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琛 《声屏世界》2003,(6):42-43
中国民营节目公司已经走过了好几个年头,到今天我们能看到丰富多彩的电视屏幕上已经有了属于它们的一角,总有节目在火,也有节目在走下坡路,还有更多的夭折在幕后。笔者粗略地总结了民营节目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碰到的一些难题和障碍,这些问题有的源自民营节目公司自身的运作机制,有的则和当前的市场背景和政策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2.
范皓 《新闻记者》2005,(4):17-18
绝大多数民间电视制作公司做的都是娱乐内容。娱乐、体育等节目类型容易制作,基本不涉及政治形态,没有政策风险,目前的市场较大,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为使其节目在被认可的同时能够被识别.开始注重规模经营和品牌的识别,于是,品牌娱乐、体育节目开始在屏幕上争夺观众的眼球。  相似文献   

3.
周建青 《视听界》2006,(4):87-89
一般认为,我国第一家社会节目制作公司是1994年11月在北京成立的打着广告旗号制作电视节目的民营电视企业——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①回顾我国社会节目制作公司走过的11年,可以看出,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的发展与国家广电政策密切相关。1995年9月原广电部颁布的《影视制作经营机构管理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个人、私营企业原则上不设立影视制作经营机构。2002年广电总局颁布公告,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经过批准可以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2004年先后颁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与《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  相似文献   

4.
对于民营传媒公司而言,2005年可谓爱恨交织、喜忧参半。喜的是进入新闻出版业的民营资本名份得以承认,利益得到保护。另外,在电视业,政府对外资节目制作的严格规制,使得民营传媒公司有三到五年的缓冲期,不会直面国外传媒集团巨大的竞争压力;忧的是法规的日益完善消除了政策死角,划定了民营传媒公司的经营边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民营电视经历了十多年的艰辛与坎坷。北京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电视机构”。1996年开始制作电视节目,平均每天自制节目1.6小时.电视节目年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6.
民营电视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主体,除了中央电视台下属和直属的节目制作发行公司以及各省级广电机构下属的节目制作和运营公司外,就是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民营电视.电视台.广告主.节目市场以及受众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民营电视生存和发展的媒介前提和基础,这些因素在国际竞争环境和国内行业政策环境的推动与制约下互动演进.构成了我国民营电视的现实生态环境。在这个不断变化着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下,如何认清形势.转变理念.面对竞争,发展自身,抓住机遇.壮大实力成为民营电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民营电视是一种并不正规的叫法,用来主要称呼那些没有节目播出渠道,特别是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中国民营电视公司与国有电视公司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灵活的市场意识和运营机制。因此,营销对中国民营电视公司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有一句业内行话:企业除了营销  相似文献   

8.
薛宝海 《视听界》2012,(4):126-126
上回专栏说到,在广州增城这样一个县级市,有一家名为易美的传媒公司,做出了央视级别的周播的纪录片节目。当然,我是总策划兼主持人,对节目的质量有一定保证,但是充足的资金投入更是关键,比如给我的报酬,绝不是“县级”,而是比“央视级”还要高得多。但这只是投入,回报呢?做《今日故事》这种纪录片很难直接得到相应回报。一来当地平台小,广告潜力有限,二来民营传媒公司跟电视台合作,只能是交钱播节目,不能指望电视台给你制作费。表面看来,县市的传媒公司做电视栏目,是肯定没有收入的,只能是公益,可如果是这样,谁会做赔本的买卖?  相似文献   

9.
我们把主持人与嘉宾、观众在演播室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即兴讨论的节目称为谈话节目。近两年,谈话节目在国内发展迅速,成为荧屏一大亮点,而林林总总的谈话节目在竞争中积极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那么,风格各异的谈话节目之间有没有“共性”可循呢?本文试图以中央电视台二套在2000年7月推出的演播室谈话节目《对话》为例,探讨谈话节目的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何谓节目形态?没有高深的东西,就是节目的框架形式,或者说是节目构成要素的组合规律。研究节目形态,也就是研究节目的框架如何搭建,节目基本要素如何排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越 《视听纵横》2003,(4):28-29
目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主体已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首先是中央电视台下属和直属的节目制作发行公司,包括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以及上市公司中视传媒;其次是各省级广电集团下属的节目制作和运营公司;最后就是迅速崛起的民间制作力量。据估计,各家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中有超过80%是外包给这些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  相似文献   

12.
微博之营销     
《视听界》2014,(4):13-13
@传媒老王V(报纸媒体人,纸媒研究者):参与节目制作的玩家越来越多,传统电视台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方兴末艾的民营制作公司、资源丰富的视频类网站、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11日周五晚上8点半湖南卫视播出了一档全新的脱口秀节目《快乐2008》,拉开了湖南卫视2008年节目规划的序幕。这是湖南卫视与英国独立电视台(ITV)以及下属的格兰纳达节目制作公司合作的一档节目.所谓“合作”.是指湖南卫视从英国独立电视台购入风靡英伦三岛的脱口秀节目《周末晚大放送(Saturday Night Takeawav)的版权,后者提供相关的技术与人员支持,包括节目流程的设计与安排,以及创意,湖南卫视打造出中国版本的《大放送》。  相似文献   

14.
耿蕊 《新闻界》2005,(6):28-30
近年来,我国广电体制改革直接催生了一批民营影视制作公司。自2003年12月30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之后,国家有关部门相继下发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影视制作行业。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外社会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已经达到1056家,目前获得《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资格的民营影视机构已有27家。据统计,全国经批准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接近1300家。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机构约占54%,民营机构约占46%。国家对民营影视业的引导和支持,使得我国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制作的社会化有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同时随着频道专业化、数字电视、付费电视以及网络电视的兴起和发展,我国影视制作业的生态环境日趋完善,为我国民营影视业的大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由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从事娱乐节目报道业务的情况较为活跃,随着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管理的日趋规范,已经出现了有序发展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6.
9月25日,太原电视台专题节目《民营之道》大型研讨会召开,省市有关领导,全国政协有关部门及国家级新闻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太原市民营企业家代表近80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蔡晨 《报刊之友》2014,(3):117-120
在目前国内制播分离模式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进入民营节目制作公司的就业机会增多,但是,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导致制作公司对人才的要求也与传统的电视台有所不同。笔者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实习生,通过在某民营节目制作机构的实践,以及观察其与合作方--某地面电视台,在制播分离模式下的合作方式,得出了一些本专业人才在此新形势下发展方向的心得。  相似文献   

18.
不断创新是任何电视节目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电视节目日益繁荣的局面,也就没有电视法制节目的今天。电视法制节目在经历了初创时期的探索到现在的繁荣阶段,面临着如何走出困境,实现这一观众喜爱的节目类型的转型与提升。这一转变如果实现得好、把握得好,就能促进电视法制节目良性发展,顺利步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19.
陈虹 《新闻记者》2006,(1):63-65
广播节目市场化,是中国广播体制和业务改革的产物。广播节目制作公司对广播节目市场的介入,不仅为电台提供了更多的节目选择,而且也提高了节目的质量。可以说间接提高了电台的收听率。同时,广播节目制作公司在推广节目的过程中,促进了广播节目交流.使全国电台通过这些节目了解、学习和借鉴到其他地域的广播节目风格。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军事节目可以获得更多的播出时间。众所周知,在此之前,CCTV-7是少儿、军事、农业三位合一的准专业频道。目前,少儿节目还没有完全从七频道中撤出,但可以肯定的是,军事节目每周的播出时间必然会大于过去的23小时。对于亟待发展的中国电视军事节目.这是一个机遇,但也是严峻的挑战。问题的关键在于拿什么节目来填充这增加的播出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