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国权 《青年记者》2016,(18):31-32
报纸是否会消亡?学界与业界已经探讨很多,就如同当时人们探讨广播是否会消亡一样.但广播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适应了堵车的场景而重焕生机,现如今的广播是成本“最小”、收益“很大”的媒介形态,这是否能给报纸的发展以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争执的根本在于在农民利益与经济建设成本之间如何平衡。”如果征地补偿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工业用地和城市房地产开发用地成本也会提高,工业发展是否会受到影响?城市居民是否会支付更高的房价?这些都是决策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你独自走在幽深寂静的小路上,你是否会感到有人在鬼鬼祟祟地跟踪你? 当你独自坐在最后一班公交车上,你是否会感到背后有一双眼睛正监视你? 当你渴望拥有一些私人的空间时,你是否会觉得自己始终被看着,无处可去? 这全都是因为你的身上有自我监控! 何谓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马克?施耐德博士于1972年提出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平面媒体面临困境,而世界范围内的金融风暴加重了互联网带来的压力,很多报业集团正处于非常困难的经济状况之中.在未来,网络媒体是否会取代传统的平面媒体?比尔·盖茨在<财富>杂志上预言60年后平面媒体将消失是否会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在房地产业的寒冬之中,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条是否紧张?这是否会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房价和成交量形成影响?本刊记者在北京上海两地的调查表明,房地产商的资金链状况,不是影响房价是否下调的最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动态集锦     
电子图书是否对出版商产生威胁?电子图书是否会威胁传统出版商的未来?这是英国《独立报》在索尼电子图书阅读器即将登陆英国时提出的问题。该报文章的结论是:在短时期内,电子图书不会影响传统出版业,因为在可以预  相似文献   

7.
期刊业决胜网络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化时代,杂志出版业是否还有前途?或者说还有什么样的前途?网络媒体是否会最终取代或者说部分地取代杂志的地位?这样的问题一直是国际杂志业争论的热门话题。 从前不久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和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第33届国际期刊联盟(FIPP)大会上传出  相似文献   

8.
新闻调查是这些年较为时兴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调查方式有公开与不公开之分,不公开的新闻调查,运用得不当就极易伤害调查对象。 浙江有一家电视台为了调查杭州、宁波、上海三城市的市民文明程度,记者们采用的方法是:将准备好的一些信件故意扔在这三座城市的车站、繁华街道等地,看看是否有人会把它拾起来?是否会拆开偷看?是否会主动把它塞进信箱?当有人捡起信后,盯梢的记者便紧紧跟随。一旦有人私拆信件,记者便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部经济龙头的天府之国,震后是否还能保持它GDP发展的"王者"地位?作为西部强势媒体的四川台,是否还能在强手如林的媒体中"谈笑自若,风采依然"?四川广电这记"重拳"2009年将会挥向何方?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要接二连三在核问题上失言,表明日本“核”心不死。而美国对日本纵容,是否会导致日本会跨过核门槛?  相似文献   

11.
周宇 《传媒》2007,(8):48-49
数字化对传统报纸出版业的威胁究竟有多大?传统报业是否真的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互联网彻底消灭?虽然比尔·盖茨早在2003年就说微软要革传统报纸的命,虽然2005年曾有日本人预言报纸将在2030年消失,但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2.
在德国,新闻业中道德伦理是否在进一步地缺失?追求更高的印刷量与收视率是否使得周密细致以及最后的审查逐渐沦陷?速度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而谨慎则为此让步?如同所有的事物,新闻业和媒体格局会经历持续的转变,尤其是基于重大的科技变化,比如随之产生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13.
蒋文广 《青年记者》2017,(29):59-60
今年5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新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许可、运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并将各类新媒体纳入管理范畴.《规定》已于6月1日开始施行.新媒体纳入互联网新闻管理,是否会发生新的变化?传统媒体是否有了新的生机?摄影记者是否会有新的生存格局?种种变化值得思考,因为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相似文献   

14.
在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等辞书的编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些人名条目,应当如何处理那种颂扬性的评价语?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等等。首先,谁的名下加这种颂扬性评价语,谁的名下又不加?其次,遇到这类问题是否都得请示中央,等中央来决定?其三,如果这些评价语要随政治风云的变化而变化,是否会影响辞书的客观性、稳定性及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新闻观察     
转企改制、上市融资、集团化、产业化,成为近两年越来越被报人关注的焦点词汇。怎样看待目前出现的上市融资热潮?集团化是否给中国传媒业的产业化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边缘报纸主流化,主流报纸守旧营的状况是否会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6.
流行观点认为,"搬演"可能是洪水猛兽,会侵害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真实性原则,必须坚决抵制。但深入挖掘纪录片的历史以及"搬演"的原则,就会发现二者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那是否应该在纪录片中采用"搬演"手法?"搬演"具有怎样的艺术价值?存在哪些现实问题?"搬演"在微纪录片中使用是否暗藏隐忧?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来自过去的传统会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延续下去,将取决于我们生活形态和社会关系结构的变迁,具体而言:子女及其核心家庭与父母和同胞所组成的大家庭的关系将如何变化?已经定居外地的个人是否仍在意且可能在家乡社区确立其身份和地位?那些源自家乡的社会关系是否仍在个人关系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们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也采取一票否决制,是不是有些领导会半夜起来看一下他们政府网站是否能被打开?  相似文献   

19.
只要宣传主管部门一强调"把关",一些媒体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紧螺丝",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把关"是否就意味着捆住大家的手脚?是否就意味着扼制了大家的创新追求?是否就意味着无所作为?这些认识问题不解决,就会对"把关"产生消极甚至抵触情绪;即使"把关",也会是盲目的而不是自觉的、被动的而不是能动的。最终,使我们的新闻宣传效果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20.
大品牌企业会增长预算,没有品牌没有形成行业稳固市场地位的企业会缩减广告预算。◇通货膨胀对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会有哪些影响?是否影响广告预算?客观地说,通货膨胀对像新日这样的企业来说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