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它能够产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而民族凝聚力对于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朴 《中学教育》2003,(12):34-35,11
培养民族精神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什么是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她称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溶解在人的血液里,表现在人的行为中,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塞缪尔·斯迈尔斯说:“如果一个民族缺少了品格支撑,那么,就可以认定她是下一个要灭亡的民族。哪一个民族如果不再崇尚和奉行忠诚、诚实和公正的美德,她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培育本民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本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情感、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现,是整个民族认同并不懈追求的文化精髓、道德境界和价值目标的集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促进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力.是维系一个国家繁荣安定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4.
一、民族精神的概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逐渐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群体意识和品格.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当前,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抗击非典,为民族精神增加了新的内涵,使民族精神达到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血脉。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价值取向和途径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5):119-122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抽象、升华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支撑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独立与发展,使中华民族居于世界大国之林。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成为56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使中国成为一个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国家。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旗帜,而这面旗帜的魂魄正是凝聚着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作用。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它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指出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报告作为党的文件首次精辟阐述了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并且提出了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任务。高等院校作为人类文化、文明传承和创造的重要基地 ,应自觉担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排头兵。一、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增强工作的针对…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撑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十六大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1.
抗战前后,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得到加强。从民族自保的角度,思想界相当一些人士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认为一个民族要延续,作为其象征的文化传统应当得以保存,并由此得出了返本开新的结论。然而,他们同样面临着自清末以来中华民族精神转型的一个悖论:即如果改变中国传统中的实用理性因素,那么新的民族精神必定是一个非传统甚至反传统的东西;如果不改变其中的实用理性因素,那么所谓民族精神的转型便是换汤不换药。正因为此,直至抗战结束,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并未成功。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培养民族精神应把青少年做为重点,青少年 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只有大力倡导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把亿万青少年紧 紧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 个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支撑民族生存的巨大精神支柱和推动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本文通过阐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问题,从而说明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应对各种挑战,抵御各种风险,在复杂多变的国际风云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灵魂,主要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道德精神、时代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在本质上是历史的辩证统一的。构建现代大学精神应充分体现、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和意志品格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在大学生中大力宣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民族精神,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这种精神。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及其相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自我改造和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改造了民族思想和心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改造了民族思维方式,以马克思主义精神改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使之发生了质变,也使中华民族切实成为现代民族,并十分现实地推动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相似文献   

19.
略论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必须弘扬民族精神.要把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当作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开拓创新,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培育出来的文化精华。然而在文化激荡的今天,我们的民族精神受到严重的挑战。如何重塑民族精神的地位,这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败的重大课题。因此,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现时代,不仅重要,而且急切,当然,主体是在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