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外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1 开展课外采集、制作标本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自然教材中,有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内容.还有动物、昆虫等内容.然而对这些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到的只是研究对象的基本轮廓,掌握到的只是所学知识的基本概念.要获得真知还得通过学生亲自演练琢磨.所以我们把这些活动延伸到课外,使他们思维不受局限,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我在上<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时,举行一次制作叶的标本的竞赛.我把学生带到一座小山上,那里植物种类繁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采集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他们用采集到的叶片制作出形状各异的标本,有小鱼、有大树、有房子、太阳、月亮…….这些树叶标本创意新,有童趣,看着那一幅幅作品,让你感觉到那不是标本,而是小画家作出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通过课外采集制作标本活动,我们看到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科书(一册)美术教科书(三册)分别设有叶画课,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叶的外形特征基础上,以制作活动为主的实践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拼贴技能和想象能力,并进行审美教育。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制作一幅叶画作品大致可分三步:①采集各类植物叶。要选外形完整、干净,颜色较好的,在书本中压干、压平;还需准备好纸  相似文献   

3.
用实践性开放题,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对这些知识理解就特别深。如轴对称图形这堂课结束前,我拿出自己课前制作的轴对称图形作品,让学生观赏,并请学生课后每人制作一幅轴对称图形作品。第二天进行了展评,把各种图形布置到教室墙壁上。这次作业同学们都完成得非常认真,制作的图形五彩缤纷,千姿百态。这类贴近生活的作业,改变了以往从课本到作业的传统作业模式,开放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积极主动地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创造性。  用综合性开放题,…  相似文献   

4.
叶形造型     
叶着生在枝上,展示于空中,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在开展课外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搜集各种各样的叶,并将叶形不同的叶装贴成富有艺术性的不同造型。采集和制作过程如下: 一、采集根据所需造型,有目的地采集各种叶。采集时间,一年四季皆可,但以叶完好、嫩老适当为宜。把采集到的叶记上叶名,暂时放在所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融合,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需要。1.课前提出预习任务,让学生动手制作相关学具,有效地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如《热空气》一课,课前要求学生制作纸蛇、纸伞,削好铅笔,准备蜡烛、火柴等,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就有一种期待的愉快。教《各种各样的叶》之前,让学生到大自然中采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完整的叶,无疑能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感,诱发其无穷的兴致。2.课中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地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知识,解决疑问。…  相似文献   

6.
快速制作腊叶标本保康县过渡湾镇中学余勇(441605)在生物课教学中常常要用到腊叶标本,现在介绍一种快速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采集来的标本根据不同要求修剪成合适的标本后,用于毛笔刷去植株上的泥和垃圾,然后铺十几张吸水纸,将标本放上,h面盖三、四张吸水纸...  相似文献   

7.
制作植物的腊叶标本是初中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课外活动。但按传统的方法从采集到制作成功至少需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常常会使学生丧失原有的激情。为使学生能在热情高涨时尽快见到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笔者对课本上介绍的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进行了改进,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在上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叶》一课时,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次有趣的制作叶脉书签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叶画的制作     
把各种植物的叶子收集起来,可制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叶画。叶画的制作取材容易,制作饶有情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一幅好的叶画作品既可作为艺术作品用于展览,又可作为装饰画用于布置家庭居室,令观者赏心悦目。在小学《自然》和中师《生物学》教材中都要求学生要学会制作。  相似文献   

10.
一粒粒红、白、黑眉豆嵌在铝合金框内,成了一只威猛的《虎》;大头针与白色、绿色丝线巧妙组合,成为一幅妙趣横生的《春燕戏水图》;212寝室的女生们,在浅淡色的盆上用三支水葱一片苏铁叶,轻描淡写地勾勒出椰树的风姿,四朵柠黄夹竹桃,点缀叶下,在葱茏的基调中突出了阳光的色彩,再随意衬上几只海贝和鹅卵石,便成了富有生气的《碧海椰风》,真令人神思遐想……走进河南省南阳第四师范学校的学生寝室,室内一件件构思奇特、匠心独具、制作精美的手工制作,与四壁的风景、名人字画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使人有美不胜收之感。  相似文献   

11.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实验小学,座落在奔腾不息的红水河河畔,校园景色宜人,四季如春。绿树掩映、鲜花吐艳的校园内学生制作的黑板报上,一首首小诗清丽脱俗,一篇篇文章感人至深;长廊布画,一个个大字或苍劲或飘逸,一幅幅彩画美丽迷人。嘹亮的歌声不时回荡在校园的上空,这是孩子们在唱新编的校歌——《我们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12.
一、课前充分研究地图
  备课组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各自准备地图,每周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一起精心探讨,先确定每一知识点要利用哪幅图(如适当增删教材中的地图,必要时可将几幅不同主题地图叠加一起制作出所需地图),如何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然后制作出以地图为主导的课件,尽可能把每节课的知识点在地图上展现。选择合适的地图也是备课关键,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如讲授经纬线等知识时,使用地球仪和经纬仪等,可化抽象为形象;讲授我国省级政区时,使用拼图游戏,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讲授世界气候类型时,展示学生自制气候模型,可让学生体会制作地图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植物学课本“观察叶的结构”这一实验中,要求学生用徒手切片法取得叶横切面。但是,在实践中,学生徒手切片的能力较差,自制的装片大都看不清叶内层次,只有借助于现成的永久性切片才能达到实验目的,现介绍一种制作装片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如下: 1.在实验前1—3小时(视阳光、气温、湿度不同而定),将蚕豆枝叶(或其他双子叶植物的枝叶)插入盛有50%的红墨水瓶中,待叶片上的叶脉微红时,摘取叶片。2.取一张蚕豆叶平展在载玻片上。  相似文献   

14.
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有的人往往将制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同起来,以为让学生从“无”到“有”地画出一幅画或做一件雕塑就是培养创造能力。而我却认为制作能力是不能与创造能力划上等号的。要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展,除了一如既往地培养他们的制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一、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创造美。要使美的欣赏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从而引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形成判断力,发展成为创造表现力。如教学《鲜花的世界》这一课,书中怒放的大丽菊、华贵高雅的牡丹花等,能给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感…  相似文献   

15.
《制作叶的标本》(第五课)是整个自然教材中首次出现的技能训练课课型.这一课通过训练学生自己动手采集和制作植物叶的压制标本.初步培养学生制作标本的兴趣和技能,掌握制作的程序.同时还通过制作活动,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当地植物,以及这些植物的叶形.其中制作叶的压制标本  相似文献   

16.
学生经常观察细胞的图像作为理论知识是难以形象化的,在一个和学生互动的课堂上,学生将通过设计和制作自己理解的细胞模型的过程,不仅能够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而且使他们能够在一起掌握更高的知识内容。课堂上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创造性地设计制作细胞模型的思路,并且可以在视觉上区别出不同的细胞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制作叶的标本”教案设计宜昌县艾家镇刘家小学胡军(443122)教学目的和要求训!练儿童自己动手采集和制作叶的压制标本,初步培养儿童制作植物标本的兴趣和技能,同时也促使他们借此多多认识当地的植物。教学重点制作一份完整的叶标本。教学难点“上白纸”的方位...  相似文献   

18.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多幅图的看图学文。指导学生看图,既要看出画面内容间的联系,又要从对照比较中,看出画面内容的变化,从中体会事情的发展变化。初步看图,让学生找出五幅图所画的内容。请学生想一想:五幅图上都画了什么?这五幅图都是讲的谁的事?使学生体会到五幅图都是讲的小猴子的事。再让学生对照比较画面上不同的是什么,从而体会到小猴子到的地方不同,干的事也不同。然后找一找哪些画面上有共同的东西,体会五幅画面是怎样一幅一幅连接起来的。一二幅上都有玉米,说明猴子是从玉米地来到桃树下,扔了玉米摘桃  相似文献   

19.
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外活动 ,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 ,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1 开展课外采集、制作标本活动 ,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自然教材中 ,有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内容。还有动物、昆虫等内容。然而对这些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到的只是研究对象的基本轮廓 ,掌握到的只是所学知识的基本概念。要获得真知还得通过学生亲自演练琢磨。所以我们把这些活动延伸到课外 ,使他们思维不受局限 ,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我在上《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时 ,举行一次制作叶的标本的竞赛。…  相似文献   

20.
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化学》是一门化学、化工、制药、医学基础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目前我们已将200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生正在使用的供中药、药学、制药专业的基础课本《有机化学》制作成为72学时的教学课件,制作图片近1500幅,将所有的图片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动态的反应理论制作成为Flash动画片展示,经过试用,教学效果很好,受到学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