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静媛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0):105-10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经历了拨乱反正、恢复整顿阶段之后,又经过调整完善、稳步发展阶段终于迎来了深化改革、全面发展阶段,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因此,重点阐述了学院三十年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教育环境、工作机制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重视和关心基础教育的发展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侧面。认真学习邓小平重视基础教育的思想,有利于我们全面、系统地理解邓小平理论,促进素质教育更深入地发展。一、抓住关键问题拨乱反正"文革"期间,中小学是"重灾户","四人帮"制造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使学生不愿读书、教师不敢教书。邓小平早在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就针对当时的混乱局面进行了整顿。粉碎"四人帮"之后,他又不遗余力地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卓有成效的整顿。中小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曾遭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他们被当作专政对象,"资产阶级黑线"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进行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教育工作。1977年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后便首先抓教育和科技工作,大力着手整顿治理这一“文革”的重灾区。他首先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通过拨乱反正。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解除了精神枷锁。改革开放十几年来,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产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从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和国家民族未未命运的高度,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发展道路的高度,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邓小平教育思想。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要正确地估计教育形势正确地估计形势是实行正确决策的前提。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看法,一直是有争论的。在拨乱反正过程中,有人出来否定“文革”前十七年的教育;在改革开放中,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革”后期对教育领域混乱局面的整顿;第二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对“两个估计”的拨乱反正;第三阶段是对建国后近四十年教育实践的反思。 第一阶段—— 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党中央日常工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术教育》2006,(6):18-18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针对"文革"的"拨乱反正"引发了全国上下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中央政府迅速启动的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工作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重新开始大规模发展.由于暌隔日久,人们对职业教育已十分陌生.  相似文献   

7.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和科技。他立足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全局的战略眼光推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首先是推翻“两个估计”,实现教育战线上的思想大解放,其次是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再次是恢复、整顿教育制度和教育秩序,以此为新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恢复高考制度,是"文革"后1977年邓小平拨乱反正时的英明决策。三十年来,高考为国家选拔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高考必须坚持不能轻言废除;但要改革,向多元化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前三十年(1949—1978),中国共产党教育指导方针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即改造时期、建设时期、“文革”时期以及拨乱反正时期。除“文革”时期外,其他各时期都是正确或比较正确的。总结这些正确或比较正确的思想,对于发展今天的教育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来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来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文革"时期是改革开放前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曲折阶段,对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民生思想还存在着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认识,厘清这一时期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发展脉络,对于正确理解习近平提出的"两个不能否定"思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革中的学术研究比起文艺批评来要冷寂得多,这是由学术研究的特性决定的。文革学术离政治运动的前沿较远,但并不等于说,文革学术就与文革政治无关,恰恰相反,文革政治利用学术为其服务。论文从分析“评《水浒》”运动和“评《红楼梦》”运动这两场运动入手,看“文革”影射现实政治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化大革命”使建国以来确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陷入了危机。拨乱反正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复原和重建工作,基本上消除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拨乱反正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塑的路径选择,对于今天大变革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科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它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学习苏联教育学到"文革"中批判苏联教育学;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科教兴国";从封闭自守到改革开放;从教育学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中国教育科学正越来越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走向世界。然而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还需要正确处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外国教育经验与本土经验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由此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把握现实、谋划未来!  相似文献   

14.
延安文艺界所开创的文艺创作方向作为建国后的文艺主潮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期。在这一长达近40年的文艺实践过程中,左翼文艺界为了在文学艺术中创造一个“绝对无我”之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战略目标,追求一种“绝对的纯粹”。从40年代的歌剧《白毛女》到60年代的舞剧《白毛女》,就很好地反映了革命激进文学派别的这种乌托邦冲动,即以“净化”的方式修改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基础”,但又有可能模糊政治伦理观念的“复杂性”作品,展开对自我、阶级本质等的想象,以建立一个全新的文艺形态。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面临诸多领域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最重要最根本的首先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只有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真正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晚年胡乔木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文化大革命"的性质进行了科学的定性;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中国20年犯"左"倾错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理论上的努力,为彻底纠正"左"倾错误,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三突出"是"文革"时期在总结样板戏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极"左"的文艺创作理论。它的提出和形成与江青密切相关。其主要内容是:文艺作品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是阶级斗争的需要;文艺作品要塑造高大完美的工农兵英雄形象;文艺作品不仅要描写工农兵英雄人物,而且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关于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一理论强调:应围绕阶级斗争的主线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其他人物的描写和刻画,都要为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服务;调动各种艺术手段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一理论完全把文艺创作当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实际上宣传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对"文革"时期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学接受活动从文艺社会学意义上看是一种社会接受行为的具体化。“文革”时期是一个“狂乱的文学年代”,其时的文学是“失态的文学”,或者说是“单向度的文学”,当然还有“地下”(或“潜在”)文学的潮流涌动。“阅读生活的荒凉”是这一时段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面对公开和地下两类文本,受众对“文革文学”的接受因为战时文化心理和缺乏性动机,对当时的文学创作甚至“后文革”时代的文学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可以说,文革文学史的形成过程,更多的是读者的极力推涌。换言之,是他们完成了对文革文学史的撰写。研究“文革文学”需要一种胆略:既要避免政治化的文学解构,也须在社会因素的干预和干扰中持续前行;既要有一般文学理论的架构,还得寻求与研究对象相契合的视野、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革”结束后,适应国人情绪宣泄和政治批判的需要,“伤痕文学”应运而生。它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文革”及“文革”前的政治运动给中国人造成的创伤。“伤痕”文学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当代结束了“非人”的文学的历史。伤痕小说在艺术上一般比较粗糙、直露,但它还是提供了大量可以对某种荒谬的历史加以阐释的信息。继之而起的“反思小说”则把沉重的思考带进了文学,它恢复了文学质疑生活的功能。反思文学由于大多浸透了血泪人生的感悟,反映的又是苦难已被超越的审美心理,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的悲剧力量中隐含的历史批判,也给了从集体迷误中走出来的人们以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文学争鸣中,戴厚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在文化转折中,她主动转换自己的角色,从文革时期的“文艺哨兵”到新时期的“人道主义宣扬者”,再到艰难的“业余作家”,最后终于成文体制内作家。通过对戴厚英角色转变的过程的分析,显示出是新时期文学秩序重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The phenomenon of one-sided pursuit of higher rates of student promotion to a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emerged in the early 1960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Leftist" line, its pernicious consequences were all blamed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for one, presumably took the abolition of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as its "breakthrough point." And yet, history has proven that it was wrong to abolish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