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母亲培育我成长》教学建议□郑明英一、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懂得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师,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教育学生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二、教学要点1.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2.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三、教材分...  相似文献   

2.
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练习写话题为“关爱”的作文。在全班五十个学生的作文中,有三分之二的作文都是写自己是独生子女,回家后得到父母怎样的怜爱,遇到难题后父母又是怎样急着给自己解答等等。从形式和结构上看纯属一类。在他们的眼里,除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外,就再也难以看到其他的“爱”了。  相似文献   

3.
回想自己做学生时,任父母、老师讲了一大堆的道理,却总是我行我素;而今自己在教育学生时,即使说得口干舌燥,竭尽全力想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应该怎么做,却总是收效甚微。真真应了爱迪生的那句名言:“任你喊得声嘶力竭,我却听不到。”从一名接受父母、老师谆谆教导的学生成为一名苦口婆心教育学生的教师,我深刻地情得:简单的说教虽能进入耳朵,却不能触动心灵,  相似文献   

4.
“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第二节内容。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内容做了一定的处理,强调学生的参与活动,促进自主学习,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去实践,去创造;通过探究活动建构“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的核心概念,为以后学习“动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怎样在观察性实验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学习?怎样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促进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建立“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从很小的时候起,家庭的贫困和父母的忽视,就造就了我习惯于以自己顽强的努力争取自己未来命运的个性。我一直都是父母和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虽然我的天资不是特别聪颖.但是勤奋和韧性帮了我,我就像一头倔强的小牛儿辛勤地耕耘在那片惟一的、别无出路的、贫瘠的土地上。读完了初中,我终于以最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在理念上一直强调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知识和发展。但事实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把持着课堂,忽略了学生的有情感、有需求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应遵循“主体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钟樱 《四川教育》2003,(10):43-43
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国家、大自然施恩于我,我应该时刻想到报答。防止“小我”的无限膨胀,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以人为本”与“育人为本”的关系,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这应该是小学阶段教育与《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恰当链接,也是我校开展“谢恩日”活动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线心声     
《广西教育》2013,(28):66-66
在翻看一沓对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时。我发现了一份特别的卷子,其中有几道题是这样答的:你觉得自己在班上是个怎样的学生?她选“不受欢迎的”;你觉得自己在家里是个怎样的孩子?她选“是个多余的孩子”。回答问卷的是我班一位叫小雪的女孩,她成绩平平.缺少父母关爱,在班上与同学关系不融洽。我想,应该让她体会到温暖和关爱。  相似文献   

9.
主体参与的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就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表现行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教学理念与具体策略为:活动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逻辑起点;自由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最佳状态;民主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保证。为此,语文教师应做到真正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主体地位,把自己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的权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必要的社会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激励教育对促进学生潜能开发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石生 《科学教育》2004,10(4):54-55
我在长期的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发现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总是参差不齐,在某次大考结束后,我曾经对全班学生作了一项调查:“你对自己各门学科的考试成绩是否满意?”90%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你认为自己的考试成绩是否到位”,全班学生都表示没有到位;“你认为自己应该在怎样的成绩水准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语实践的过程,成为学生阅读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活动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反复练习运用语言,逐渐形成技能、习得语知识,掌握语规律;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往,进行口语交流,培养听说能力;让学生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字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得到语言的积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了两个中心问题贯穿始终。(1,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有哪些方面,导致了怎样严重的后果?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并在“放”字上做章。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有青十几年教龄的 教师,也是一个7岁男孩的母亲, 自认为对教育比一般父母知道得 更多一些。父母们也经常向我取 经、求助。我经常能口若悬河地讲 一番教育理论,让父母们赞叹不 已。平日,对那些问题学生,我也 能耐心说服教育,对症下药,做好 思想转变工作。十几年来,我受到 了学生和学生父母的称赞。可以 肯定地说,我是一个称职的教师。 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在儿子 眼里、心里,我却是不称职。 儿子和其他男孩一样,淘气, 顽皮,脑子反应快,但却从不把学 习放在心上;加上经常“犯错误”。 又摊上我这么个暴脾气的妈;平…  相似文献   

13.
一、“学科教学活动化”的提出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幅横标:“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它深刻地概括了西方的教学思想,这种“开放式”、“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提倡“活动课”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直接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强调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参与中、在能动活动中,自己探索知识、交流体验和进行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培养。素质教育的特点、原则、方法综合为人的发展应该是这样一条途径:从个性发展出发→形成探讨兴趣→自主参与→问题解决→发…  相似文献   

14.
霍老师在6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她以自己真诚而执着的爱,书写出了八个大字——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激励每个学生求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期待着每一个学生成功,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本学期,我在转变后进学生的工作中,成功实践了这“八字方针”,取得了较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班会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学校德育的一种组织形式。21世纪要求学校培育的人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坚决杜绝现有班会中出现的“教师导,学生演;教师训,学生听;会议多,活动少”的现象。为此,着眼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我在班会活动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一、自主选择,主动参与。班会是全班学生参加的会议或活动,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有效形式。因此,班会应让学生自主选题、内容和形式等,才能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开学初,应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提出的任务与措施,班主任在班级中应要求全体学生为安排好全期的班会献…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师已经习惯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怎样教、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营造者。于是乎,有的惶惑不解:翻开教材,往日熟悉的“面孔”不见了,咋变成了有趣的“娃娃”书?自己以前编写教案的本领似乎被大打折扣,经验也猝然变得苍白起来;有的顿生疑云:作业如何设计?学生自立了,可纪律却难以维持;教学是开放的,讲究生成与探究。注重合作与个性,可考试怎么应付?这实质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学校,但个别学生受学校内外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比吃比穿、比文具比花钱,甚至对父母的辛苦付出觉得心安理得,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没有丝毫愧疚之情。针对这种情况,结合生命教育中“学会感恩”的专题,我就抓住契机设计了这次“理解父母,回报父母”的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标 :通过学生对父母的采访 ,体验父母养大自己的辛劳 ,再以本班同学的典型例子为榜样 ,教育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一个孝敬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并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行为。活动形式 :通过画一画、唱一唱、访一访、演一演等形式 ,激发学生爱爸爸、爱妈妈的情感 ,丰富内容 ,突出主题。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同学们 ,我们这节班会课讨论的主题是《我们爱爸爸妈妈》 ,课前我已经布置大家认真观察爸爸妈妈的一天生活 ,并且要求大家当一回小记者 ,采访你们的爸爸妈妈 ,看你们是怎样从“小不点”长到这么大的。现在 ,大家一定都想来夸夸…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北京三所不同类型小学中的248名四年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内容、认知、形式、效果、评价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三所小学四年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整体参与状况良好;2.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态度在性别和父母是否党员上没有差异;3.不同类型的学校在爱国主义活动的教育效果和评价方面有差...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中,细节往往是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愈是生动新颖的细节,愈让读者过目不忘。教育过程中也有许多有待开掘的细节,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次低头,甚至是一件饰品,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精彩的细节。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发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在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一次,学校结合母亲节和父亲节实施感恩教育。我把教育活动分成“感受父母之恩”、“感谢父母之恩”两个阶段。在“感受”教育中,我引导学生回忆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在对自己的学业辅导上给自己留下的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