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社会,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根本性质是最高权力。因此,哪里有最高权力,哪里就有国家;最高权力的起源就是国家的起源。最高权力必然产生、形成和起源于社会成员的普遍同意或契约;因为一切权力——最高权力并不例外——都具有同意或契约的性质:权力是仅为管理者拥有且被社会成员普遍同意的迫使被管理者服从的强制力量。因此,人类一切社会——从家庭到国家——无不必然源于某种契约:社会必然源于人们就“权力”问题所缔结的契约;国家则必然源于人们就“最高权力”问题所缔结的契约。  相似文献   

2.
知识窗     
合同与契约:合同,通常也指契约,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确认某种权利与义务关系所达成的协议。合同的特征:①订立合同的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②订立合同的行为是一种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③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④订立合同的行为是合法行为。经济合同:是合同的一种。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经济合同法:是调整经济合同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发生的商品货币关系的法律规范。订立经济合同的原则:订立经济合同是当事人双方依法就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并使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行为。订立经济合同时,必须遵守下列原则:①主体合格原则:1)经济合同当事人作为一个社会组织要有法人资格;2)企业法人订立经济合同  相似文献   

3.
陈建华 《教书育人》2013,(36):18-19
契约又叫合约,1932年美国律师学会在《合同法重述》中认定契约是一个诺言或一系列诺言,法律对违反这种诺言给予救济,或者在某种情况下,认为履行这种诺言乃是一种义务。即是说契约是双方或多方签订的为了达到事前经过协商所达成共同目的的约定条文。在契约中,约定了各方在达成目的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达成目的的时间限定。按照二因素定位理论,可将契约的类型归纳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4.
契约是双方或多方依法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借贷、租赁、委托、承揽等事项的文书。契约规定了双方或多方的权利、义务。契约中人是最主要的组成要素。在不同的契约中,参与契约的人都有不同的称谓。元代契约双方当事人称为立文字人、立契人。契约的第三方包括见证人、牙人、保人、代书人。契约的当事人和第三方,签押都有一定的顺序。  相似文献   

5.
游戏规则的判断和设计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常见题型,其特点是要求我们判断所给定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如果不公平,帮助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利用概率的知识,先求出游戏双方或多方输或赢的概率。如果双方或多方输或赢的概率相等,那么就公平;否则,不公平。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时,既可以根据游戏双方或多方的  相似文献   

6.
经验论作为一种认识的理论,它强调一切知识和认识都靠人的感觉和心理而得来,否认理性认识的真实性和重要性。经验论反对可知论,并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认为纯粹理性是不可能的。它指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指向自身感觉和心理的幸福与快乐,而当人的这种指向感觉和心理的行为达到了人类感官的满足时,这种行为便是合宜行为。每个人的行为既然都是为了追求自我心理和感觉的幸福和快乐,那我们就说它是人们的自愿行为。所谓自愿行为,即我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不受其他人或其他因素的干涉,甚至可以否定他人的意愿,从而做出符合自身意愿的选择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只能知晓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而无法知晓其他人的感觉和心理、快乐和幸福,同时他人也无法知晓我们自身的快乐和幸福。从这一意义上来看,人性是自私的。所以在利己之心的驱动下,人们就会选择尽可能让自己快乐和幸福的行为,即趋利避害,而且这种趋利避害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自私的人应该如何去进行人际交往?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与他人产生一种感觉和心理的相似性,即"同情"。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换就产生了。每个人在交换过程中,尽力维护自身利益,从而社会利益或社会正义便得以实现。这便是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但既然有利益交换,就避免不了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利益双方就需要放弃个人利益,寻求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即"共同尊长"来仲裁,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所允许的国家形式,即最高裁权机构。  相似文献   

7.
财产所有权规定了所有者的合法权利,它要求交换双方互相承认并尊重这种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使之不因交换而受到侵害是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利益使之不因交换而减少则是自己的义务。交换中的权利与义务均来自财产所有权。契约是关于交换的微观制度,不仅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而且还使得这些权利与义务合法化。为了避免交易的不公平,交换双方应该平等、自由、自主地协商,自愿地交换,以达到公平互利,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教师“道德风险”的防范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信息经济学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它旨在研究不完全,特别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寻求一种契约和制度安排来规范当事者双方的经济行为,以确保“可能的”交易顺利达成,从而实现对当事人双方都有利或至少对其中一方有利,同时又不损害另一方利益的“合作剩余”。按照信息经济学的定义,当交易双方中,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于另一方时就称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现实生活中的信息结构常态。在实际中,市场交易往往呈现出不对称信息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中考试卷中,经常会有一类以游戏为背景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是要我们判断或者说明所给定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解答它们.要注意利用同学们学习过的概率的知识。求出游戏的双方(或多方)赢的概率.如果双方(或多方)赢的概率相等,游戏就公平;否则,就不公平.下面介绍几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中考试卷中,经常会有一类以游戏为背景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是要我们判断或者说明所给定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解答它们,要注意利用同学们学习过的概率的知识,求出游戏的双方(或多方)赢的概率.如果双方(或多方)赢的概率相等,游戏就公平;否则,就不公平.下面介绍几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It is often thought that bookwork is likely to be hampered by an accompaniment of television, or more simply of music. Others allege that television reduces the time that is spent with books or writing. It is helpful, therefore, to use a very large survey sample to find out how many people do perform intellectual homework, and how many of these do so with television (or musical) accompaniment. It is clear that doing homework, and doing so with television or musical accompaniment, is a widespread experience, especially among young teenagers. Several statements outlining possible advantages or disadvantages were put to respondents, to record their agreement or disagreement. There was no overwhelming endorsement of disadvantages of an information‐noisy work environment, especially among young teenagers. There is substantial evidence that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possible competition for one's attention from television or music distracts other potentially disturbing individuals, or that it can act as a kind of ‘sensory screen’.  相似文献   

12.
伦理行为是受利害人已意识支配的行为,因而分为利人、利已、害人、害已四类。然而,伦理行为又由伦理行为目的与伦理行为手段构成,二者结合起来,便形成16种伦理行为,并可以归结为6大类型:无私利他(包括目的利他的4种行为)、纯粹害人(包括目的害他的4种行为)、纯粹害已(包括目的害已4种行为)、单纯利已(包括目的利已而手段利已和害已2种行为)、为已利他(即目的利已、手段利他的行为)、损人利已(即目的利已、手段损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德育为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是体现在"知不知,会不会"上,而是体现在"信不信,行不行"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内化的心理过程,只有通过力行才能见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劳动争议发生的原因在于人民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性,而这也正是人民调解协议效力在实践中的困境。只有正确认识人民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性的原因以及并对人民调解协议的本质、现代市民社会追求确定性原则的需求、现有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进行反思,才能找到对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改革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出现多发多样的复杂状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所在。各级领导都要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外广告的翻译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重要的商业行为,其目的是使广告在目的语市场发挥其功效争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然而,搞语言者大多不通商业,而经商者又大多不精外语,造成了汉英广告翻译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构思和行文上的缺陷。探讨对外广告传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有助于更好地起到商业广告的宣传和推销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白世界观与老子哲学,李白文学观与老子美学,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老子由天道自然进而推论人道和社会,提出了功成身退的政治观和无为而治的社会观。这一切,李白都有所继承和发扬,虽然不以哲人的面目出现。老子美学是由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引伸出来的,而“道”所具有的根本特性就是顺应自然的“无为而无不为”。根据这个特性,不难看出,老子美学本质上是指自然无为的原则支配着一切美和艺术现象。李白的文学观与老子美学心心相印,如大美,自然美,无言美,阴性美。  相似文献   

18.
我是在中国教书的英语老师,这一点并无特别之处。如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做着和我一样的工作,而且这个数量还在持续增长。然而使我庆幸的是.我同北京奥组委一起帮助行政官员和国家的技术官员为明年的奥运做准备。我常会觉得筋疲力尽,但同时被学生们为奥运所做的贡献以及和平与竞争的奥运理念所激励。  相似文献   

19.
Action research as a practice‐based practic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ction research changes people’s practices,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their practices, and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y practice. It changes people’s patterns of ‘saying’, ‘doing’ and ‘relating’ to form new patterns – new ways of life. It is a meta‐practice: a practice that changes other practices. It transforms the sayings, doings and relating that compose those other practices. Action research is also a practice, composed of sayings, doing and relating. Different kinds of action research – technical, practical and critical – are composed in different patterns of saying, doing and relating, as different ways of lif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as an educational movement within the worldwide social movement responding to global warming, may be a paradigm example of critical action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 project funded by the UK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considering how people position themselves in relation to popular representations of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ians, we explore constructions of mathematicians in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ways learners make meanings from these. Drawing on an analysis of popular cultural texts, we argue that popular discourses overwhelmingly construct mathematicians as white, heterosexual, middle‐class men, yet also construct them as ‘other’ through systems of binary oppositions between those doing and those not doing mathematics. Turning to the analysis of a corpus of 27 focus groups with school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ngland and Wales, we explore how such images are deployed by learners. We argue that while learners’ views of mathematicians parallel in key ways popular discourses, they are not passively absorbing these as they are simultaneously aware of the clichéd nature of popular cultural im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