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得名的缘起、词人活动情况和规模等方面对"临桂词派"的提法进行考辨,认为无论将该派成员界定为晚清四大家、粤西词家还是与王鹏运有交往唱酬的晚清词人,由于创作风格和词学主张的差异,"临桂词派"的说法难以成立.从临桂词人交往的实况看,他们并无树立宗派的意识,也不存在词坛的权威人物,理论纲领不统一,后继者乏人.所以,与其勉强凑成一派,倒不如将其还原成一个有密切联系的文学群体予以考察,以"临桂词人群"称之似更客观.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临桂词人为主的临桂词派主盟晚清词坛,临桂人王鹏运、况周颐作为词派领袖,标举“重拙大”之旨,建构《蕙风词话》词学理论体系,奠定临桂词派的创作成就和理论建树基础,形成在晚清词坛上与浙西词派、常州词派三足鼎立之势,并对浙派常派不断超越与创新,对词坛产生重要影响,确立其在词学史,尤其是晚清词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从临桂词入手,上溯了常州词论“寄托”说的流变与发展,提出清季词论主要是在周济“专寄托不出”的界面上创意和发挥,而临桂词派的理论代表作《蕙风词话》是这种发挥的巅峰。同时,常州词和临桂词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都与桐城文有着血脉关系。词论的“寄托”说和桐城的“义法”具有同源关系。而临桂词人.则是“岭西五家”这些晚清的桐城文人孕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论及"临桂词派",多以桂籍男性词人为代表。清代广西曾经出现过的女性词人与她们的作品,基本被忽略在词学研究视野之外。本文拟对清代广西女性词人词作加以探讨,发掘和探寻其中所包蕴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论及“临桂词派”,多以桂籍男性词人为代表。清代广西曾经出现过的女性词人与她们的作品,基本被忽略在词学研究视野之外。本文拟对清代广西女性词人词作加以探讨,发掘和探寻其中所包蕴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张翥词作融南北宋词风,于清代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接受。清前期浙西词学推崇张翥词作姜派之风及格律音韵;清后期常州词派赏张翥词作忧时伤乱及以词为史的特点。同时,身处浙常二派交汇的张翥词风亦对介于浙常二派中间词人群体的形成及促进词坛全面繁荣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9年首届‘临桂词派’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0月12日在广西临桂县召开。本次学术会议由中共临桂县县委、临桂县人民政府、桂林市文联主办,中共临桂县委宣传部、桂林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临桂县文联承办。会议围绕“临桂词派”的形成、发展及其价值影响,代表作家王鹏运、况周颐等词作词论成就,“临桂词派”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等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会议充分肯定了过去学界对“临桂词派”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两宋时期,江西地区涌现出较多的词人,取得了比全国大多数地区词人都要突出的成就,但由于他们的词学理论、词作风格及领袖人物都与全国其他地区词人相一致而未形成自己的区域特色,故不足于形成"江西词派",有的论者所提出的两宋"江西词派"之说并不成立,宋代江西词人是以词人群体的方式活跃在两宋词坛上的。  相似文献   

9.
阳羡词派是清代非常重要的一个词派.阳羡词人创作了数量颇多的咏梅词.其咏梅词中萦绕着深深的故国之思:题梅花图以抒故国情怀、咏梅怀古以抒故国之思、相约探梅中流露故国之思.阳羡词人咏梅词中故国之思的产生与他们对咏梅文学的继承,阳羡地域的探梅习俗,以及他们身处易代的人生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词发展到清代,出现了一个兴盛繁荣的局面。尤其是到了清代的中、晚期,词坛上不仅相继出现了浙西词派、常州词派、彊村词派、临桂词派等众多有影响的词派,而且不断涌现大批各具风采的著名词家,真可谓名家辈出,佳作如林,被称作是"词的中兴光大时代"。而在临桂词派的众多词人中,有一位湖北籍的词人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了这个词派的骨干词家,并受到词坛的普遍关注。这位湖北籍词人就是张仲炘。张仲炘的词独具特色,自成一家,既为临桂词派的兴盛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也为晚清"词的中兴光大"做出过积极贡献,还为湖北近代词人赢得了声誉,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探究研讨。  相似文献   

11.
西蜀花间词派以西蜀籍词人为主。其诞生与形成,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受长安花间词派的直接影响,二为西蜀君臣对花间词的喜好与互为倡行。西蜀花间词派是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宫廷词人群体。其花间词虽源于长安花间词,但却有着其自身的个性风采与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临桂词派是晚清民初主导词坛的重要流派,它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作为一个作家的集合体,创作主体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王鹏运以全力为词并具有丰富的词学理论,积极组织词社等团体活动,指导和奖掖后进,又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政治声望,在词派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领袖和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清代浙西词派对蒋捷《竹山词》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西词派是以浙西一地为主的词人群体,在清初以至中叶影响了当时词坛的走向。以朱彝尊、李符等为代表,不仅推尊南宋词人姜夔、张炎,还与阳羡派的词学观念相交叉,对于宋末遗民词人蒋捷持有浓郁兴趣,积极评论、仿效、借鉴其《竹山词》,并以群体唱和蒋捷[惜秋华]为高潮,提升了蒋捷的词学地位,揭示出浙派更深层的词学图景,进而丰富了清词的中兴局面。  相似文献   

14.
常州词派在清代嘉道年间顺应当时社会政治环境及词坛背景应运而生,其理论构成了中国传统词论的一部分。它对清代乃至现代词坛的诸多词人及其词论观点的提出均提供了理论的表述模式及学理意义上的帮助,对中国的词史也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宋词词派风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派风格的形成,是词体创作繁荣的标志。由于创作的繁荣和理论批评的自觉,两宋词坛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词人风格和词派风格。而词派风格又是其中最耀眼夺目的风景。其中最引人瞩目、影响深远的则是豪放、婉约、清空三种词派风格。  相似文献   

16.
论浙西词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西词派形成于清康熙年间,初祖曹溶,领袖朱彝尊,后至康、乾年间,又有厉鹗崛起。浙西词派是清代词坛绵延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词派。可是,学术界对这一大流派研究甚少。本文主要从曹、朱、厉三家入手,着重论述其词论主张、词作风格诸问题,从而阐明浙西词派在中国词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及其为常州词派所代替的原因,以为今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论常州词派     
本文着重论述清代重要词派常州派的词学主张、词风特点,进一步探讨常州词派产生、发展、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倪鸿是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生活于清代道光至光绪时期,系晚清粤西重要词人,传世有一卷《花阴写梦词》,收录词作48首。他寓居、游宦广东三十余年,其词的创作地点以岭南为主,故其词作富有浓郁的岭南风韵。倪鸿创作有纪游词、咏物词、题画词、酬赠词等,描绘粤东的风景名胜,赋颂南国物产,表现南疆人文。倪鸿填词取法浙西词派,瓣香姜夔、张炎,词风清空豪旷。《花阴写梦词》产生于独特的岭南,体现了近代岭南文学的繁盛,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南宋词人姜夔的词在清代的命运可谓非比寻常,先由浙西词派的推尊,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而后的常州词派则对其大加贬斥.郑文焯是常州词派后期"变革型"的一位词人,他变革的其中一点就是学习姜夔的词.其词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艺术特色,均可见对姜夔词的接受之迹.  相似文献   

20.
清代常州派与宋代词评家在词学理论、词评视角和创作主体与词评主体的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宋代词评家将词评放开在整个文化背景上看词的优势与不足,清代常州派词评家将词评放到与宋比较的格局中而论词;宋代词评伴随创作而展开,清代词评则与浙西派比照中来进行;宋代词评是先作者后评论,主张创作先行;清代是先学者后创作,创作往往是主张的演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