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文高考越来越强调阅读能力的考查.从内容上看,高考语文阅读涵盖了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大阅读.在这三大阅读中,无论就考题难度还是考生得分低迷情况而言,尤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甚.纵观近年来全国卷以及各省市卷文学类文本的考查,可以发现在材料选择、考题命制方面的一些规律.我们只有认识这些规律,明确文学类文本考查的趋势及其解构方式,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题目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阅读题是高考语文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即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在阅读中,要求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并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文旨在探析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特点和阅读技巧以提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得分。  相似文献   

3.
连中国 《考试》2011,(8):12-13
2011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各地的语文试题难度如何?有哪些题型和试题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对明年的考生复习有何导向?本期《高考语文》将邀请一些名校名师对本次高考进行点评,分别从作文、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名言名句默写等角度切入,试图呈现语文试卷基本面貌,希望借此分析与2012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广大考生共勉。  相似文献   

4.
一、答题分析 2008年广东语文高考选择答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生约占全部考生的32%.平均分约为6.6分,低于2007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得分,略高于今年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得分。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广东考生在文学类阅读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考不再颁布《考试说明》而产生相关疑问的实情,综合语文课程及高考命题的多方面信息,就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阐述了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语言运用方向、文学类文本阅读测试的多体裁选择、古诗文阅读题的几种组合方式,以及语言文字运用考查的三个基本趋势,最后论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继续考查的理由与该题型的特有属性.  相似文献   

6.
毋庸置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成了考生语文高考成绩的重灾区。它拥有总分八分之一的占比,但考生的得分却低得惊人,得分率只能徘徊在50%左右。这种现状,使得更多学生甚至是老师在思想上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误认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可有可无,只要掌握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中主观题的解答是重点,也是难点。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表达运用是主观题的主要内容,需要师生不断地探究和练习。强化主观题的审题意识,培养主观题的答题能力,是提高主观题解答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探究题难度较大,本文研究考生做题方法:高屋建瓴,宏观掌控;聚精凝神,不离其宗;切中肯綮,顺蔓摸瓜;灵活变通,考虑周全。  相似文献   

9.
方建旗 《现代语文》2011,(10):147-150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存在着投入大产出低,投入长产出慢的问题,缺少显性的规律,因此,许多学生对语文考试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这当然影响其语文成绩。而作为语文考试之重——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历年来考生的平均分都不理想,如浙江省连续几年,18分的文学类文本理解全省考生的平均分是8—9分,连及格分也拿不到。这种现状已经成为高考语文复习教学的瓶颈,不突破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毋庸置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成了考生语文高考成绩的重灾区。它拥有总分八分之一的占比,但考生的得分却低得惊人,得分率只能徘徊在50%左右。这种现状,使得更多学生甚至是老师在思想上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误认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可有可无,只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如作用题、表达技巧题等即可,而对文本的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11.
王文槐 《甘肃教育》2013,(1):63-65,76
一、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结构特点分析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共150分,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全卷有六道大题,18道小题,其中第I卷为阅读题,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四道大题,共70分;第II卷为表达题,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两道大题,共80分。试卷结构具体如下:认真分析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可以看出新课标全国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2022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为关注点,根据考生水平组划分,对考生文学类文本阅读作答情况的抽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考生存在阅读体验单薄、阅读手段无序、答题模式“循轨”等问题。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提出唤醒阅读经验,探究文本主旨的深刻性;重视个性阅读,增强文本理解的主动性;提倡多元评价,强化学科育人的有效性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洪安 《现代语文》2011,(11):157-158
江苏高考对“阅读”的考查,包括古代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又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部分。关于文章“思路”的考查,试将历年的江苏高考《考试说明》相关的内容表述作如下图示:  相似文献   

14.
一、整张试卷结构特点跟其他省市不同,江苏2008年新高考为文科考生设计了加试题。必考题和选考题的结构也和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新课程卷不同,2008年江苏现代文阅读的必考题选材为文学类文本,而非论述类文本。四省区选考题阅读材料为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最后一题均为探究题;江苏在选考部分将用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且均不设探究题,而将探究能力的考查调整至必考的文学类文本中。所以,江苏考生毋需在选考部分进行探究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5.
从笔者三年的毕业班教学经验来看,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生主要存在三大问题:(1)考生对题目的问题实质不能完全理解。(2)不会分析材料。(3)答题思维混乱。下面我将结合平常教学的实例详细地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一、题目理解不到位的原因分析题目理解不当,首先与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命制具有综合性有关,命题人把两个考点进行综合,以锻炼考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探究题是江苏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必考题型。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将探究考点的能力层级定为F,明确指出:"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2008年,江苏省在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的试题中开始设置探究题,对考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考查,连续几年来,探究题成为了新课程高考试题的常模。下面就2008至2011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中的探究题,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期对2012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高考复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冯为民 《考试》2011,(8):13-15
文学类文本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头戏之一,所占分值仅次于作文,而从历年考试的结果看,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都比较好。由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虑到选拔性考试的特点,体现了一定难度,得分率普遍偏低,很多考生答题时绞尽脑汁、下笔洋洋洒洒,可就是很难拿满分,  相似文献   

18.
导言:阅读命题的特点及趋势概述高考语文阅读试题分值高,难度大,类型多。它包括科学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和古诗文的阅读等。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阅读题的得分情况已成为考生高考语文成败的关键。因此,研究高考语文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意义重大。认真研读近几年来的高考阅读试题,特别是2008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语文阅读试题,不难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空前重视。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和浙江等地考卷都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考查了小说阅读。因此了解小说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熟练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3月2日听了吴锦教授对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大纲解读,颇有感触,现就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变化做一些思考。2008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设置了必考类和选考类文本。其中必考题是对文学类作品的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