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社会环境和东方哲学对梭罗生态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梭罗生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及东方哲学思想等方面论述了梭罗生态意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旨在为当今世界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时期,让人们反思对自然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梭罗的重要作品,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化的代表作。文章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的角度,从梭罗崇尚自然的创作理想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之美、精神世界的和谐之美等几个方面审视《瓦尔登湖》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青海科技》2012,(6):14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即使在平时偶尔谈起"美丽中国",人们也不会有过多的关注。但是,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字字珠玑的十八大报告中,通过总书记之口说出这一词汇,"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思、令人惊喜。"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因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玻利维亚召开的国际会议,得以近距离感受这个拉美国家的生态环境。玻利维亚国是一个内陆国家,邻国有巴西、秘鲁、智利、阿根廷、巴拉圭,法定首都为苏克雷,拉巴斯是政府所在地,那里的海拔高度是3600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短短几天玻利维亚旅行,作为生态研究人员,笔者最关注的是该国的生态环境情况。  相似文献   

5.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女性主义关注的是对妇女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阐述生态女性主义对传统哲学“父权制”世界观的批判和生态女性主义各流派对女性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 ,提醒人们对日益忽略的女性原则给以重视 ,改变传统的世界观 ,缓解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6.
美国超验主义文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思想家亨利·大卫·梭罗,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观察和认识自然,写下了大量歌颂自然、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他对自然的理解,在美国文学中是史无前例的。在他的笔下,人与自然、人与动物达到了和谐统一,情趣横生。他倡导简朴充实的生活方式及纯洁高尚的精神享受,号召人们开始一种新的严肃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陈凌云 《科教文汇》2007,(11Z):168-169
《熊》与《狼图腾》都对人类应具有的品性予以了深刻的探讨,但同时,它们都蕴含着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关注,渴望人类能与自然和睦相处是两部小说的共同点。笔者欲从这一生态观点出发,分析他们所蕴含的生态理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生态—经济区的主要特征与症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根据西部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的地域分布规律,选取包括自然条件如降水、气温、地形、光温生产力、初级生产力与环境人口负荷评估状况,水资源情况,土地利用情况,生态景观退化情况,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情况等,划分出三级西部生态-经济区划的分区.根据西部生态经济区划的东部、西北和青藏高原三大地带,以及28个三级生态-经济区的具体情况,具体阐述了各生态-经济区的主要特征与症结,分别从各主要分区的自然背景、社会发展和经济综合指数分析西部各生态-经济区的主要特征与存在的问题.依据区划中的地带性特征,针对不同的典型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青海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青海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是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青海还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为全人类提供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是青海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亮丽的名片,也是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高高的山、蓝蓝的天,还有雪山、湖泊、牛羊、雄鹰、天鹅……徜徉于大美青海的山山水水,你会发现,这里随处张扬着生态文明的魅力,闪耀着绿色梦想的光环。今天,青海以自然美、生态美、发展美的秀美画卷,为大美青海乃至美丽中国熔铸了坚实的路基。"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缘何成为青海面向未来的  相似文献   

10.
藏族文化视野中的生态经济伦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玛措 《大众科技》2006,(7):190-190,189
生态经济伦理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最佳抉择.文章试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生态经济伦理及其藏族传统文化对此的贡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生态服务功能与自然资本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项雅娟  陆雍森 《软科学》2004,18(6):12-14
生态服务功能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属物种形成与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和过程。它和自然资本共同为人类提供福利,同属全球经济总价值。评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时,三类相互独立目标———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公平和效用必须同时满足。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理论上最合理的评估方法,市场价值法在实际操作时却仍存在许多困难,因而探索和完善评估方法将是今后此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遥感影像提取各生态指标,并运用组合权重法构建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在探究其时空分异的基础上,选取地形、人口密度等自然-社会因子,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究改进遥感生态指数时空变化的驱动因素,进一步探究自然-社会因子复合下西安市长安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改进RSEI在2006—2019年由0.594 1增长至0.639 1,研究期间先降低再上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好转态势;改进RSEI在长安区南部秦岭及周边地区较高,而长安区北部地区如高桥乡、长安区等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较低;绿度、湿度和土地利用对遥感生态指数空间分异性解释力较大,是影响遥感生态指数的主要因子,其中绿度解释力最大,q值为0.952;2006—2019年自然∩自然复合因子为区域第一主导交互因子,其次为自然∩社会耦合,其q平均值分别为0.866 5和0.819 0。长安区生态环境总体上呈现好转态势,且其时空变化是自然和社会因子复合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国产梧桐科植物2新种,并对梭罗属的粗齿梭罗作了花的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14.
也许我们并不奢望如蓬莱仙境的妙曼山水中,也不奢望满眼都是繁花似锦;需要的仅仅是一抹最动人的绿色或者是几丛烂漫的野花,抑或只是秋分中摇曳的几颗枯草,只要在这些最平常最真切的景象中寻到一丝感动或是浪漫,稍稍满足下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渴求,也就心满意足了。自然是我记忆中最平实,最宁静,也是最美丽的景色。所以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生态公园能够出现在充满水泥钢筋的现代都市里,给市民带来一些自然的印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中央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精神,全面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国家已进入全面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新的一页.中国住宅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绿色建筑生态智能住宅已经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城市的规划、建筑、景观环境及人类社会生活空间最紧密的房地产开发如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使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寻求自然、建筑与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智能、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这也是当前中央政府提出的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生前共创作了近1800首诗歌,其中500多首是描写大自然的。本文选用她的第790首诗歌,即《自然,最温柔的母亲》(Nature,the Gentlest Mother)进行了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并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来理解艾米莉.狄金森及这首自然诗作。  相似文献   

17.
胡杰 《科教文汇》2010,(1):68-69
美国著名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生前共创作了近1800首诗歌,其中500多首是描写大自然的。本文选用她的第790首诗歌,即《自然,最温柔的母亲》("Nature,the Gentlest Mother")进行了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并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来理解艾米莉.狄金森及这首自然诗作。  相似文献   

18.
构建特色资源植物的三产融合模式,是破解自然保护地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矛盾的重要途径。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特色资源植物油用牡丹、酿酒葡萄和芳香植物的优异性状,进行品种筛选、种植、采收加工、产品研发等技术集成。在自然保护地和生态脆弱区开展产业化示范,通过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使自然保护地和生态脆弱区人民的生活不再依赖于野生资源,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生态文化是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精神成果,是指一种文化观念,是人们对于自然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各种思想观念。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生态价值观等观念和思想。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1)关于人类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还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事物的认识;(2)关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的性质的认识,出现了自然支配人类的思想和人类支配自然的思想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平衡共进的思想;(3)关于人类要生存而如何利用自然的认识;(4)关于在自然面前人类如何处理那边相互关系的认识。这些思想以不同的性质和形式,表…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华传统的自然生态伦理思想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对生态整体论、生态价值论和生态道德论的进一步认识,提升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实现生态文明的过程是对生产和消费关系进行再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