试卷题干的要求都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相似文献   

20.
一、考情概述   2008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16套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只有上海卷和福建卷没有设题考查.16套设题考查的试卷均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其中,湖南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天津卷、安徽卷、山东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其余12套试卷题干的要求都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