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此文流露出的情感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其中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准确地展现了作者虽无法摆脱内心的愁闷,但仍要借月下荷塘的美景来暂时超脱现实的心理。文章认为,作者在游荷塘的步履中,向读者形象而生动地传达出一种艺术的移情与体验的忘我心理状态,悄然无声,意味无穷,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2.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192 7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 ,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著称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荷塘月色》属于抒情散文 ,读抒情散文必须善于把握作品的抒情基调和抒情线索。《荷塘月色》一文的抒情基调 ,教参一般释为“淡淡的喜悦夹杂淡淡的哀愁。”重读几回之后 ,我发现 ,《荷塘月色》一文里 ,根本看不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来 ,只见作者的“哀愁” ,而且是“浓浓的哀愁”。何以见得呢 ?作品开始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作品抒情线索的缘起。由于心里颇不宁静 ,…  相似文献   

3.
《荷塘月色》赏析刘青《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先生1927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著称,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一定影响。作品是从他要去观赏满月下的荷塘景色写起的。作者深夜去荷塘赏月,是要在一个幽静...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写于1927年7月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细腻、动人而受到读者喜爱的作品。作者写作《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正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荷塘是清华园内一个平平常常的池塘。作者紧紧地抓住“荷塘”和“月色”这两个方面景物的描写,使文章绚丽多姿,引人入胜。《荷塘月色》很象一幅国画的题目,这篇散文正如一幅极其优美、秀丽的图画,画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意。读这样的散文,委实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5.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此文流露出的情感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其中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准确地展现了作者虽无法摆脱内心的愁闷,但仍要借月下荷塘的美景来暂时超脱现实的心理.文章认为,作者在游荷塘的步履中,向读者形象而生动地传达出一种艺术的"移情"与体验的"忘我"心理状态,悄然无声,意味无穷,"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6.
童海霞 《语文天地》2012,(17):33-34
《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蕴涵着作者丰厚的艺术修养,体现了作者表达技巧的高超,如无平不陂的开篇技巧,细针密线式的描写手法,善于变换的描写角度,以景寓情的抒情方式等。一、开篇技巧——无平不陂由标题性质看,《荷塘月色》为写景散文即借景抒情散文。然而在开头时,朱自清并没有急于描写"荷塘"之景,描述"月色"之色,却是先表述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乍看之下,这岂不是跑题?其实不然,这正好是作者创作的高明与独特之处,符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文中的写景艺术更是令人拍案叫绝。文章描写了月下的荷塘如画如歌,荷塘  相似文献   

8.
一《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篇抒情散文。向来脍炙人口,令人爱不释手,不愧是一篇典范性的抒情文章。它的抒情,主要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的,因此,正确分析准确理解文章景中之情,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那么,作者是怎样运用写景来表情的呢?笔者想抓住行文的线索来谈一谈。二本文的行文线索有两条: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就是游踪,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走出家门——漫步路上——荷塘观赏——目击四周——回到家中。另一条暗线是,隐匿于景物文字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发表在1927年7月出版的《小说月报》18卷7期上,署名佩弦,后收在《背景》散文集中。它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它以秀丽、隽永的风格和细腻、委婉的文笔,为人们所喜爱。朱自清先生当时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荷塘月色》所描写的荷塘,原是清华园中一个极其平凡的荷塘,但在作者的笔下,月光中的荷塘却十分清幽、恬静,满贮着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是著名的散文家,《荷塘月色》是其写景抒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现就《荷塘月色》来着重谈谈其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关于对《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的理解,近几年较为统一的说法是,表现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及其希望在自由宁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意境之美、绘画之美、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3.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意境之美、绘画之美、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文中写景抒情,极富诗情画意。其行文平易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它的构思独具匠心,为现代散文中所仅见。  相似文献   

15.
《荷塘月色》是中国近代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所写的现代抒情性散文。的确,若是只看题目的话,很容易想成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但本文以浪漫主义气息的笔法来描绘墨色朦胧中的月下荷塘美景,却旨在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表明心志,寄托着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批判,以及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向往,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16.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著名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正在清华大学任教授。1927年7月,正值反动势力不断加强黑暗统治的时期,作为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朱自清不满当时的社会黑暗,苦闷、徬徨,又不能离开现实,就是在这种苦闷矛盾的心情下,他写下了《荷塘月色》。作品是从他要去观赏满月下的荷塘景色写起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  相似文献   

17.
<正>佩弦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毋庸置疑的脍炙人口的散文,也是中学教材里一篇经久不衰的名篇。但教参及众多解读者对文章情感脉络解读趋于简单化,皆认为是从不宁静到寻求宁静,获得短暂宁静,尔后又回归现实,其间是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笔者认为,作者沿着荷塘获得的喜悦是断断续续的,处于悲愁与喜悦的不断斗争中,悲愁与喜悦也就交替呈现,行文中常见作者努力挣扎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五四”以来的优秀散文,被称为“白话美文”的典范作品。它既是写景的名篇,也是抒情的杰作。读着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呈现在眼前:莲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迷人.象朦胧的梦幻,象缥缈的歌声。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构成了深邃的意境。在那浓烈的诗情画意里,蕴含着作者艺术上的追求与苦心。这平常的虽是“日日走过的荷塘”,在作者笔下却展露了非凡的风姿,然而我们也于这荷香月  相似文献   

19.
《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被称为“美文”的典范作品。作者分析了这一典范作品在艺术方面的独特的美——语言美、技法美、层次美。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曾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朱自清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特别是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一篇篇都脍炙人口,其中《荷塘月色》更是历久传诵,佳话不断,一直是中学语文各种版本教材中的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