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老师:你能给我们讲讲如何解答相差数应用题吗?求知求知同学:在相差数应用题中,一般有大数、小数和相差数。在这三个数量中,如果求大数,用加法计算,如果求小数或相差数则用减法计算。有些同学往往对题中的大数与小数判断不准确,结果导致了解答错误。所以在解题时,要先找出题中体现相差关系的重点句,通过对比分析,来解决判断不准的问题。例⑴鸡比鸭多20只多(大数)少(小数)⑵桃树比梨树少38棵少(小数)多(大数)根据以上图示分析可知,要求鸡的只数或梨树的棵树用加法计算;如果是求鸭的只数或桃树的棵数则用减法计算。…  相似文献   

2.
陈老师: “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实际上是比较两数多少的一组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是已知大数和小数,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或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是已知小数,和大数比小数多的数,求大数;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则是已知大数,和小数比大数少的数,求小数。 人教版教材考虑到学生年龄小,接受困难,把它们分开编排。  相似文献   

3.
找出“隐蔽条件”(即“中间问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在帮助学生寻求“隐蔽条件”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训练方法:(一)画出线段图,让学生看出“隐蔽条件”例如我们在教学:校园里有21棵桃树,24棵杏树,梨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杏树的棵数的总数多10棵,校园里有多少棵梨树?时,引导学生将题里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同学们经过观察,发现桃树和杏树的总棵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那么它就是“隐蔽条件。”(二)画出思路图,让学生看出“隐蔽条件”例如我们在教学:菜店运来60筐菜,里面有45筐是黄瓜,其余的是茄子。黄瓜比茄子…  相似文献   

4.
过去教“比多”“比少”这部分应用题时,讲后给学生总结出两句话。“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让学生记熟背会就放心了。结果呢,不少学生片面理解为:见“多”就用加法见“少”就用减法计算。尤其是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然后再求两个数的“和”的两步应用题时,错误率竟达70%。问题出在那些以间接方式叙述的应用题上。如:(例一)学校养7只黑兔,黑兔比白兔少5只,白兔几  相似文献   

5.
错解诊断3例     
在解应用题时,有的同学犯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毛病,结果解错了题。下面例题中,我们就同学们常犯的错误,进行诊断和治疗。例1学校有篮球12只,比足球少3只,足球有多少只?错解:12-3=9(只),所以有足球9只。诊断:没弄清是足球的只数多,还是篮球的只数多,只是见“少”就用减法。这里见“少”要用加法算。治疗:弄清题中量的关系,先要判断出谁是较多的数(即大数),谁是较少的数(即小数),谁是相差数,根据大小数的关系式:大数=小数+相差数,再确定计算方法。正确解法;因为篮球比足球少3只,所以篮球是小数,足球是大数,相差数是3只。求大数采用小…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第四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在理解计算的算理时,需要将两数相差关系转化为部分数与总数的关系。在转化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假设的思想,即先假设小数与大数同样多,再从与大数同样多的数里去掉比大数少的那一部分,就得所求的小数是多少。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思考问题的现实性强,他们往往不易理解,也不善于假设。这样就  相似文献   

7.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分为正叙和反叙两种类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他们在理解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比正叙的要难,因此,这是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一、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无论是正叙还是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都必须具备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学生在第二册里已弄清了较大数是由与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和比较小数多的部分合起来的,求较大数用加法算。如:“黄花有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红花是较大数,红花有5 3…  相似文献   

8.
在应用题教学中 ,教师应着力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诱发学生的解题思路 ,提高其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如 :学习了“比”的知识后 ,首先教师可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下面一些单项训练 :分数转化为倍和比的训练 ;倍数转化为分数和比的训练 ;比转化为倍数和分数的训练。其次 ,进行倍、比、分等有关知识的联想训练。分数转化为比例1 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 ,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 45。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六年制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110页第5题中第2小题。)分析与解 :这是一道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如果用按比…  相似文献   

9.
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是第四册第一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学生解答时往往把它同正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混淆,一见“多几”就用加法,见“少几”就用减法。为了避免这一点,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数...  相似文献   

10.
“已知几个数的和及这几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称为“和倍”应用题。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透过已知条件的表象,找出可知,即找出几个数的和与份数的和,求出一份是多少。现举例说明 (一)基本问题例1.果园里有两种果树共96棵,苹果树是梨树的5倍。这两种果树各多少棵? 分析:如果把梨树棵数作为标准数1份,苹果树就是5份,那么两种果树一共是(5+1)份,利用公式“总数÷总份数=1份数”就可解题。 (1)梨树多少棵?  相似文献   

11.
“比多(少)”这类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虽然属于简单应用题,但却是基础应用题。特别是在低年级数学应用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复合应用题作好准备。以前,很多教师教这部分应用题时,总是让学生记住“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结果,不少学生见“多”就加,见“少”就减,因而常常出错。主要原因,我  相似文献   

12.
用倍比法求最小公倍数黄忠勇(福建石狮市琼山小学)倍比法是通过视察来求两个或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种迅速、简便方法。具体做法是:先看大数是不是小数(或同时是其余的几个数)的倍数,如果是,则大数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不是就依次考虑大数的2倍、3倍...  相似文献   

13.
同数相加法是指在一年级数学教与学中采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两个加数大于5(或是5),并且两个加数相差不超过2的式题。同数相加法的要点是:“同数相加,多加减去,少加再加。”例如:7+6,计算时用“二七十四”口诀减去1得13。也可用“二六十二”口诀再加1得13。“同数相加法”比“凑十法”缩短了思维过程,节省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利用凑十法思维过程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余数。”看大数干什么呢?就看大数和10差几,在这一步学生心算了第一道题。看大数和10差几后,再把小数分解成见和几,学生又心算了第二道…  相似文献   

14.
杏,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甲骨文中就已有“杏”字。春秋时《管子&;#183;地员》也记载:“五沃之土……其梅其杏。”孔子当年坐在四棵杏树下的坛上弦歌讲学,故“杏坛”成了典故。传说三国时,吴国董奉隐居匡山(今江西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只求愈者为其种杏树几株,数年后蔚然成林,故医家称为“杏林”。  相似文献   

15.
“两步计算应用题”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果园里有桃树 78棵、梨树 3 6棵 ,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数少 2 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想 :根据果园里桃树 78棵、梨树 3 6棵这两个条件 ,可以求出什么 ?再怎样求苹果树有多少棵 ?列式 :( 1 ) 78 3 6=1 1 4(棵 )( 2 )。一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努力引导学生掌握综合法解题的思路。每做完一题都要深究“你们怎样想的 ?”当学生流利地说出“我是这样想的 :根据苹果树有 78棵 ,梨树有 3 6棵这两个条件 ,我们可以求出桃树和梨树共有多少棵 ?列式是 :78 3 6=1 1 4(棵 ) ,再由求出的桃树和梨树共有 1 1…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表)第四册P59例8,练习28中第1—4题。教材简析:反叙的求比一个教多几的数的应用题与正叙的该类应用题问题相同,其中的一个条件和算法也相同,区剐只是反叙的应用题中第二个条件的叙述与正叙的正好相反。反叙的给出大数比小数多几,解题时,学生容易把它同正叙的形式相混淆。一见“多几”就用加法,一见“少几”就用减法。解决该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比多(少)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虽然属于简单应用题,但却是以后学习复合应用题的基础。但不少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常出现一些错误,如片面理解“比多(少)”,尤其是间接叙述的题,更易造成概念不清。数量关系模糊,表现为见“多”就加,见“少”就减,不去具体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掌握概念,明确数量关系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必须让学生掌握“同样多”、“甲比乙多”、“甲比乙少”、“谁多”、“谁少”、“求多”、“求少”等概念。上新课前可先复习一些旧知识,通过复习,找出两…  相似文献   

18.
<正>一、回顾策略,唤醒经验【教学实践】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从条件或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现在老师给你3个条件,你能想到哪些数量关系?(出示: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桃树每行7棵。)生:桃树的行数+杏树的行数=一共的行数。生:桃树每行的棵数×行数=一共的棵数师:现在老师再给你2个问题,你又能想到哪些数量关系?(出示: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杏树比梨树少多少棵?)  相似文献   

19.
<正>在乘法、除法文字题或应用题中,要注意区分“倍数”。【例1】甲数是6,乙数是甲数的5倍。乙数是多少?【分析与解】这道题里,一个数是已知的,“倍数”是已知的(已知“乙数是甲数的5倍”);要求的是另一个数(乙数)。求“乙数是多少”,也就是求“5个6的和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解答为:6×5=30答:乙数是30。  相似文献   

20.
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里,编写了“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一步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是本单元的知识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把它同“正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混淆.有的学生一见“多几”就用加法或见“少几”就用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