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以反思为中心:美国未来教师培养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美国未来教师的培养趋势 (一)反思性教学的兴起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世界各国对教师教育研究的中心逐渐从注重教师教育的外部因素转移到教师教育的内部因素,即教师本人如何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上。反思性教学由于能够“通过集中精力对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分析、评估、或改变教育意义、教育目的、教育信仰、教育决策、教育行动或教育产品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分别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和2006年选出3节具有时代特征的录像课,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学教育历经3个时代的变革,课堂教学产生了一些合理的变化,但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还是存在共同的、稳定的特点,这表明数学教学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过程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评价范式。其理论来源既与过程哲学密切相关,也与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高等学校英语课堂中使用过程性评价,能够从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角度进行英语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教学的实际效果。实行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本文从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探讨高等学校英语的课堂学习,以期望能够对于实际的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所谓生态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教学的系统观、生态观,从而促使课堂教学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联,充分注重教学中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另一方面,要促使教学生态的改善,通过转变教学生态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来平衡课堂群体的生态,从而避免“花盆效应”,建设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真正地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合作的探索者、平等的对话者,同时使学生与学生成为协同的学习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生态潮”教育研究便是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教师临床教学思维研究,从教师教学决策的角度描述了教师教学计划和教师课堂互动决策的过程.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评述,以引发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细胞,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互动发生在课堂上,学校教育的教学目标也主要依赖课堂来实现。研究表明,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从广义上讲,既有自然环境因素,也有社会、家庭和学校因素,还有教师和学生的因素,更有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影响因素;从狭义上讲,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学生、教学设计和课堂评价。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开始,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和策略体系在我国得到了关注和研究之后,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方式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被推行和广泛使用。但是,课堂中出现的"责任分散效应"却成为了合作学习低效的重要原因,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受到学生内在心理因素和教师外在因素的双重影响,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内容,需要从分组原则、社会交往技能训练以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内涵20世纪以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生逐渐成为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深入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要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教育教学材料。在课程的每个决策环节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而不能一味满足教师的愿望,课堂教学的中心已开始从教师逐步转移到学生身上。在当代外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深入课堂,教师的角色已从课堂的控…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的课堂管理是推进教学活动开展的最有力因素之一,没有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已经针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展开了多层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课堂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课堂管理问题至今仍是个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1991年,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44%的教师在教学中受到学生问题行为的持续性干扰。Fektler&Toker(1992)的研究发现,3300名公立学校教师中有58%的人认为,具有经常性问题行为的学生是造成其职业压力的首要原因。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美国“公众对于学校态度的年度民意…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45):79-80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课堂已经成为看当代社会中新课改的主要焦点。从当前调研来看,发现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导学案、当前教学技术等因素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研究过程中的关注热点;但是教师单纯的关注这些教材以外的外部因素和形式,最终导致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去追究其中的源头——课本,通过对当前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深度的解读和研究,对教材内容中的知识点、各个章节的联系进行深入的钻研,来进行更有价值的教育研究,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