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有人称赞我备课认真时,我总会想起毕淑敏的作品《谁是你的重要他人》,因为我知道一个老师随时会成为孩子们心理和人格形成过程中,起巨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他人。为了不让自己像一道符咒潜藏在童真的记忆里,我惟有选择认真。其实,对于我们而言,学生又何尝不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呢?思想指导行为,只要我们认同这一点,改革的矛头就不会指向对于教师而言如同吃饭喝水一样平常的工作之一——备课。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句口号,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振聋发聩,尤其在当时;作为一篇文章,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恰恰在说“我并不重要”,尤其在今天。  相似文献   

3.
[认识自我短文精品] “我”,一个独立的人。在家庭、班级、社会里,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很重要”呢?请听作家毕淑敏说——我很重要毕淑敏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  相似文献   

4.
花季雨季     
月怜同学: 你好!你说你是受了毕淑敏写的《三百万亿分之一的概率》这篇文章的影响,才陷人了后面一系列的思考。其实,你的思考和毕淑敏的文章关系不大,因为有很多契机会引发你这样的思考。你思考的是人类很重要的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孩子天天感受着“人人爱我”的滋味,却缺少“我爱他人”的体验。 其实孩子的心里都是有爱的,只是需要我们去引导,去激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每月作文题     
《语文教学之友》2014,(11):F0004-F000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句曾经广为流传的名言:“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们’,最不重要的一个词是‘我’”。然而当代作家毕淑敏却说:“我很重要”。对于“我”和“我们”,人们着眼点不同,因而强调的对象也就不同。“我”和“我们”,孰轻孰重?这自然会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沉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小江的故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我看是班主任的御人之道,这里的“御人”是制驭他人、驾驭他人之意。《汉书·张汤传》:“禹志在奉公孤立,而汤舞知以御人。”颜师古注:“舞弄其智,制御它人。”黄老师“御”小江却有“三失”。  相似文献   

8.
黄永祥 《河南教育》2004,(10):44-44
参加工作十余年,先后拿过不少“第一”,有自己的,也有学生的。我把这些“第一”看成是他人对自己辛勤付出的一种认可,我曾为这些“第一”高兴过、激动过,甚至暗自得意过。然而,这次赛操的“第一”却让我后悔莫及!  相似文献   

9.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如果每次读出的都是同一体会,那么这样的文章何需读“百遍”呢?我觉得,好的文章应该正如作家毕淑敏所说的“常读常新”。这里我想窜改一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变为“一千次阅读,就有一千个人鱼公主”。因为好的作品会使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产生不同的感觉。当然,这样的阅读,需要一个人有持久的兴趣,有独到的眼光,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这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毕淑敏对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从大约8岁的时候读起,然后是18岁、…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官”不大,却责任重大,学生的大事小事都得管。回顾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感受最深的便是“职业爱好与共情能力”“保持童心与充满爱心”“责任意识与进取精神”这三对关键词。我以为,这是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1.
那年仲夏的一个中午,已考完毕业试的成珍浑身汗湿的跑来,把借去的《平凡的世界》还我,又要另借其它的。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毕淑敏文集》递给她,她接过,却不满足,还眼馋地望着我的满架子书,笑嘻嘻地说:“再多借几本。”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高考过后,我即时对全国高考作文作了一个评述《高考作文应指向考生的心灵》,阐释了我的“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高考作文观。检视2007年高考作文,恰如毕淑敏在央视“连线”所说,今年高考作文,除却人人所言异彩纷呈以外,更有“八面来风”之感。援旧例,一如去年我对全国高考作文的评述,  相似文献   

13.
热题在线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我很重要》中说:“对于父母来说,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是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和天赋。也正因为世界上有无数个独一无二的“我”。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相似文献   

14.
陈晚林 《江苏教育》2007,(11):46-46
读着案例,我想起了作家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我很重要。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我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毕淑敏用小说诠释自己对爱的理解。她教给人们如何保持纯真的友谊和爱情,如何热爱他人和事业,如何为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睦的家庭,幸福的婚姻,使毕淑敏心中充满爱。“文革”期间在阿里当兵的经历,使她和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没有留下太多的“文革”伤痕。毕淑敏以强烈的责任感关注着社会人生,以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独特的写作方式,使她的小说成为文学界真善美的和谐因子。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高考过后,我即时对全国高考作文作了一个评述,《高考作文应指向考生的心灵》,阐释了我的高考作文也应该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观。检视2007年高考作文。恰如毕淑敏在央视“连线”所说.2007年高考作文。除却人人所言异彩纷呈以外,更有“八面来风”之感。援旧例。一如去年我对全国高考作文的评述.对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这里也同样来一个有分有合的评点。仍然分“简说”与“评述”两部分,  相似文献   

17.
毕淑敏在《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中说:8岁的时候“我”绞尽脑汁要把结尾改得皆大欢喜,18岁的时候“我”从中读到了爱情,28岁的时候“我”开始担心人鱼公主的家人,38岁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它的写作技巧。48岁的时候“我”认为人鱼公主是在严竣的考验中锻造高贵的灵魂……同一本书籍,同一位读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却收获了不同的认识和体会,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8.
水塔和水井     
水塔骄傲地对一口水井说:“你有水,我也有水。不过,我的地位要比你高得多。” 水井毫不示弱地说:“你虽然高高在上,却要依赖他人。离开他人的帮助,你马上就会枯竭的。而我靠的是自己。”水塔耷拉着脑袋,再也无话可说了。 水塔耷拉着脑袋,再也无话可说了。  相似文献   

19.
牵挂     
似乎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牵挂”,字典上面的解释很简单:“牵挂”就是“挂念”的意思。可我仍有些迷惑,总觉得它有一种令人琢磨不透的深层含义。小时候的我,不懂得牵挂别人,却常是被人牵挂的。我觉得我很幸运,因为常听别人说:“牵挂他人是一种煎熬,而被他人牵挂,  相似文献   

20.
幸福     
毕淑敏说:“人们常常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去很远时,才捡起地上的金鬃毛:原来我见过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