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两步计算应用题”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果园里有桃树 78棵、梨树 3 6棵 ,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数少 2 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想 :根据果园里桃树 78棵、梨树 3 6棵这两个条件 ,可以求出什么 ?再怎样求苹果树有多少棵 ?列式 :( 1 ) 78 3 6=1 1 4(棵 )( 2 )。一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努力引导学生掌握综合法解题的思路。每做完一题都要深究“你们怎样想的 ?”当学生流利地说出“我是这样想的 :根据苹果树有 78棵 ,梨树有 3 6棵这两个条件 ,我们可以求出桃树和梨树共有多少棵 ?列式是 :78 3 6=1 1 4(棵 ) ,再由求出的桃树和梨树共有 1 1…  相似文献   

2.
建红 《良师》2003,(21)
有的应用题可以通过转化,利用条件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的解法。例校园里柳树、杨树、桃树共有20棵。柳树和杨树共有15棵,杨树和桃树共有8棵。柳树、杨树、桃树各有多少棵?为使条件和问题一目了然,将上题转化为:柳树+杨树+桃树=20……⑴柳树+杨树=15…………⑵杨树+桃树=8…………⑶解法一:观察⑴式和⑵式可以求出桃树的棵数=20-15=5(棵);结合⑶式可求出杨树棵数=8-5=3(棵);再结合⑵式求出柳树的棵数=15-3=12(棵)。解法二:观察⑴式和⑶式可求出柳树的棵数=20-8=12(棵);结合⑵式可求出杨树的棵数=15-12=3(棵);再结合⑶式求出桃树的棵数=8-3=5(…  相似文献   

3.
在应用题教学中 ,教师应着力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诱发学生的解题思路 ,提高其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如 :学习了“比”的知识后 ,首先教师可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下面一些单项训练 :分数转化为倍和比的训练 ;倍数转化为分数和比的训练 ;比转化为倍数和分数的训练。其次 ,进行倍、比、分等有关知识的联想训练。分数转化为比例1 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 ,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 45。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六年制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110页第5题中第2小题。)分析与解 :这是一道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如果用按比…  相似文献   

4.
例题:果园里有桃树和苹果树共360棵,已知桃树棵数的1/3和苹果树棵数的1/4相等.果园里有桃树、苹果树各多少棵?  相似文献   

5.
<正>一、回顾策略,唤醒经验【教学实践】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从条件或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现在老师给你3个条件,你能想到哪些数量关系?(出示: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桃树每行7棵。)生:桃树的行数+杏树的行数=一共的行数。生:桃树每行的棵数×行数=一共的棵数师:现在老师再给你2个问题,你又能想到哪些数量关系?(出示: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杏树比梨树少多少棵?)  相似文献   

6.
小灵已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这次他又采取“自问自答”的方法阅读课本例题: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2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两种树各有多少棵?小灵想:如果用线段图提示题解,改用数量关系式提示题解,怎样分析呢?把梨树的棵数用字母X表示,数量关系的分析思路图如下:桃树棵数+梨树棵树=120(X)梨树棵数×2=桃树棵数(X)得出方程2X+X=120接着他又给自己提出第二个问题:桃树的棵数也是题目中要解答的问题,为什么不设它为X呢?通过思考以后,小灵找到了答案:桃树的棵数用字母X表示,数量关系的分析思路图如下:桃树棵数+梨树棵数=120(X)梨树棵数×2…  相似文献   

7.
只要你真正下决心,要有多心静就可以做到有多心静。”这是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所追求的心灵上的宁静,他认为“心静地读书一定是一种幸福”,“心静地与孩子们交流一定是一种幸福”。朱老师潜心研究教育教学,他学识渊博,谈吐优雅,见解独特而富有个性。在《与青年教师谈师德》里,他将自己对师德的理解以及对教育的见解徐徐道来。本专辑还编发有朱老师的三篇最新教学案例。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朱老师日臻完美的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精彩的教学过程以及富有前瞻性的教学思想。读过之后,相信会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引导学生在单元主题观照下理解《一棵小桃树》“这一篇”的哲理及哲理的达成,“筑梦—追梦—圆梦”是通常的逻辑,然而“圆梦”之后却未必圆满。无论是文本本身还是课堂教学,《一棵小桃树》及其教学应基于常规思维又有所超越,才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启智增慧。  相似文献   

9.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把2004分解质因数为2004=1×2×2×3×167。()2·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小于90°。()3·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0%,那么桃树棵数与梨树棵数的比是5∶1。()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5·如果a和b是大于0的相邻的自然数,那么a和b一定是互质数。()6·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7·在比例中,若两个外项的乘积为1,那么内项的两个数就互为倒数。()8·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共有六条。()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观察病人一周的体温是否有明显变化,应选用()…  相似文献   

10.
找出“隐蔽条件”(即“中间问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在帮助学生寻求“隐蔽条件”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训练方法:(一)画出线段图,让学生看出“隐蔽条件”例如我们在教学:校园里有21棵桃树,24棵杏树,梨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杏树的棵数的总数多10棵,校园里有多少棵梨树?时,引导学生将题里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同学们经过观察,发现桃树和杏树的总棵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那么它就是“隐蔽条件。”(二)画出思路图,让学生看出“隐蔽条件”例如我们在教学:菜店运来60筐菜,里面有45筐是黄瓜,其余的是茄子。黄瓜比茄子…  相似文献   

11.
[题目]某果园去年种桃树60棵,是梨树的2倍。今年种梨树的棵擞不变,种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今年比去年多种了多少棵桃树?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教学》编辑部举办的“全国小学魅力课堂教学大赛暨名师大课堂教学观摩会”上,我有幸聆听了朱乐平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深为朱老师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所折服,与听课的学生一起享受了一次数学理性思考的盛宴。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第4期《中学数学杂志》刊载了朱有成老师的文章《数轴上找分数1/n对应点的作图法》.朱老师由教材已经解决的问题:在数轴上作像a(1/2)这样的无理数所表示的点,联想到一个新问题:对于像分数1/n(n为整数)这样的数,能否也可以通过作图的方法在数轴上找到它的对应点,并给出了一种有效的作图方法.笔者受朱老师问题的启发,再给出另一种更简洁的作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要正确解答“比多比少”及“倍数关系”应用题,就必须克服“见多就加,见少就减”及见倍数就乘的思维定势。如:果园里有桃数48棵,杏树比桃树少12棵,杏数有多少棵?首先找出相比较的两种数量,并找出“比多”还是“比少”;正确找出大数和小数。最后看问题: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已知大数求小数,用减法计算;已知小数求大数,用加法计算。上题的关键句是:“杏数比桃树少”,即杏树少(小数),桃树多(大数),而且桃树(大数)是已知的数(48棵),否数(小数)是要求的数,求小数就用减法计算。?他探杏树桃树果园里有桃树48棵,比少…  相似文献   

15.
题目:果园里桃树是梨树的3倍,管理人员每天能给25棵桃树和15棵梨树喷洒农药,几天后,当梨树喷完农药时桃树还有160棵没有喷药。果园里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分析与解: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如果我们把梨树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知识》在1991年第9期中发表朱秀明老师所写的《<少年中国说>注视质疑》一文中认为“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之句中乳虎之“乳”为生殖的意思,因而说乳虎为母虎,我认为值得商榷。一、朱老师认为《少年中国说》一文注释是根据现代汉语的意思而解释的,但朱老师忽视了“乳”字古代是多义字,不仅单指生殖而言,还  相似文献   

17.
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第2期程来平老师的《“1/2 3/1=5/2”和“2/1 3/1=6/5”具有同等价值》一文(以下简称“程文”),笔者对“2/1 3/1=2/5”是一种模式的观点表示认同,但对这一模式所表示的数学意义有不同的见解,现阐述如下。“程文”认为,“2/1 1/3=5/2”这种模式只要  相似文献   

18.
听了六年级的一节复习课,其中一道习题的教学,让笔者耳目一新,找到了久违的感觉。现摘录如下,以飨读者。题目:果园里有桃树和杏树36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5/4倍。桃树  相似文献   

19.
[题目]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梨树比桃树多30棵,苹果树的棵数正好是桃树与梨树棵数的和。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一般解法]要求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要先求出苹果  相似文献   

20.
《朱子语类》的“比”字句及其汉语史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朱》的“比”字句,发现“比”能表示“平比”,“较比”、“差比”三种比较关系;与之相应,“比”具有三种词性:等比动词(比1)、一般行为动词(比2)和介词(比3)。同时发现,《朱》的许多“比”字句的结构形式可以用来佐证比2是比1向比3过渡的桥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