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春生 《传媒》2003,(5):25-26
沧州日报社自1995年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拼搏创业以来,已经8年有余,总收入翻了三番还多,成绩骄人。但辉煌已经属于过去,目前我们的报业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时期。面对媒体之间无比激烈甚至残酷的竞争,如何保持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势头?面对这个重大课题,我们还必须冷静思考,周密谋划,拿出有力的应对措施。 抓住机遇: 自我加压实施二次创业 目前我们面对的报业激烈竞争形势是严峻的,是我们从未遇到过的。这不单单表现在市内媒体竞争激烈,更表现在省内外的诸多媒  相似文献   

2.
沧州报业传媒集团现拥有“三报一网一刊一客户端”--《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沧州手机报》、今日渤海网、《沧州新闻界》和《今日沧州》新闻客户端。2011年以来,集团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奋斗两三年,再造一个新报社”的发展目标,全面加强经营管理,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紧抓现代媒体发展脉搏,着力探索多轮驱动,不断壮大集团综合实力。沧州报业传媒集团被评为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单位,连续三届被评为河北省经营管理先进报社,连续三次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还先后荣获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先进集体、中国报业发行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创先争优活动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等二十余项省级以上集体荣誉称号。《沧州日报》、《沧州晚报》精品叠出,曾荣获全省内容质量优秀报纸等多项荣誉,每年都有40多篇作品荣获省部级以上新闻奖,获奖篇数、等级均在全省同级报纸中名列前茅;两报印刷质量连续多年位列全省首位;两报发行量已达14万份;2013年,集团总收入达到1.2亿元,连续四年超亿元,固定资产达到两个多亿,比2010年翻了近两番。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回顾沧州日报社近3年来创业发展的历程,更让我充分感受到这一点。在此,本文围绕创新与报社发展问题,谈点儿切身体会。2004年沧州日报社新一届党委换届,当时报社既面临着报业竞争加剧、广告、读者分流等报业发展共性的问题,也面临着报社自身人员多、包袱重等诸多个性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市报人》2006,(6):F0003-F0003
沧州日报社创建于1956年7月1日,现办有《沧州日报》、《沧州晚报》两张报纸。年发行量13万份、广告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总收入800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3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5.
地域小,人口少,办报时间短,基础差,底子薄的地市级报社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如何站稳脚跟,办好党报,加快报业发展?我们山东莱芜日报社的经验是,关键是报社领导班子必须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锐意改革,以创新为使命,努力开创报业发展新局面,通过两年历力拼搏,去年,全社经济总收入比1999年,1998年分别增长66%和32.4%,固定资产比1998年增长近一倍。  相似文献   

6.
李振芳 《传媒》2002,(2):42-43
要搞好搞活报社的经营管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思路。这些年沧州日报社提出把报业当产业办,把报社当企业管,把报纸当特殊商品看,并且立足发展,加快发展。通过几年的实践,报社发展很快,“两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发行和广告连年增长,报社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百家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发行:打开制约报业发展的“瓶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走向市场的主要关口应该说是发行,决定报社生存与发展的也是发行。所以,各报社普遍都对发行工作给予  相似文献   

7.
要搞好搞活报社的经营管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思路。这些年,沧州日报社提出把报业当作产业办,把报社当作企业管,把报纸当特殊商品看,立足于加快发展。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报社的“两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发行和广告连年增长,并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报业的经营管理是个系统工程,谈经营应该先从报纸的经营说起,因为报纸定位是报业经营的“坐标”,报业的经营思路是根据报纸定位确立的。报纸的定位,即这张报纸办给谁看的,也就是让哪些读者来买或订我们的报纸。如:沧州晚报定位是老百姓自己的报纸…  相似文献   

8.
沧州报社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报业走向市场的需要 ,全面实行自主发行 ,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本报社实际 ,又能促进报业经济发展的发行之路。一、建立自主发行网络 ,实行企业化管理。沧州报社是1998年8月由沧州日报、沧州晚报两家报社合并的。合并前沧州日报从1989年开始自办发行 ,1994年改交邮发。沧州晚报(原沧州市日报)也是从1989年开始自办发行 ,1996年开始把县市发行交给邮局 ,沧州市区继续自发 ,实行了邮发、自发(市区)两条腿走路。回顾这10年走过的历程 ,“两报”都有深刻的经验和…  相似文献   

9.
《大连晚报》已经走过了15年的风雨历程。15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经过晚报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拼搏,大连晚报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值此《大连晚报》创刊15周年之际,通辽出版《记者摇篮——〈大连晚报〉创刊15周年特刊》,总结工作经验,反映奋斗历程,很有意义。办报初期,《大连晚报》只有四开8版,发行量仅几万份;近几年,特别是经过1999年以来的第二次创业,现在已扩至四开48版、56版,发行量突破了30万份,广告收入也创历史新高,并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称号,跻身全国报业百强,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0.
半岛都市报     
《青年记者》2007,(13):F0003-F0003
半岛都市报创刊于1999年8月9日,是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城市日报。经过全体员工8年来的共同努力,报纸质量不断提高,报社产业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2006年报纸主业总收入4亿余元,报纸日均发行量为86万份,最高92万份。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家正在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作为中共甘南州委机关报的《甘南日报》面对改革大潮将何去何从,已经成了摆在报社全体人员面前的课题。为积极应对改革形势,努力探索报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近日,我们组织考察团赴江苏省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扬州报业传媒集团、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南通日报社考察学习。了解东部发达省份先进地市报社在业务、管理、经营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所到之处,看到那些与我们同处一个级别的地市级报社,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报业收入超出我们的想象,从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12.
李晓晔 《传媒》2002,(2):17-19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报业来说,创新的意义也是如此。一家报社如果失去了创新精神,这家报社就失去了灵魂;一家报社如果停止了创新,这家报社的发展就丧失了动力。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业改革风起云涌。在滚滚的改革大潮中,在大西南的天府之国,席文举偕《华西都市报》向我们走来。《华西都市报》以及“都市报模式”的出现,为报业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郑立波 《传媒》2014,(11):18-21
正2011年5月19日,半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半岛传媒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半岛传媒成立于2006年,是半岛都市报社实施转企改制注册而成。半岛传媒成立至今,经历了经济波动和报业寒冬的考验,面对诸多不利形势,积极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深化"二次创业",努力实现舆论影响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新突破,收入、利润稳步增长。截至2013年年底,半岛传媒实现经营总收入(不含新报传媒)5.4亿元,利润1.28亿元,资产总额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8%、36%;有20多位记者、编辑获得山东省和大众报业集团新  相似文献   

14.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激发报社发展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实现报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深化报业改革,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构建完善的法人冶理结构为核心任务。沧州日报社自2010年以来在深化报业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激发了报社的发展活力。2010年,沧州日报社经营收入首次超亿元,并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报业发行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寻找报业竞争的合理形态——广西报业竞争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偏居西南,经济相对不发达,报业经济总量与邻近的广东省相比,要小许多,但广西报业有着诸多让人印象深刻之处:南宁市的人口只有二百多万,却曾有6家定位类似的都市类报纸同台竞技;2007年广西日报社广告总收入只有3亿元,却实现了税前利润1.5亿;《南国今报》至今只有六十多名员工,却以极低的成本在柳州获得了成功,成为异地办报的一个范本……1月12日,广西日报社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办好广西日报的一封信》50周年座谈会,本刊记者应邀出席会议。借开会之机,记者走访了广西几家主要报社,追寻广西报业的竞争历程,就会发现,与较小的报业总量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广西报业发展的较高水平,以及精细的办报策略、方式、方法;这些,对于世界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16.
新闻广告:媒介自身博弈的毒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良  南长森 《青年记者》2007,(12):120-121
《华商报》是在西北乃至全国都颇有公信力的都市类报纸。创业近十年来,秉承“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报业品牌”的经营理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日报对开60版、期发行量60万份,2005年广告收入突破5亿元人民币。在2005年第二届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华商报》跃居第三位,是当之无愧的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17.
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地市党报生存和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临沂日报》是山东省临沂市市委机关报。1985年复刊以来 ,它在正确导向等方面较好发挥了主阵地作用 ,但同其他地市报一样 ,发展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到1998年底 ,它仅是一张对开4版、年发行量5万多份的“轻量级”报纸 ,年广告额不足500万元。更为严峻的是 ,临沂虽处沂蒙山区 ,经济尚不很发达 ,但面积大 ,人口近1000万 ,被许多报社视为必争之地 ,从而加剧了报业竞争。面对这种形势 ,正视困难 ,迎接挑战 ,努力拓展生存空间 ,成为《临沂日报》不可回避的首…  相似文献   

18.
夏虹  沈淮 《新闻界》2002,(4):46-47
1951年7月1日,《达州日报》的前身《通川报》正式创刊,从此拉开了达州日报社半个多世纪风雨历程的序幕。50多年来,达州日报社走过了一条艰难而辉煌的发展道路,由一张八开四版的小报成长为拥有两报、两刊,年收入达2000万元的报业实体,铸造了“团结、拼搏、求实、敬业”的达州报人精神。厚重的历史积淀,使其独具魅力。那么,在报业发展的新时期,达州日报社如何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找寻到发展的坐标,达州日报人又是以怎样一种姿态面对新的挑战,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初夏时节,笔者走访了达州日报社,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近距离感…  相似文献   

19.
齐鲁晚报创刊10年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生活,服务群众,成为读者喜爱的报纸之一。目前,这份报纸已发展为每日4开16版,日发行量50万份,广告经营一年上一个新台阶,1997年广告年收入突破8000万元,走在全省报业前列。广告是报社创收的主渠道,是报社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广告经营管理完善与否,直接影响报社两个效益的体现。加强广告经营部门的管理,是实现创收  相似文献   

20.
西部法制报     
《西部法制报》是由原《法制周报》、《公安生活报》合并组建起来的一张宣传法制、服务政法、面向群众的法制类媒体。组建7年来,西部法制报社面对纷繁复杂的报业形势和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扬己之长,克己之短,稳中求进。目前,报社已拥有三个中心:编采中心、经营中心、法律服务中心;两个办公室:报社办公室、记者站管理办公室,分管报社行政业务和陕西省内9个记者站及西部8个省的外派机构;下属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