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报业掀起了一股"数字报业"的热潮。报业数字化在取得初步成效、又面临新媒体引发的挑战和机遇的重要时刻,提出"数字报业"的概念,研讨"数字报业"的发展战略,探索"数字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无疑是适时的、有益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报业"?怎样才能推进"数字报业"?谈一点不成熟的个人看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报业掀起了一股"数字报业"的热潮.报业数字化在取得初步成效、又面临新媒体引发的挑战和机遇的重要时刻,提出"数字报业"的概念,研讨"数字报业"的发展战略,探索"数字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无疑是适时的、有益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报业"?怎样才能推进"数字报业"?谈一点不成熟的个人看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报业文化与报业经济、报业管理是决定报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一个报业集团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指标的"硬实力"上,也体现在以文化为内涵的"软实力"上。文化是决定报业特色、报业品质的重要因素,而档案是报业集团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4.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创"总战略,市委市政府"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和重点工作,把创新主题报道纳入集团"品质报业、效益报业、素质报业"的"三个报业"总体发展战略之中,特别是与品质报业建设融于一体,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有力促进了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5.
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导致了媒介环境和传媒格局的变化.在有关报业转型的探讨中,人们普遍把"数字报业"定位为报业未来的发展形态,应当说,这个转型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在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过渡的"转型期",报业应当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不仅是应对当前挑战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数字报业"的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6.
肖景辉 《传媒》2007,(1):24-27
新兴媒体的来势汹汹,将本已如火如荼的中国报业竞争演绎得更加扑朔迷离.近一年来,"报业冰河期"、"报业拐点"等言论成为描述中国报业现状的热门词汇,"唱衰"纸媒的论点不时见诸媒体,中国纸媒的走向愈发引起业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南阳日报社以"企业化管理、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为总体思路,大力培育和拓展新的增长点,不断延长报业产业链,构建以报业和带有报业外延性质实业为主体、兼营其它非报业经济实体的发展模式,推动报业产业全面发展。2012年以来,南阳日报社相继荣获"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奖"、"中国品牌媒体百强"、"中国地市党报品牌创新力十强"、"中国地市党报品牌影响力十强"、"第二届中国  相似文献   

8.
童杰  章东轶 《传媒》2007,(8):24-26
"多元化"一直是困扰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关报业多元化是"陷阱"还是"馅饼"的争论甚嚣尘上,多元化也成为报业集团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分水岭.  相似文献   

9.
《中国记者》2012,(10):45
大众报业集团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在2012年第9期《传媒》杂志刊文认为,报业仍然是个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朝阳产业。报业是报业集团的优势业务,要"坚定不移于报业,风吹浪打不动摇"。发展报业还要搞好区域布局,并以产权为纽带推进与地市报的整合。当前,唱衰报业基于以下一些认识和实践的误区,以及现实的原因。其一,认识的误区自1992年报业开始市场化就已开始,有些报社抛开报业,去开工厂、办药厂,忽视主业的后果就是步入发展"死胡同"。其二,实践的错误不断出现。一是报业的重复建设,新办报纸曾  相似文献   

10.
视窗·声音     
●"报业的冬天"是一个反思的季节"报业的冬天"是时下报界一个热门话题——报业的广告收入赶不上GDP了,所以"冬天来了"。我认为:这种说法本身就有"GDP崇拜"的味道。"报业的冬  相似文献   

11.
报业全媒体,是报业应对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实现自身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报业全媒体平台的构建,使报业能够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态与技术,在新媒体时代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与服务. 报业与新媒体融合的三个阶段 总体上来说,包括报业在内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经历了"应对新媒体"、 "利用新媒体"和"新媒体化"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传统报业也从最初与新媒体的竞争博弈发展成为积极寻求融合渠道.因此,在现实意义上,新媒体所代表的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并不是报业的竞争主体,而是报业实现"华丽转身"的舞台,也是报业变革、转型和再造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梁延耀 《传媒》2005,(7):22-23
<传媒>杂志第6期的特别策划<报业"德比"战>中把郑州列为报业德比战的十大战区之一,可见中原郑州的报业市场虽不及中心城市激烈,但郑州作为中原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郑州报业对整个中国报业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徐向明 《传媒》2005,(9):14-18
中国报业市场大门洞开,报业"同城战"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西安等大城市激情上演;而今,一个新的趋势日益凸显--"同城报战"之战火,正在迅疾燃向中等城市,原本相对平静的中等城市报业市场,陡然间"云也涌、风也吼",成为中国报业同城战的"第二战场".  相似文献   

14.
姜帅 《东南传播》2011,(5):136-137
"十一五"以来,湖南省的报业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一方面,报业产业内部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加快,广电及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在受众、广告等资源上的争夺也对报业构成了很大冲击.湖南报业在"报业寒冬"时代,要实现新时代的报业转型,必须抓住媒介融合这一机遇,在内容上,进行联盟,加大对品牌的打造;在...  相似文献   

15.
报业传媒集团改制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报业传媒集团是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潮流中,率先进行体制改革和经营转型的弄潮儿.其改制过程和转型特点主要归纳为三种模式,即以南方报业为标志的"广东模式"、以宁波日报报业和浙江日报报业为标志的"浙江模式"和以解放日报报业为标志的"上海模式".  相似文献   

16.
金碚 《传媒》2007,(2):32-34
关于报业发展态势的基本判断 对中国报业所面临的形势笔者曾经做了这样的基本判断:中国报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例如广告收入增长率的下降甚至负增长,并不表明中国报业已经落入了"未老先衰"的宿命,也就是说,中国报业并不是还没有充分成长,尚处于发展水平很低的阶段,就已经进入了同西方国家同样的"夕阳"时期,注定要衰退了.  相似文献   

17.
自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至今,我国各地的报业集团相继成立,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报业资源的初步整合.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报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也得到提升.如果将此作为我国新时期报业产业集中的"第一次浪潮"的话,那么,现今以.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为契机的报业改革,或可引发报刊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的"第二次浪潮".  相似文献   

18.
青海是个内陆省份,经济不发达,受种种条件制约,与东南沿海等一些较为发达的报业市场相比,发展规模有限,青海报业发展节奏缓慢,报业运作模式和思路还相对滞后。作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区域报业市场,也呈现出东西部差距问题,区域报业市场同样需要"西部大开发"。在此背景下,追循近二十年来青海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就可发现,在这里,没有其他区域报业市场那样"奇迹般的增长速度",有的只是厚积薄发式的"积累式"发展。现在,青海报业正在加快追赶的步伐。青海报业作为西部一个较为典型的市场,它的这些努力尤其具有样本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是我国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既是报业发展的"问题凸显年",又是报业发展的"机遇叠加年"。2013年,中国报业经营的进展主要有:政府规制改革提速,行业发展环境优化;推进报业数字化转型,纸媒网站经营效益初显;整合产业资源,打造纸媒运营新优势;政府强势介入,报业集团化建设提档升级。2014年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报业将经历一段曲折而又艰难的"爬坡过坎期",整个报业将步入"慢增长时代",核心在于调整报媒产业结构,提升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20.
报业经营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会退.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保增长"作为报业经营工作的首要任务,重在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推进报业转型升级奠定良好基础.而推进报业转型升级,是从源头上解决长远发展问题、促进报业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思路,既要着力当前,落实"治标"之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着眼长远,研究"治本"之策,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