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英语感叹词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意愿的不变化词类。用作人们对周围刺激和谈话对方的言语信息的一种反应。感叹词在语义学中的意义只能体现其语法结构的实际表述,而只有在语用学中的语境意义才能体现其实际会话用途。说话者正是本着语用的目的在使用这些感叹词。该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认识感叹词,并结合具体语料分析感叹词在不同语境中对会话话语基调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倪健新  李妍 《文教资料》2009,(36):41-42
和谐的人际交流与会话离不开礼貌原则。而转喻在认知语言学中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从言语行为转喻角度,探讨会话交流中礼貌原则是如何实现的,作者认为,正是借助于转喻,才使得会话中说话者与听话者在遵循礼貌原则的情况下。达成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3.
会话含义中的否定属于一种隐性的表达,不带有显性的否定标记词或句子,只有通过分析会话中的言外之意才能得出其确切的否定表达含义,也就是说话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意义。本文通过阐述违反合作原则中四准则(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而产生的会话否定意义,进一步探析会话含义中否定表达意义的成因,从而促进语用中隐性否定表达意义的研究和会话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廖倩  欧飞兵 《英语辅导》2008,(5):107-108
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说话者的实际用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不一致时则产生了会话含义。本文依据Grice等人的会话含义理论并结合教师言语的实例,分析了该理论在课堂中的运用,指出那些违反"合作原则"但不违背"礼貌原则"的会话含蓄,其实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戴锦君  吴蕾 《海外英语》2012,(9):251-252,265
通过QQ聊天的会话语料分析以及和汉语会话的比较,该文发现QQ聊天中会话参与者使用语气词以及"嗯""哦"反馈项的会话心理机制。反复使用"嗯""哦"反馈项表示说话者不愿意将会话继续进行下去。而且,会话的开始者对会话的结构有影响。谁开始话题,就更有可能在整个会话中充当说话者,而另一位更有可能一直担任信息接收者。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家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的"合作原则"。在实际交际中,说话者并不总是遵循这些原则,他们常常因语境的需要或出于礼貌而违反合作原则,从而产生特殊的"会话含义"。本文分析手机短信祝福语违反合作原则所产生的言语效果。  相似文献   

7.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口语交际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模糊限制语的概念,结合交际能力学说及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会话含义等相关理论,可以确定在口语交际中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能够巧妙地弥补说话者在某方面的无知或知识的不足,促成交际的顺利进行,使人们的言语表达更加委婉含蓄、礼貌得体,维护对方的面子,维系交际双方平等友好的关系;还可使说话者的表达更严谨、更客观,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体现出说话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灵活选择语言、使用交际策略为交际服务的能力及高超的人际协调能力。因此,应重视并努力培养在口语交际中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意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晴晴 《考试周刊》2013,(61):17-18
礼貌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在交际中起重要作用。合作是话语参与者都应遵守的原则。会话含义来源于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的产生在交际中与礼貌有密切的联系。本文首先叙述了会话含义理论,对会话含义中的"归约性"和"非规约性"的概念进行了区分,探讨了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之间的关系,其次借助Lakoff和Leech的礼貌原则对礼貌这一交际中的语用现象进行了对比,最后探讨了礼貌原则的使用和合作原则违反对会话含义的产生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图依托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原则,来探讨终助词「ね」在会话中的功能。综述终助词「ね」用法的前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ね」是如何运用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来保全听话者、说话者的面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茹 《职教通讯》2014,(33):36-38,60
在听力理解中,听者既要获取话语的字面含义,还要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利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理论,结合语境进行语用推理,能理解句子表达的特殊含义,提高会话含意推理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在跨文化交际中 ,大量地存在着会话隐含意义 ,这常会引起留学生的误解和不解。对这些会话隐含意义 ,应用 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 ,运用汉外对比的方式可以分析出它们的生成机制 :对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的违反、质的准则的违反、关系准则的违反、方式准则的违反都可以产生会话隐含意义。而且中外会话隐含意义的推导是不同的。打破合作原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礼貌策略的应用及追求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有时违反会话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借此传达隐含会话含义。电影《喜福会》中琳达与韦弗利的母女对话所体现出的内心活动和真实意图可通过这一语用学理论的分析得以挖掘。  相似文献   

13.
委婉语是一种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从礼貌原则角度出发,着重分析英语委婉语在礼貌原则中的体现,以期为委婉语与礼貌原则做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授受表达是颇具日语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体现了语言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出了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日本人"强调受恩"、"避免施恩"的交际原则使授受表达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授受表达成为了日本人喜欢的表达方式。"Vテアゲル"因为有施恩于人的语义特征,因此,在日常使用中受到限制。本文以礼貌原则为基础,分析授受表达"てあげる"句中的礼貌原则体现,以期对日语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礼貌是会话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各种语言文化都遵循的一条原则,但由于各种语言文化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在跨文化交际有其各自不同文化选择不同的礼貌准则和不同的礼貌策略,这些差异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简要分析了中英电话语中的礼貌原则在礼貌准则、礼貌方略、礼貌程度等几个方面所体现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和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是针对话语内容的两大会话原则,陆俭明结合汉语实际建立了一条针对对话形式的会话原则——应答协调一致性原则。但随着语言现象的不断丰富,出现了很多回答语与提问语形式不一致的情况。结合具体电视采访以及影视剧中的对话语料,从形式、内容和情态三个方面展现"应答非协调"现象的表现,归纳出"应答非协调"现象具有答非所问、以问答问和直接反问的三种类型,并分别从语境、身份、语用原则和语言色彩等多个角度对这种现象产生的机制和动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文化类型中的"礼貌原则"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在礼貌用语中有充分的体现。礼貌是对比语言学中语用对比研究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在迥异的中西方文化中更是如此。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礼貌原则有着较大的差异,了解这种差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姚云 《滨州学院学报》2014,30(4):111-116
认识情态作为情态的一种,表达说话人对命题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看法或态度。在日常会话中,说话者会使用大量认识情态表达方式,但这些表达方式不仅仅表示说话者对于命题的态度,还蕴含丰富的语用功能。从会话分析的角度出发,基于对电视访谈对话的语料分析,着重探讨了汉语日常会话中认识情态的表达方式及其语用功能。研究发现:汉语会话中认识情态意义主要通过情态动词、情态副词、情态附加语、证据性情态表达语、语气助词、附加疑问句等体现出来。在日常会话中,认识情态实则是一种语用缓和策略,包含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说话者使用不同的认识情态表达可以传递不同的意图,如期待得到对方的认同,降低自己断言的力度,表达显而易见的事实,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礼貌策略。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汉语认识情态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言语交谈者在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认识情态。  相似文献   

19.
礼貌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作是话语参与者都应遵守的原则,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存在着一种进退相让的关系。会话含义来源于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的产生在交际中往往与礼貌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从会话含义的角度来阐述交际中礼貌原则的维护,以更好地了解礼貌这一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20.
从语用角度而言,笑话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基础上的会话含意的导出或是会话含意的取消;而从认知角度而言,则是对读者心理期待的颠覆和和对其心理图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