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这是长期以来困惑教师学生且挥之不去的烦恼。为了写好作文,老师们上下求索,倍尝艰辛。有的主张多写多练,熟能生巧;有的主张由说到写,降低坡度;有的主张游戏中作文,让学生愉快作文;有的主张与多媒体网络结合……这些都不失为作文教学的好方法。然而直面作文教学的现状,情感虚假、内容空洞、语言苍白等现象“涛声依旧”,如同毒瘤难以根除,使得老师们不由感叹:作文教学,路在何方?最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对话想象作文》一课,那简单的教学目标,简洁的教学设计,简便的教学方法,简易的教学媒介,…  相似文献   

2.
期中考试结束后,拆卷、誊分,一切进行得井井有条。语文试卷发下去之后,学习不错的段誉同学找到了我:“老师,您再看看我的作文,刘翠还得了40分呢!”刘翠是班里成绩比较落后的同学,他的意图很明显:老师给的分数太低了。我拿过他的文章仔细一看,文笔是不错,只是字迹有些乱,50分的作文得了 32分也是确实低了些。但是,卷子已经批好了,分数也公布了,还能给他改分数吗?这不是承认我们老师看卷子不仔细吗?这样会不会助长孩子们追求功利的心理……我犹豫了。“你先放在这儿,我跟其他的老师商量商量再说。”我只好采取缓兵之计。期中考试结束后,拆卷、誊分,一切进行得井井有条。语文试卷发下去之后,学习不错的段誉同学找到了我:“老师,您再看看我的作文,刘翠还得了40分呢!”刘翠是班里成绩比较落后的同学,他的意图很明显:老师给的分数太低了。我拿过他的文章仔细一看,文笔是不错,只是字迹有些乱,50分的作文得了 32分也是确实低了些。但是,卷子已经批好了,分数也公布了,还能给他改分数吗?这不是承认我们老师看卷子不仔细吗?这样会不会助长孩子们追求功利的心理……我犹豫了。“你先放在这儿,我跟其他的老师商量商量再说。”我只好采取缓兵之计。  相似文献   

3.
郑广杰 《生活教育》2008,(10):40-40
最近.笔者读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讲过的一个故事.感触颇深。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天.一位朋友领着孩子让于老师辅导作文。孩子把自己以前写的一本作文递到他手里说:"这是第二本,写得不好.没有一个星,第一本里有两个星。"孩子接着说:"得一颗五角星的作文是最好的,对吗?"朋友一旁插话:"孩子上一次作文得了一颗五角星激动了好几天。"于老师听后.意味深长地对孩子说这本他就不看了.让孩子下次把带  相似文献   

4.
听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妙趣横生的想象作文课<歇后语作文>,受益匪浅.于老师以他独特的视角,巧妙地把"歇后语"与"编故事"勾连在一起,使得孩子们兴致高涨、想象丰富、意趣横生……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让三维课堂润泽了习作中的性灵文字.  相似文献   

5.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这是长期以来困惑教师学生且挥之不去的烦恼.为了写好作文,老师们上下求索,倍尝艰辛.有的主张多写多练,熟能生巧;有的主张由说到写,降低坡度;有的主张游戏中作文,让学生愉快作文;有的主张与多媒体网络结合……这些都不失为作文教学的好方法.然而直面作文教学的现状,情感虚假、内容空洞、语言苍白等现象"涛声依旧",如同毒瘤难以根除,使得老师们不由感叹:作文教学,路在何方?最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对话想象作文>一课,那简单的教学目标,简洁的教学设计,简便的教学方法,简易的教学媒介,犹如闷日里吹来的一袭清风,让人神清气爽,耳目一新.原来,作文教学还可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6.
读苏教版六下习作2的习作要求,看到图上孩子们玩得那个开心劲儿,我仿佛又像一个小学生坐回到课堂上。"老师不在场的时候",那真叫一个热闹!——现在当老师了,怎么指导学生写好这篇作文呢?不由想起于永正老师"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的说写训练课:于老师故意迟到几分钟,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忽悠"得团团转。于老师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朋友,现在要想让六年级的孩子那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课堂学习的自我评价变得生动有趣呢?于永正老师的一次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教学,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节课,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和学生摆谈自己的姓名,问学生"怎么称呼我",从于老师、于爷爷、于伯伯到于永正,于老师的幽默让学生感到特别轻松愉悦。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在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教师一提及要写作文时,多数学生就开始叫苦.有时教师的激情导入已经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致,可一让他们自己动手写作,他们又开始唉声叹气了.写作的过程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艰涩的.怎样才能让作文课堂充满阳光,让学生的习作心境充满愉悦?于永正老师的习作指导课——<考试>,给了我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在太原参加全国教育名家山西片区活动,席间恰有杂志编辑向于永正老师约稿,说是要做一个专刊介绍于永正语文教学艺术。先生面带着一贯的微笑对我说:"小何,你写一篇吧。题目就叫《我眼中的于永正》。你是搞作文教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符礼科 《江西教育》2012,(10):23-23
<正>如何让课堂学习的自我评价变得生动有趣呢?于永正老师的一次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教学,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节课,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和学生摆谈自己的姓名,问学生"怎么称呼我",从于老师、于爷爷、于伯伯到于永正,于老师的幽默让学生感到特别轻松愉悦。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在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在拜访一位老友时,曾谈及孩子们作文的事,老友说他的儿子小学五年级时曾写过一篇题为《我的妈妈》的作文,经他这位教语文的爸爸加工润色,得了个95分的好成绩.升入初中后,老师布置的第一篇作文是《记我熟悉的一个人》,妈妈自然是孩子最熟悉的了,于是孩子又把那篇《我的妈妈》搬了上去,结果又得了高分,老师还选作了范文.到了初二,换了语文老师,在一次写《我最敬佩的人》时,这个“聪明”孩子把《我的妈妈》稍加改头换面,又交  相似文献   

12.
认识于永正老师始于文交。在上世纪80年代他的专著《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正在筹备出版,其中有几篇言语交际作文要我作点评。捧读那些课堂实录令我一唱三叹、拍案叫绝。作文竟能教得如此贴近儿童、贴近生活,而又如此开合自在、灵活有致,实在是见所未  相似文献   

13.
徐顺桂 《湖南教育》2004,(22):14-14
于永正老师班里有个学生叫张斌,作文成绩不好。三年级下学期开学不久,他终于吭哧出一篇文从字顺的文章,那篇作文竟没让于老师动一个字。于老师激动涌上笔端,就在他的作文簿上画了一幅画———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手,并在旁边写了一个“棒”字。于老师在班里读完他的作文后郑重宣布  相似文献   

14.
读苏教版六下习作2的习作要求,看到图上孩子们玩得那个开心劲儿,我仿佛又像一个小学生坐回到课堂上."老师不在场的时候",那真叫一个热闹!——现在当老师了,怎么指导学生写好这篇作文呢?不由想起于永正老师"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的说写训练课:于老师故意迟到几分钟,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忽悠"得团团转.于老师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朋友,现在要想让六年级的孩子那么快进入角色就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15.
利息     
在一次考试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能加分,但是,我可以帮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  相似文献   

16.
正语境教学法作为语文教育领域新兴的教学观念,语境教学研究以其强烈的继承性、创新性、民族性与应用性,顺应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它在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方面,将对语文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小语界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虽未明确提出语境教学法,但其教学实践——"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教改实验与语境教学实是一脉相承。本文将以语境教学观的基本原理为基点,浅析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教改实验。"语境教学  相似文献   

17.
欣赏完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草》,心中那份激动难以平静。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做于老师的学生是莫大的幸福。于老师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学情景在眼前怎么也抹不掉。第一次画草:在学习“离离原上草”一句时,于老师先让学生用“原”组词,学生说出了“草原、原始、原来、原野”等词语,于老师一一板书,然后问:“你认为‘离离原上草’中的‘草’应该是哪里的‘草’呢?”学生回答是草原、原野上的草,于老师给予了肯定,然后于老师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画了一片草,问:“孩子们,你认为这些草怎样啊?”有的孩子说“这些草很绿”,有的孩子说“这些草长得…  相似文献   

18.
凡是听过于永正老师作文教学课的人无不为这样的情景所打动:课堂上.在师生轻松平和的交流中.学生的习作情感在不断升温,习作的视野在逐渐开阔。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让听课教师如沐春风.更令人震撼的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那富有情趣和灵性的言语表达.那轻松习作、享受作文的情感流露.就连这帮孩子们的语文老师都连声惊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平时相比真是判若两人。”是什么原因使原本沉闷的作文教学在于老师的演绎下而熠熠生辉?是什么原因使日常作文课上挤话编话.畏写烦写的学生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作文写不好有多种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平时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分家了。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作文写不好,是学生的生活太单调,没有什么可写造成的。其实学生生活中不乏有趣的事,他们之所以仍然写不出来,是因为他们的阅读没跟上。于永正老师说过:"读书是消化生活的胃。"教材描写的生活可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语言的描写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文本的表达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表达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20.
曾听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小稻秧历险记》一课,至今还记得这样一幕场景:"叮铃铃"的下课铃声想起,于永正老师不紧不慢地说:"孩子们,现在是你们唱歌的时间."学生都发愣起来.于老师说:"到卫生间可以疏解自己身心的疲劳,难道不像唱歌一样,能带给自己快乐吗?"听课的所有老师和上课的学生都笑了起来.我想,这就是幽默所带来的巨大功效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