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略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过程,传播的效果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管理规程的不完善、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信息传播的自由化、信息的无归责状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管理规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媒体传播实施的正确舆论导向,主动研究受众选择性接受心理和认知水平,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专业技术条件,成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以及传统传播手段的局限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造成了巨大的阻力.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意义重大,反应了多元话语环境的要求,净化网络环境,提高公民思想觉悟的要求以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为了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模式,提高传播效率,提出了web2.0网络互动模式以及民主参与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为达到更好地指导民众生活实践的目的,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有效地传播途径作为支撑。近年来,以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正在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以及信息量大等特点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宣传渠道。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宣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微博带来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技术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层面的变革,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分析了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若干理论问题,并就高校利用微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格局、经济模式乃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新媒体技术下传播功能的彰显、传播机制的优化以及传播模式的创新,赋予了新媒体实践下马克思主义传播新的取向选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借助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下传播摸式的建构,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信息价值度,不断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受众选择性接受的特征,创设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网络环境,是网络条件下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策必然在目标和内容上发生一定的扩展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网络信息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基础,而平等沟通理念是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和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潮流,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最根本是要把受众置于这样一个新的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能有意的忘却受众,而是以当代中国大众为传播本位,切实重视受众的心理诉求、接受方式以及接受指向,进而建构新的契合受众生活境遇、认知能力和接受情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业已成为大众媒介的一个主要传播平台,现今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试以网络媒体做为媒介这个角度去寻找全新的一种传播途径,解决当前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彻底解决人民群众和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由此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普通大众中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全局,提出了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早期实践史,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很好的历史范本。理性透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早期实践,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启示: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和维护与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辩与较量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创新以及指导思想阐释的通俗化和时代化;关注民生,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尊重人民的主创地位,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权利;关注青年,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主张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在胡锦涛手中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焕发了巨大生机,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形成伊始,便积极利用大众传媒进行理论宣传,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主要通过办报纸等方式,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今网络传媒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但是互联网存在的负面效应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发挥。最后文章提出当前一方面要把网络传媒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潜力挖掘出来,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地提高网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实质。中国化是核心,时代化是灵魂,大众化是目的,三者虽然定位不同,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存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之中,推动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整体,是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重要概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与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其思想源流的基础上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然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却面临着诸多困境。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至少要从五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是研读经典著作;三是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四是走群众路线;五是遵循传播规律,利用电子媒介。  相似文献   

15.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内容和形式大众化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创新传播平台和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培养和造就大批理论家、宣传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人才保障;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利用微信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非常必要和可能的。微信平台给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机遇,促进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化、实现了传播主体真正的平等、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微信平台出现也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挑战: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育人功能的边缘化,从而消解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降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度。高校利用微信平台要在以下方面着力:思想上重视微信平台的作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微信传播平台的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微信交流环境,加强微信平台功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网络境域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受众、传播介质和传播信息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传播者互动式为取向的模式、以传播介质多样化为取向的模式、以传播信息平民化为取向的模式,使网络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实阵地。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条件下,网络的普及在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来自网络的各种挑战,且这种挑战的主动性的影响会削弱灌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以削弱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要义在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由于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第四媒体”,具有传统传媒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因此,必须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核心要素。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高度文化自觉的根本要求。基于这样的理论前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以文化为维度,凸显文化特色,积极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目标、文化环境和文化策略,不断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