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禹锡诗文集现存最早的本子是宋刻,据所知共有三个:一是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刊本《刘梦得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一是宋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年)刻本《刘宾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一是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刊残本《刘梦得文集》,存一至四卷。三个宋本,除北京图书馆所藏残本外,两个完整的宋刻,都有影印本流行。崇兰馆所藏《刘梦得文集》,一九一三年由武进董康影印(以下省称“董  相似文献   

2.
宋刊本《刘梦得文集》,现在残存第一至第四,共四巷,藏北京图书馆。这是所知刘禹锡诗文集现存三个宋刻本中的一个。写完《谈刘禹锡诗文集的两个影宋本》一文(见本刊第三期)后,读到这个残宋本,用以与“董影”“徐影”诸本比校一过,初步了解它的一些基本情况。 残宋本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字。版式为白口,单鱼尾,左右边双线。鱼尾下标“得一”、“得二”等简明书称及其卷次。中缝无刻工姓名。卷一第一行标“刘梦得文集卷第一”,次行无刘禹锡衔名,与“董影”同(“徐影”有之)。书首无总目(“董影”有之)。每卷前有目,与“董影”、“徐影”略似。它的书名同于“董影”,而卷  相似文献   

3.
4、诚意伯刘先生文集二十卷明刘基撰.十二册二函.明正德十四年己卯(1519)林富重刻本.北大、复旦图书馆皆藏有此本,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有残本(存一至八卷、十一至十八卷).该本为雕板印本,四周双边,黑口,双鱼尾.板心题“××集卷×”及页码、刻工名或本页所刻字数.一至十六卷、十九至二十卷卷端题“诚意伯刘先生文集××集卷×,处州府知府林富重编”,十七至十八卷卷端仅题“诚意伯刘先生文集××集卷之×”,卷尾皆有“太师诚意伯文成刘公文集××卷终”字样.正文行款每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一字.  相似文献   

4.
唐诗人卢贞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唐诗》卷四六三有卢贞,小传云:“卢贞,字子蒙。官河南尹。开成中,为大理卿,终福建观察使。诗二首。”所录二首诗为:《和白尚书赋永丰柳》、《和刘梦得岁夜怀友》。《全唐诗》所收二诗及卢贞事迹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九。《和白尚书赋永丰柳》一诗,《唐诗纪事》作《杨柳枝词》,《乐府诗集》卷八一作《杨柳枝》;白尚书即白居易,此诗又附见《白氏长庆集》卷三七。《唐诗纪事》载其事迹云:“  相似文献   

5.
【原诗荐读】秋词二首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诗人小传】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擢进士第,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因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竹枝词》《柳枝词》《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内容疏理】中国古代文人有一个悲秋的传统,秋的萧条、寥落、凄凉总是与失意、悲观联系…  相似文献   

6.
拙稿《谈刘禹锡诗文集的两个影宋本》在本报一九七七年第三期刊出后,得到一些关心刘禹锡研究同志的来信,使我受到很大的鼓午。陕西省刘集点校组戴南海同志告知李盛铎有一篇“徐影”的跋文;上海图书馆潘景郑同志见示《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氏书目》中有跋的《刘宾客文集》,编号为“李七〇二九”。据此,通过我院图书馆向北大图书馆查询,北大图书馆很快就抄录来了李氏跋文,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7.
论刘禹锡的文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处厚死后,他的儿子请李翱为他的父亲处厚的文集作序时,李翱对韦处厚的儿子韦蕃说: 翱昔与韩吏部退之为文章盟主,同时伦辈,唯柳仪曹宗元、刘宾客梦得耳。韩、柳之逝久矣。今翱又被病,虑不能自述,有孤前言,赍恨无已,将子荐诚于刘君乎!(《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  相似文献   

8.
刘禹锡字梦得,中唐杰出诗人,他以迥异于流俗的“骨于气魄”,在声势煊赫的韩孟、元白两个诗派之外独具一格。正如胡霞亨在《唐音癸签》卷四所言:“元和而后,诗道浸晚,而人才故自纵横一时,若昌黎之鸿伟,柳州之精工,梦得之雄奇,乐天之浩博,皆大家才具也。”同时,刘禹锡还是文人河的早期作者之一。刘禹锡在散文方面也颇有建树,诚如王履道所说:“韩退之、柳宗元、刘梦得文冠百代。”[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刘禹锡(公元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省) 人,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刘禹锡于唐贞元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后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交谊颇深,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亦并称“刘白”。据史  相似文献   

10.
张志先 《新读写》2009,(3):48-48
1 以字得名 古人到了成年才取字,如王勃,字子安。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初唐四杰”,有《王子安集》。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他的一些诗歌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孟郊,字东野,与韩愈交谊颇深,共同组成“韩孟诗派”。孟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孟东野诗集》。  相似文献   

11.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在省、市、自治区考试题以及一些学校自编的语文测试里,出现了这样一类题目: 分析下列作品集;1、《王右丞集》。2、《临川先生文集》。3、《范文正公文集》。4、《司马文正公集》。5、《昌黎先生集》。6、《文山先生全集》。7、《嘉祐集》。8、《惜抱轩全集》。9、《稼轩词》。10、《刘梦得文集》。11、《太史公书》。12、《贾长沙集》。13、《李太白全集》。14、《柳河东集》。15、《樊川文集》。16、《七录斋集》。17、《饮冰宝诗话》。18、《杜工都集》。19、《魏叔子文抄》。20、《定庵全集》 1、以“字”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2.以“号”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3.以“故乡”、“祖籍”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4.以“住室”、“书屋”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5.以“官号”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6.以“封号”、“谥号”命名的作家集子有——诸如此类的题目,既可检验学生对作家及其生活朝代的熟悉情况,又可考查学生对古代著作命名方法之认识,颇具难度。  相似文献   

12.
李贺的诗集,曾名为《李贺集》、《李贺歌诗集》、《李长吉歌诗》、《李长吉文集》、《昌谷集》、《李贺诗集》等,皆四卷,或多“外集”一卷。据杜牧《李长吉歌诗叙》“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日:‘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日:‘我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  相似文献   

13.
[失瑕之光]应作“之(云)瑕(霞)失光”。《汉将王陵变》:“陵母遂乃自刎身终。其时天地失假之光,而为转说。其时风云皆惨切,百鸟见之而泣血”(《敦煌变文集》45页。以下只标页码)。按:此处文字学者多疑有误。校理如下:“瑕”,“霞”之音借字。《文选·甘泉赋》:“吸青云之流假兮,饮若木之露英”。《弘明集》卷二九《统归篇》梁·萧子云《玄圃园讲赋》:“藻玉相白,丹瑕流赤”。瑕、霞,同为平声麻韵匣母字,故得通借。P2976号写卷《进士刘假温泉赋)},P5037号卷子题作《刘霞述驾行温汤赋》,《开天传信记》三卷引作“刘朝…  相似文献   

14.
台湾“国家”图书馆所藏明长洲吴氏丛书堂抄本《陆士龙文集》十卷本,为大陆图书馆所未见。此抄本乃明吴宽据宋本抄录,且流传有序,版本可靠。与今存之明代项元汴重装之宋本《陆士龙文集》和陆元大翻刻之宋本《晋二俊文集》皆有差异,其校勘价值颇高。且台湾所藏之抄本,有清韩应陛手校题记,勘正讹误,更增加了抄本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文学常识(一 )作家作品表课题出处作者字号时代评价愚公移山《列子·汤问》列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陋室铭《全唐文》刘禹锡梦得中唐著名诗人爱莲说《周元公集》周敦颐茂叔濂溪宋代哲学家 ,理学创始人黔之驴《柳宗元集》柳宗元子厚中唐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公之侨献琴 《诚意伯文集·郁离子》 刘基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 ,文学家龟虽寿《乐府诗集》曹操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石壕吏《杜工部集》杜甫子美少陵野老盛唐著名诗人 ,“诗圣”相见欢《南唐二主词》李煜五代南唐南唐国主 ,著名词人 ,“李后主”观书有感《…  相似文献   

16.
今年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向老师抱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13题(简称“滇王之印题”)、第37题(简称“民族主义题”)第三问、第39题(以下简称“全国卷Ⅰ东盟题”)的第四、五、六问超出了《考试大纲》的范围,属于超纲题。这些题目“超纲”了吗?笔者拟对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从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命题的范围一直遵循《考试大纲》,但又不完全拘泥于《考试大纲》的思路,在对《考试大纲》范围外知识点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梁份《怀葛堂集》,《四库全书总目》谓“前十四卷为杂文,末一卷为诗十二首,漫游杂录十一条”,《清史稿》谓梁份“著有《怀葛堂文集》十五卷”。今存于国家图书馆之《怀葛堂文集十四卷诗集一卷》(以下简称国图本),殆为清修《四库全书》时江西巡抚采进本,署“南丰梁份质人著,同学诸子校”,特多评语,附于各篇之后。书前有姜宸英、王源序,前十四卷收文共一百四十七篇(其中《送朱修龄序》缺首页,  相似文献   

18.
一、八排瑶称谓学者对八排瑶的调查报告或论著,对排瑶的“排”字的解释,有以下几种说法,如: 胡耐安谓:“八排的村落称为排”。(1966年台北华冈书局《边境论文集》第1册第569页《说瑶》) (民)凌锡华《连山县志》卷5谓:“排者,派也;冲者,种也。”“排瑶得名于他们居住的村寨——排。”(1988年民族出版社《瑶族研究论文集》第131页)  相似文献   

19.
王英志《袁枚书法作品中的集外诗词九首考释》(《文学遗产》加08年第6期)一文,至少有三首诗著作权误判。《扇面绝句三首》前一首见《瓯香馆集》卷八,题作《题画赠李先生》;后两首见《瓯香馆集》卷二,题为《观潮》,俱为清初“毗陵六逸之冠”恽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中唐宰相李绛的《文集》二十卷早已失传,唐史官蒋偕将其论谏奏议之文集结成《李相国论事集》七卷。今天我们看到的《李相国论事集》或《李深之文集》大多仅存六卷,部分传本在六卷之外有《补遗》一卷。笔者在《补遗》卷外今又辑得遗文十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