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片段】师:(出示图片)看到这些花,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生: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引出文中第一句话)师:都是讲花开,可文中用不同的写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课文是怎样向我们描述这些花是如何开放的呢?(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出示的内容是课本中的习题)  相似文献   

2.
正板块一课前热身图片导思(课件出示:苹果落地的图片。)师:看到这张图片会让你想到什么故事?生:牛顿的地心引力;从苹果落到地上的现象发现了地心引力。(出示:苹果落地——万有引力。)(播放牛顿图像)师:很好,再看第二张图片。这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3.
郑东华 《科学课》2008,(8):40-42
一、提出研究问题师:(课件出示一个跷跷板和一大一小两个男孩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到了什么?生:两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师:这样一大一小两个小朋友玩跷跷板,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课件出示课题: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生:不能。因为那个大个子太重了。  相似文献   

4.
一、新课导入师:进入中学以后,你们发现身体有哪些明显的变化?生: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男同学的喉结突出,有的还长出胡须,女同学的乳腺变大,并出现月经。(师出示甲亢、呆小症、巨人症、侏儒症等激素分泌异常的挂图)生(观察挂图,提出问题):这些人的模样为什么和正常人不一样,他们得了什么病?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身体变化以及观察到的现象都与体内分泌的激素有关,那么什么是激素?激素有什么作用?这就是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二、讲授新课1.内分泌系统。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指出内分泌腺的具体位置。2.激素。师:什么叫激素,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新课,看图猜恐龙的名字,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师:同学们,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约两亿年前,美丽的地球曾经被一种强大的爬行动物所主宰,它们就是——(师指黑板,学生读:恐龙)师:喜欢恐龙吗?猜猜看,这些恐龙叫什么名字?(课件出示雷龙图片)生:梁龙。生:蛇颈龙。生:细鄂龙。生:雷龙。师:到底谁猜对了呢?(出示“雷龙”字样,猜对的学生跳起来欢呼,师抚摸着该生的头)你真聪明,恐龙知识真丰富!师:再猜!(出示梁龙图片。)这个准能猜对!生:梁龙。师:你怎么知道?生:因为梁龙特别长。师:说得对。(出示剑龙图片)它是谁?生:剑龙。师:这个呢?(出…  相似文献   

6.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这里有三个词语,谁来读?(出示:京剧、旦角、梅兰芳.生读) 师:你能说一说京剧、旦角、梅兰芳之间的关系吗?(出示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 师:今天学习的课文是《梅兰芳蓄须》.(板书课题)注意"蓄"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畜"字."蓄须"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创设多种生活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2.让学生依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与采访对象进行文明得体的交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应对能力。3.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深厚友情。[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幸运五十二》这个节目吗?生:看过。师:今天我们就来玩其中的一个游戏——“一个比划一个猜”,请每个小组选派两位代表参加。(屏幕出示下列词语:矛盾借同学学习团结橡皮玩)(两位同学面对面站好)生1:这个词语有两个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边比划边说)生2:老师经常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相似文献   

8.
【片段一】要不要让学生发现?(教学例1)出示一幅图片。(师用鼠标拉动图片,先放大,再缩小。)师: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述上面图片的变化?生:这是将图片拉长、放大了。生:又缩小了。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思考: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相似文献   

9.
一、扑克牌排序与比较大小(上课开始,老师出示扑克牌)师:这是扑克牌,我相信很多同学都玩过。(依次出示红桃A、红桃2、红桃3)按照这样的规律,下面这张是什么牌?再下面呢?(生答略)师:我们一起说下去。生:6、7、8、9、10。(根据学生说的数,老师出示相应的扑克牌)师:如果照这样排下去的话,下面这个数应该是多少?(生:11)再下面呢?(生:12、13)扑克牌里面这3张分别叫什么?生:J、Q、K。师:对,就是J、Q、K这三张牌。(出示这3张牌),在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随文识字师:请小朋友认真听课文录音,注意文中画线的字、词。(课件出示文字材料,配乐范读)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特殊的邮票。(出示贴有16个生字的邮票模具),它上面的字是这节课要认识的生字。我们先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生字(课件出示一、二自然段的文字材料),请小朋友快速看屏幕,记住画记号的词语,然后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把其中的生字词在书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师:老师卡片检测认读效果。“来信、地方、事情、工作、盼望。”(老师判断前鼻韵母是否读得准,轻声是否读得好听,平舌音是否正确,在正音的基础上,再去掉拼音分组检测)师:记住了这些字的读音,再来扩充“我的词语库”。(出示“我的词语库”模具,将五个词语搬进词库里)师:小明想爸爸的时候,总盼望收到爸爸的来信。小明收到信后,发现了什么?请大家边听范读边注意看文中变色的生字。(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文字材料,生字变色)师:请同学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先自由认读信封里的生字词(课前发给学生装有第三段生字、新词卡片的信封);再同桌两个人一组考考对方,注意相互听音、正音;最后由学习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师:下面我们用对口令的方式检查学习效果(师出示“伟”字卡片)问:...  相似文献   

11.
一、直接入题课件出示:《长城》四读。师请学生说说"四读"应该读什么。二、学习课文一读:认字识词。(课件出示: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嘉峪关、目燎望、屯兵、陡峭、凝结)(1)学生齐读词语。  相似文献   

12.
一、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老师适时指导、纠正。2.齐读。3.导入:《识字2》所有的词语都与什么相关?(桂林山水)二、创设情境,学习词串(一)学习词语“碧水、秀峰、倒影”1.出示漓江山水图。(配乐)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最美的地方是漓江。漓江到底美在哪儿呢?生:它的水特别绿,特别清,两边山也特别多。水里有山的倒影,青山绿水,美丽无比……2.出示词语:碧水。师:这么清、这么绿、这么美的水,我们就叫它——碧水。(师指名读)师:你读得真好,老师好像看到了清澈的漓江。(男女生比赛读)3.出示“碧水、秀峰、倒影”图文。师:水美,山…  相似文献   

13.
一聊"玩"入课,初知"玩"的内涵 师:同学们,请看汪老师写字.(板书:玩)你们平时都喜欢怎么玩? 生:体育课上,几个同伴一起打篮球. 生:课间,几个同学在走廊上跳绳. 生:双休日,和爸爸在池塘里钓鱼. 生:每天傍晚,在游泳池里学游泳. 师:打球、跳绳、钓鱼、游泳,这些都是你们喜欢做的事. (出示) 玩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指名读) 师:再问问大家,玩能让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放松. 生:开心. 生:兴奋. 生:愉快. 师:除了会开心、愉快,玩的过程中,你还会有什么收获? 生:从玩中能学到一些知识. 生:从玩中提高某种能力. 生:增进伙伴之间的感情. (出示) 玩是很快乐的,能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能让人在玩中增长见识,增进友谊.  相似文献   

14.
一、扑克牌排序与比较大小 (上课开始,老师出示扑克牌) 师:这是扑克牌,我相信很多同学都玩过.(依次出示红桃A、红桃2、红桃3)按照这样的规律,下面这张是什么牌?再下面呢? (生答略) 师:我们一起说下去. 生:6、7、8、9、10.  相似文献   

15.
一、课前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刚才听了一首好听的歌,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北京的风光图片。 (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认识生字“安、广”,认读词语“天安门广场”。 师:看了这么美的风光图片,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非常想去看看。 (教师板书“我想去看看”) 师:同学们能像他这样用一句话说说你的心愿吗?  相似文献   

16.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片段一:揭题时的识字教学(一)创设情境,谈话揭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瞧,这是什么?(出示葡萄图片,在葡萄图片下面贴生字卡片:葡萄)(由学生熟悉的事物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把所学生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符合低年级学生识字特点。)师:看着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生:这两个字都读第二声。生:“萄”跟“葡”做朋友的时候读轻声。教师指名学生个别读、齐读。(强化训练,使语调更准确。)师:除了字音上的发现,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生: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师: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们以前玩过的转盘。转动转盘后指针可能会停在哪儿?有几种结果?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师:(课件出示第2、4幅图)同样提问。师:想一想我们学习了描述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词语?二、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师:(出示玩具———溜溜球)这是什么?生:溜溜球。师:这是小朋友平时都喜欢玩的,谁愿意上来玩给大家看一看?(一生上来玩溜溜球,很开心!)师:玩得不错嘛!(又出示小风车)这个小风车谁会玩?生:我会。(一生上来用嘴吹,小风车转动起来)师:谁还有不  相似文献   

19.
龚莉娜 《成才之路》2013,(21):78-78
一、介绍自己了解的恐龙(1)出示一个恐龙模型,提问:这是什么?(2)提问:哪位同学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信息?(学生介绍)(3)恐龙都已经灭绝那么多年了,这些模型、图片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4)(出示化石标本)随着对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20.
《江苏教育》2007,(10):7-9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玩一玩,想去吗? 生:(热情洋溢地)想! 师:(出示苏州乐园大门的图片)这是哪儿?去过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