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作为<陕西农村报>(原<陕西农民报>)的编委兼编辑部主任,本人几乎每天都要接到几个甚至十几个关于某某经济新闻的咨询电话,不少还是从外省打来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能不能唱?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例如李敷仁在《老百姓报》)的实践,以及《陕西农民报》几个时期的实践。都作了肯定的回答。道理很简单:农民报既然是直接面向农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笔者结合本职工作,从去年6月至今年5月,先后为《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农民报》等撰写新闻稿件80余篇,被采用64篇。今年2月,获《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优秀通讯员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我与《新闻知识》结下不解之缘,从1985年开始的。1989年退休后,我买了辆自行车,跋山涉水,走村串巷,跑机关,下基层几乎走遍了我县的东西南北中,进行艰苦的新闻报道工作。在这六年中,我出门采访从不分春夏秋冬,严寒酷暑。 虽说吃尽了苦头,仍锲而不舍。我采写的稿件曾被《参考消息》、《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等十几家报刊采用,还连续两年荣获《陕西老年报9优秀通讯员称号。 说句心里话,我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全得益于《新闻知识》。 这几年来,我始终运用《新闻知识》传授的理论指导思想和采写技巧,去报道我县改革开放以来的大  相似文献   

5.
四十八载尽风流,开发史册揭新篇。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和着“十五”奋进的节拍,在举国上下欢庆党的 80华诞之际,我们满怀豪情地迎来了《陕西农民报》创刊 48周年纪念日。我谨代表《陕西农民报》全体员工对长期关心和支持本报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三秦父老致以衷心的谢意 !  回顾《陕西农民报》走过的历程,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在建国初期三年经济恢复取得巨大成就的 1953年,《陕西农民报》创刊了。在历史的长河里, 48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本报几代报人来说,确是难忘的峥嵘岁月。《陕西农民报》曾在农村各个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我们《铜山报》加强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宣传,对于调动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仅1986年,组织有关农村经济政策报道的新闻达八十多篇。大家说:“政策落实,人心安定,经济搞活,县报立了一功。”我县是江苏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之一。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没有现成的模式,中央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新疆经济报系建立了新闻资源共享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由此,《新疆经济报》、《都市消费晨报》和联办的《巴音郭楞日报》、《阿克苏报》四家报社实现了互联互通,每日对各类重要新闻稿件和新闻线索进行收集、分类并向"新疆经济报系稿库平台"发送。同时四家报社均可以从"新疆经济报系稿库平台"下载各自需要的各类重要新闻稿件,使报系新闻信息互通有无,以降低报系采编成本。  相似文献   

8.
省新闻学会主持的一九八五年全省报纸优秀新闻作品评选结果最近在西安揭晓,共有六十四篇(幅)好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十一个,二等奖十六个,三等奖三十七个。以下是获一等奖的新闻作品目录: 新闻三篇:《李爱琴三改广告见风格》(陕西日报)、《丧事中的大红匾》(陕西日报)、《省公路局“企业验收团”在安康大搞“吃、喝、拿”》(陕西日报);通讯二篇:《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陕西日报)、《张斌杰轶事》(宝鸡报);评论一篇:《年龄的紧迫感与“危机感”》(陕西日报);来信二篇:《值得深思的掌声》(法制周  相似文献   

9.
去年1月,我站在区公所的支持下,办了一期刺绣培训班。当时,我就觉得“刺绣”这一工艺技术,在我们黑龙口区来说,是一个新开发的项目,它是引导我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很有新闻价值,于是我把学员们正在刺绣过程中的情景拍入镜头,先后寄往《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等,结果连一张也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多方面的,但生产和消费则是这一活动的发展和归宿,所以经济新闻以内容区分,也可分为生产性经济新闻和消费性经济新闻。消费性经济新闻具有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受众面广,服务性强等特点,因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重视。中国消费者协会、全国记协和《中国消费者报》1987年共同举办了“首届全国维护消费者权益好新闻评选”,有60篇消费新闻获奖。这对促进消费性经济新闻的繁荣和发展,无疑将起重要作用。消费性经济新闻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写好消费性经济新闻?下面试从三个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11.
在这个多元媒体和谐共生的时代,报纸、电视、杂志、网络及手机报齐头并进,通过媒体发展的现状来透视未来报业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日益优化的报业结构促使报业集团必须向多媒体集团发展。仅就《农村报》来说,近两年,已从单一的一张报纸,发展成为以《农村报》为龙头,一报(《农村报》)、一刊(《新农村》杂志)、一网(乡村网)、一手机报(《农民百事通》)的新型现代农业传媒体系。为此,生产新闻的集中度必将大大提高,人力资源复合性使用、节约采编成本,也是必然趋势。一个新闻工作者如何在新旧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发挥出尽可能高的效率与价值,创造出最大效益的新闻采编成果,是摆在所有新闻人面前的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有的同志认为,通讯员身在基层,无新闻线索,没重大题材,写新闻是难上加难。其实,好多新闻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只是没能抓住它,让新闻溜掉了。1992年3月,我回家侍弄烟苗,许多乡亲都向我要废纸,说现在推广的纸钵育烤烟苗就是好,难的是寻不到废纸,市场价格又太高,这可咋办呀!我很快写了《正宁纸贵兆丰年》一稿,被《甘肃经济报》、《甘肃农民报》等5家报  相似文献   

13.
在笔谈改进经济宣传的时候,我想起了两篇经济新闻:一篇叫《东沟县农民争购铁粮仓》,一篇叫《牛车把式开上了皇冠轿车》。(两文均见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广播作品选析》) 《粮仓》以新的储粮器具铁粮仓为线索,满含深情地赞扬了农村改革给农家带夹的深刻变化,给农民带来的丰收喜悦。从叙述看,《粮仓》原未列入作者的采写计划,《粮仓》的题材是作者在深入基层采访途中偶然捕捉到的。  相似文献   

14.
滑县公安局宣传干事丁玉勋,酷爱新闻写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忙里偷闲构思,深入一线采访,挑灯夜战写稿,采写了大量反映公安干警风貌、奏响时代强音的鲜活稿件。1997年至今,陆续在《中国纪检监察报》、《检察日报》、《河南法制报》、《河南农村报》、《大 河报》等近百家新闻 单位发稿600余篇, 仅1998年就在中央、 省、市级新闻单位发 稿150篇,被县委宣 传部、县公安局评为 “优秀通讯员”。 在辛勤笔耕的 同时,他还积极宣传 新闻写作类报刊,经 常向熟悉的新闻爱 好者推荐《新闻爱好 者》、《河南新闻出版 报》…  相似文献   

15.
要写农民最关心的经济新闻。农村经济有农村经济的特点。农民有农民的特点。只有写与农民直接有关的事,写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才能引起农民读者的兴趣,对农村经济起到指导作用。当然,农民关心的问题不一样,一个时期与另一个时期也不相同,这就要求记者到农村去,到农民中间去,进行广泛而细致的调查了解,然后通过认真的综合分析,选定多数  相似文献   

16.
多写短新闻     
我在农村基层工作,经常采写一些乡间短新闻。自去年四月以来,我先后在《四川民兵》、《四川农民报》、《四川工人报》等报刊,及县人民广播站发表了七十多篇稿件。还分别被《南充日报》、《四川农民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和通讯员。下面谈一点采写短新闻的体会。短新闻要凝聚一点,短小精悍。我开始写稿时,总想写出“大部头”,有分量的长稿。于是使劲拼凑材料,拉长篇幅,因而写出的稿子主题不突出,事例不典型,费力不小,不能采用。后来,我仔细琢磨《新闻与写作》上一些作者谈写作体会  相似文献   

17.
5月8日至10日,中宣部新闻局在广州南方日报社召开了全国部分新闻专业期刊座谈会。会议的议题是结合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如何进一步办好新闻专业期刊,充分发挥正确导向作用,促进新闻界更好地落实“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任务。 新华社《中国记者》、人民日报《新闻战线》、中央电视台《电视研究》、工人日报《新闻三昧》、人民铁道报《报林求索》、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新闻与传播研究》、上海《新闻记者》、浙江《新闻实践》、广东《岭南新闻探索》、湖北《新闻前哨》、四川《新闻界》、陕西《新闻知识》、辽  相似文献   

18.
读过不少大报名家的新闻作品集,读企业报人如此厚实、沉甸的集子,还是第一次。 《武钢工人报》副总编辑张厚东新闻作品集《工业记者行》,由中国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近30万字,精选其二十年新闻生涯中采撷的十大类百余篇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言论、专访、标题、系列报道和新闻理论等各色品种。选集品种齐全,体裁多样;作品题材鲜活,视觉新颖,特别是经济新闻颇具独特风格。 浏览张厚东多年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央电台和鄂地报台,及大量刊发于《武钢工人报》和《中国冶金报》的这些往日“易碎品”,却有一种不碎不旧,依然新鲜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信息报、经济报、企业报和专业性报纸数量很多,这些报纸大都是以宣传经济和本专业为主,需要采用大量的经济和专业性报道稿件. 内蒙古赤峰市平庄矿工报王守城同志给贵刊编辑部的信:建议开辟《经济新闻写作》讲座(登在1986年1期)说出了我们通讯员的要求. 我从去年开始学写“经济新闻”稿件,至今在  相似文献   

20.
《陕西农民报)是《陕西日报》的农村版.是中共陕西省委指导农村工作的一张党报。这张报纸自1953年5月1日创刊以来,历经沧桑,特别是改对开大报以后,他们坚持改革创新。“‘为农民服务,替农民说话.帮政府解难”,报纸的质量和编辑记者素质不断提高。在迎接跨世纪的挑战中,《陕西农民报》在新任主编吴保恒的带领下,大胆开拓,规范管理,实现了经营创收和办报质量历史上的最好水平。作为指导全省农村工作的一张党报,《陕西农民报》过去由于对编采人员写好稿、出精品组织不当,因而在全省获奖稿件不甚多。1996年下半年以来.吴保恒出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