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等价的证明,一些参考书都是如下证明的.证明:先证“AB”“”(用反证法)假设不成立.则它的否定命题A 成立.因为有 AB,所以B 成立,而与 B 矛盾,因此成立.同理可证所以  相似文献   

2.
试析“X不X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从规范性角度讨论现代汉语正反问句型之一——“X不X式”。通过对大量语料的研究分析,试图解答以下三个问题:1、“X不X式”中的X是否只能是某个动词或形容词?2、进入“X不X式”的X可以有几个音节?3、是否所有的“AB不AB式”都可以缩略成“A不AB式”?  相似文献   

3.
对于两点A、B,将它们连上线段,是“连接AB”呢还是“连结AB”呢?笔在听课和组织阅卷中发现分别用这两个词的师生各占一定的比例,那么到底是用“连接”呢?还是“连结”呢?  相似文献   

4.
应建君 《考试周刊》2012,(30):63-65
关于“|AB|=|A||B|”的证明有好几种方法,本文利用初等矩阵及行列式的性质给出一个初等证明.  相似文献   

5.
对n阶矩阵A,B,本文从矩阵元素、分块矩阵、函矩阵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矩阵AB七A有相同特征多项式的八种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6.
错了,老师     
暑假数学兴趣小组正常开课了 .一天 ,老师出了一道文字证明题“求证 :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经过分析讨论 ,老师证明如下 :已知 :如图 1 ,△ABC与△A1 B1 C1 中 ,AB =A1 B1 ,BC =B1 C1 ,AD⊥BC于点D ,A1 D1 ⊥B1 C1 于点D1 ,且AD =A1 D1 .图 1求证 :△ABC≌△A1 B1 C1 .证明   在Rt△ABD与Rt△A1 B1 D1 中 ,AB =A1 B1 ,AD =A1 D1 ,∴Rt△ABD ≌Rt△A1 B1 D1 ,∴∠B =∠B1 ,又∵AB =A1 B1 ,BC =B1 C1 ,∴△ABC≌△A1 B1 C1 .老师证明时画的是锐角三角形 ,而我在分析时画的是钝…  相似文献   

7.
等积式的证明体现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题型.本文通过分析多种类型的题目,给出证明等积式及其变形的一般方法.一、利用相似三角形例1如图1,已知在⊙O的内接ABC中,AB=AC,D是⊙O上的一点,AD的延长线交BC分的析延长线于点P.求证:AB2=AD·AP.要证AB2=AD·AP,即证AADB=APAB.观察等比式,左边三个字母A、B、D,右边三个字母A、B、P.而A、B、D和A、B、P恰好确#定ABD和ABP,故要证ABD∽ABP,只要连接BD,得∠ACB=∠ADB.即可得证.评注先将等积式转化为等比式,进行要素分析,再由等比式联想到证明…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又A又B”中的A、B的特点和A、B的语序问题,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平面对“又A又B”进行了研究,并对“又A又B”的构式化进程进行了穷尽式统计,初步得出结论:典型的“又A又B”起源于南北朝,后代继续发展,清代成熟.  相似文献   

9.
不管是几何专著,还是历来的初中几何课本,在证明“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采用的方法都是目前全日制初中统编教材里拼接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在几何证明中不常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了这一定理证明的新方法。学生感到新证法比拼接法容易理解和掌握。下而提出我们的证法与见解,愿与同行切磋。已知:在Rt△ABC与Rt△A′B′C′中,∠ACB=∠A′C′B′=Rt∠,AB=A′B′,AC=A′C′求证:Rt△ABC≌Rt△A′B′C′证明:分别作两个三角形的斜边AB、A′B′边  相似文献   

10.
一、介绍两个命题 命题一:若A十B=C十D子。,A” B”二C”十D”(n为大于1小于8的某一整数)。则 证明:设A B=U,AB=V,战二AK B尤,则A、B是方程护一Ux V=o的两个根,同乘、K一“得xK一UxK一1 Vx兀一“二O,从而A万一U严一1十y月丑一2二0,BK一UB卜1十VBK一”=0,两式相加得介一USIc--: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时间方面的表达,并且各自构成系统。汉语的时间表达系统中除了有时间名词,时间副词,表时态词语,还存在大量的时间短语。时间短语指的是由数个词语构成以表达时间概念。本文要考察的是日本学生在学习使用时间短语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情况,考察的对象主要是由“时”,“时候”,“时间”,“期间”,“时代”,“日子”,“天”等作为中心语构成的时间短语,以及由“从”,“到”,“前”,“以前”等构成的时间短语。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统计《说文解字》“A,AB”且“B,AB”式联绵词,得91组,反映许慎对联绵词不可分训的认识及其处理策略。按照声韵特点对91组联绵词进行了分类,并对91组联绵词的上古音声母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联绵词中次清声母较少的现象为上古汉语“一清一浊”二元对立格局的合理性提供了佐证。非双声联绵词的声母分布和组合情况与复辅音的类型契合度较高。联绵词声母分布对研究联绵词的来源具有一定启发意义,认为裂变重叠应包括声韵母的裂变和复辅音声母裂变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AB式拟声词及其重叠形式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式拟声词中叠韵词较多,第二个音节声母为“1”的也较多,后者可能与古代汉语的复辅音有关。这类词通过不同的方式时现实世界的声音进行模拟。AB式及其不同重叠形式的拟声词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这类词作状语时,在组配方面受到拟声词形式和VP组成成分的双重限制。这类拟声词后加“地”与否表现出不同的语法意义。是否加“地”与拟声词的形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典型的个案分析,对方言同素逆序词进行历时考察,归纳出同素逆序词在方言中淘汰保留的13种模式.运用"优选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制约关中方言中同素逆序词发展使用的忠实性制约条件和标记性制约条件,从不同候选项对制约条件等级序列的违反程度,比较这些生成的输出形式的合格程度,得出优选项并说明其在方言中的和谐性,对关中方言中同素逆序词的发展加以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5.
先秦《楚辞》中的重言词情况非常复杂。从构词类型看,可分为“叠字叠音单纯词”(A1A1)和“叠词重叠式合成词”(A2A2)两类,区分时可利用本证、旁证、训诂材料。“叠词重叠式合成词”(A2A2)又可以分为A的本义的重叠、引申义的重叠、假借义的重叠。楚辞中的四音节词AABB的构成情况也非常复杂,可分为三种情况:既可由AA BB而成,又可由AB扩展而成;只能是由AB扩展而成;由AA BB而成。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对话中的谐音,无标记语的情形多于有标记语的。在无标记谐音中,话轮内部谐音多于话轮外部谐音。有标记谐音中,谐音元和谐音对象都不是单音节语词,这一类谐音都有相似的结构模式,可概括为:甚(甚么)AB,《西游记》中此类拷贝式结构与谐音的结合,即可形成《红楼梦》中的"什么A(的)B的"结构型拷贝式谐音。从语用角度看《西游记》对话中的谐音,有利于人们深入鉴赏《西游记》的语言艺术,有益于人们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早期白话文经典著作中"蕴藏"的丰富的语言资源;在理论上亦有助于人们解释话语结构、语义和表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名词性概念汉英词汇表征差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对从三本词典及过往相关研究中收集的约1655个语料进行的分析为基础,较为系统全面地探讨名词性概念在汉英词汇表征上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汉英在名词性概念词汇表征上的差异主要分为两大类:内在差异和外在差异。其又可进一步分为7小类,用大写字母A、B、C和D分别表示为AB/BA,AC/BC,AB/CD,AB/B,A/AB,A'B'/C'D'和A*B*/C*D*。  相似文献   

18.
由文化个性造成的"词汇空缺"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两种语言里用来指称客观世界里根本就不存在的虚拟对象的词汇,如汉英两种语言里的"龙"和"dragon"。这类词汇在英汉互译中,翻译方法不同,效果自然不同,有时甚至会事与愿违。文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常被人们误解的直译方法在解决"词汇空缺"现象方面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汉语八百词》附录“形容词生动形式表”为对象,通过大规模真实文本语料库对汉语中AB式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AABB进行了封闭式统计分析,再根据语感、前人的结论以及问卷调查,考察重叠形式AABB的变调情况,得出了三个主要结论:1)《现代汉语八百词》附录“形容词生动形式表”存在不当之处;2)根据所得到的统计数据,从普通话教学的实际出发,给出了AB式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通用等级表;3)针对AB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为AABB后的复杂变调情况,提出了语言学习(尤其是第二语言学习)的经济性原则,最后经过层层筛选得到40个需要重点学习的AABB变调词例,这将有利于汉语普通话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岳阳黄沙街镇方言表程度加深的方式有很多,其中的附加式更为多样,有前缀式BA型、后缀式AB型与"煞巴人"结构等,这些附加式的词语又具有自身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