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尔沁之舞》是作曲家崔逢春先生根据科尔沁民歌《朱迪娜娜》的曲调改编并加工而成的民乐重奏曲。在蒙古族民间乐曲中使用蒙古族传统乐器及其他乐器来演绎,既保留了此乐曲中的民族特色,也饱含着快乐愉悦、热爱生活的心情。本文将通过对此合奏曲的分析与鉴赏,来论述蒙古族民间传统音乐曲调的传承情况与变迁。  相似文献   

2.
《乐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较为完整的音乐类书籍,书中记载了乐器词共19个,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先秦时期的乐器及音乐状况。《乐记》中的乐器词,按制作材料划分,有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记》中乐器词的相关记载,反映出先秦时期音乐在祭祀、舞蹈、宴客等场合的广泛应用,也反映出音乐的等级区分、音乐的德化功能以及儒家推崇古乐、和乐,反对新乐、侈乐的音乐观点。  相似文献   

3.
《闪光少女》由王冉导演,徐璐、彭昱畅、刘泳希、鲁照华等主演。电影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民乐乐器扬琴和西洋乐器钢琴。以前,通常弹钢琴的瞧不起敲扬琴的。剧中人物玩西洋乐器的王文说:“扬琴不算乐器,不能上台表演。”玩民乐的陈惊说:“凭什么,扬琴可是民族乐器中的大型乐器,是敲击乐。如果这点都不懂,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音乐家。”  相似文献   

4.
新民乐是有别于传统民乐的一种新兴的音乐表现形式。以新民乐作品《琵琶语》为例,从音色、技巧、风格和表现形式四个方面来看,新民乐对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是传统的内核,时尚的外形。  相似文献   

5.
民族乐器是我国几千年来的音乐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文艺瑰宝.近几年,随着现代音乐文化的快速发展,现代音乐及西方乐器的纷纷涌入,导致大部分音乐人对民族乐器运用较少,学习不多,这样一来传统的民族乐器可能要受到传承不佳的影响.本文针对传承民乐的重要性,及如何所民乐与当代音乐的结合融合进行了细致阐述,供相关音乐制作人员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民乐是有别于传统民乐的一种新兴的音乐表现形式。以新民乐作品《琵琶语》为例,从音色、技巧、风格和表现形式四个方面来看,新民乐对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是传统的内核,时尚的外形。  相似文献   

7.
以传统版和现代版的《黄河船夫曲》为案例,以音乐的存在是形态、意识、行为结合的完整存在为理论支点,探讨新民乐的音乐存在方式及其与传统民乐的根本差别。  相似文献   

8.
音乐和舞蹈是两种不可分割的艺术,中国民乐在中国古典舞的意蕴呈现中具有重要作用。扬琴是民族乐队中伴奏功能比较全面的乐器,分析它在古典舞的节奏、旋律、韵律等方面的功能和运用模式能更好的促进民乐伴奏与中国古典舞的融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器乐进课堂"是音乐教育界一直在谈论的话题,尤其是《音乐课程标准》把演奏教学正式纳入基础教育的音乐课程以来,如何组织有效的器乐课堂更是引起音乐教师们的热议。课堂乐器是指进入音乐课堂的口琴、竖笛、口风琴等适合课堂集体演奏学习的相对简易的乐器课堂乐器虽小但是它却具有三重属性,准确理解并把握这三重属性,是有效开展课堂乐器演奏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黄少姜 《师道》2006,(1):26-26
潮州音乐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潮州音乐是潮州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唐宋时期,历经明清时期的继承和演变,到解放后蓬勃发展,并形成了典雅、古朴、清新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潮州音乐品种多,主要包括锣鼓乐、弦诗乐、庙堂音乐和细乐等。各个音乐品种在乐器组合及演奏形式、演奏风格上各不相同。锣鼓乐多是高亢、激昂、雄伟、粗犷,弦诗乐、细乐则是绮丽、典雅、清新、悠扬。潮州音乐内容丰富,保留下来的曲目有上千首之多。《抛网捕鱼》《双咬鹅》《掷钗》《昭君怨》《柳青娘》《粉红莲》《浪…  相似文献   

11.
正唐代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昌盛的一个时期,不仅体现在国力与经济之上,还体现在文化的相互交融上。音乐艺术在总体上呈现出兼容并包、异彩纷呈的局面,尤其是本民族传统乐器与外来异域音乐经过初期的磨合,慢慢也达到了令当时大多数人为此感到新鲜进而沉迷的效果。而古琴作为传统音乐的典范,古朴浑厚的声音与时下流行的歌舞之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然而然地也成为了少部分文人雅士的爱好。唐代我们所熟知且盛行的琴曲有:《大胡笳》、《小胡笳》、  相似文献   

12.
天籁     
在各类中西乐器中,我喜欢民族乐器。其中原因除了对“高山流水”那个美丽传说的神往,还在于它采自天然的材料。我一直以为,只有原本天然的材料才能发出浑然天成的声音。西洋的铜管乐的确有着民乐无法比拟的恢弘气势,但那人工营造的痕迹多少让它显得有些虚张声势。走进心灵的音乐其实是不需要强悍的外力来压迫的。民乐的极品是独奏,悠悠的,如仙音下凡。清越的竹笛是明媚的春光,奔放的二胡是炽热的夏天,幽怨的洞箫是落寞的秋日,孤傲的板胡是凛冽的冬季。小时候听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的音乐,那庞大的管弦乐队的演奏连同那些炫目的乐器大都淡…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乐器的发展○刘凤云○中国音乐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个时代的乐器(也是最古老的乐器)大概就是石头。《尚书》中讲,先民“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指的就是远古时期人们敲击石头化装成各种野兽的形象在跳舞。此处的石头有的也作石磬。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史前有代表性的乐器如骨笛、埙和磬等的梳理比照,判定音乐自然观产生的上限时间大约是在新石器时代,下限在殷商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各民族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亦是如此,特别是在隋唐这一举足轻重的历史时期。唐代在各方面都是兼容并蓄的,在音乐上,唐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其他各民族的歌舞音乐,并与本土音乐融合,出现了许多新型音乐,使我国的歌舞音乐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另外大量西域乐器的涌入,使中国乐器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西域调式进入中原,给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调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并为后世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器乐被列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教学,是从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初审稿)开始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器乐教学常常被忽视.从1993年秋季起,全国将开始使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和与之配套的《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科书》,正式明确了器乐教学的要求,并规定了乐器种类、起始年级、课时比例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这里通过对魏晋时期乐论、音乐学作品及相关史料的解读与分析,阐述了音乐对学发展的影响。魏晋时期音乐与学的交互影响,不仅共同规约了时代审美风尚,同时还影响了学理论和诗风格的转变。对学而言.此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乐器和音乐进入当时人们的审美视野,成为学创作的题材。同时,受音乐的启发.诗创作的情感风格也由“雅”、“正”转而为“悲”、“艳”。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中国的音乐文化更是深受中外友人的喜爱。二胡是民族乐器弓弦类乐器中使用最普遍,又是最具有中国民乐气质和特点的乐器。推广二胡教育是普及民族音乐的必然途径之一,是继承民族遗产的重要体现,更是我们这些音乐教育者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器乐是音乐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教学工具。器乐教学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之一,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手段。当21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后,电脑、多媒体、音响设备,大有取代乐器,充当教具主角的势头。那么,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音乐教师将如何发挥乐器这一传统教学工具的长处,有效突出乐器的特点,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在一起呢?笔者本文阐述了乐器的优势以及乐器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们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对优美动听的音乐尤其是乐器,有着天生的兴趣感.乐器种类丰富多样,形态各异,分吹、拉、弹、打四大类.吹管乐器声音高亢、嘹亮,拉弦乐器声音委婉、悠长,弹拨乐器声音清脆、秀丽,打击乐器声音响亮、热闹.那么如何让民乐激活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