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连接单句成分的关联词语,近几年来已为语法学界所论析的,计有:“无论……都”“凡是……就”“只有……才”、“即使(就是)……也(都、还)”、“甚至……都(也)”、“除非……才”等六组,现在我又发现四组,还没有人拈出来论列过.试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在《从“只有……才……”说起》一文中刍议了“只有一个主语部分和一个谓语部分的句子,无论其形式如何,都是单句”的拙见,印证了《现代汉语》“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不一定就是复句”的高见。名不正则言不顺,要确立含关联副词的单句,就很有必要为单句中的关联副词正名。笔者认为:单句中的关联副词应归于定语或状语。  相似文献   

3.
、1.单句。单句。2.复句。5一单句。3.复句。6.复句。二、1.不仅……也。3.虽然……可是。2.如果……就。工.但……。然价 “一况且。然而……。而且……不 但……因为。 三、(略) 四、前句为选择复句,后句为并列复句。“不是……就是”提出“他不会写”和 “他不愿写”这两种情况供选徉,‘臼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定的,属选择复句。“不是……而是”,否定一面,肯定一面,意思是肯定的,明确的,属并列复句。 (递刀上) 五、1.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 (转折)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 (少仁列)(假;‘之) …  相似文献   

4.
句子有单名和复句两种。单句和复句的主要区别是:单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复句则有互不作句子成份的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成分。有些同学往往分不清单句和复句,认为句子中没有标点的是单句,有标点的是复句,这种区别方法是不科学的。比如,“一见困难他就害怕”句中虽然没有标点,但它是一个紧缩复句。是由“只要一见困难,他就害怕”紧缩而成的复句。“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的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选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句子虽然很长,中间也有标点,但它是单句,因为只有一套句子成分,“认为”后面的句子都是“认为”的宾语。 那么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呢?下面介绍几种分  相似文献   

5.
试谈关联词语“连……也/都……”的功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也/都……”的功用主要是连接单句内部的两个成分。承上的“也/都”位置只固定在谓语之前,启下的“连”,位置比较灵活,既可以在主语之前,也可以在宾语、状语和谓语之前和谓语连接。“连”在哪个成分之前就强调那个成分。“……也/都……”与“连……也/都……”除在连接谓谓时用法有些不同外,连接其他成分时用法相同,只是后者比前者表示的意义更为强烈,有极尽之意。这种关联词语的主要功用是: (一)连接前置宾语和谓语(1)不过只要你到了那边好好地服侍冯老太爷,日子也并不怎么难过,倒强似嫁一个贫家男人,连衣服也顾不周到。(巴金《家》) (2)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着宰割和灭亡。(鲁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二)连接主语和谓语  相似文献   

6.
只要有主语和谓语就可以构成一个单句。例如:(1)问题解决了。(2)他讲了一个故事。(1)、(2)都是句子。(1)中的“问题”是主语,“解决”是谓语,这是个主谓句。(2)中的“他”是主语,“讲了一个故事”是谓语部分,其中“讲”是动词充当的谓语,“故事”是“讲”的连带成分宾语,这是个主谓宾句。这两个句子的结构都比较简单,如果把它的成分扩展一下,那就变成了结构复杂的单句。看吧:  相似文献   

7.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出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祝福》中的这句话,课本编者将其编入课后练习的“分析多重复句”一题中,教参编者明确指出其层次是“(……的事)‖(却……起来)|(所以……)”。其实,这句话是简单复句,不是多重复句,因为“我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是单句;将其颠倒过来,适当增减词语,这个单句可以变成:  相似文献   

8.
区别单句复句的方法有很多,大至有五种,其中以句中有关联词来判断复句是其中之一。那么,凡是有关联词的句子就是复句吗?请看下面例句:(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以上两个句子都有关联词“只有……才”,但是例(1)是单句,例(2)就是复句。因此,凡是有关联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复  相似文献   

9.
汉语单句复句的区分问题,语言学界历来存在着分歧,它一直是语法教学的难题之一。一九五七年,《中国语文》曾开展过讨论,大家提出了一些区分标准,分析了一些特殊句型,最后也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没有解决问题。可见给单句复句划界的确是“叫人挠头的问题”(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我们认为,无论从理论上或者实践上说,都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也者”式与“者也”式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形式,但二者用法差异很大。弄清它们的用法,对阅读古书,准确理解文意,不无裨益。 一、“也者” 在“也者”式中,“也”与“者”均为语气词,属语气词的连用。我们知道,作为语气词,“也”字用于单句或复句的内部,表“顿宕”语气;“者”字用于单句或复句的内部,表“提顿”语气。二者连用,以加强“提顿”语气。  相似文献   

11.
词组浅析     
在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英语课本里出现了这么几组词 :all、both、either、either…or…、neither、neither…nor… .分析起来耐人寻味 ,深受启发。现剖析如下 :一、“all”是指三者 (含三者 )以上的人或事物 ;“both”是指两者的人或事物 ,其意思为“两个都”) ;“either”是用于否定句中 ,意为“也 (不 )” ;“either…or…”是一个连词词组 ,表示两者中必选其一 ,意为“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等之义 ;“neither”意为“两者都不” ;“neither…nor…”表示两者之中“这个 (些…… )既不……那个 (些…… )也…  相似文献   

12.
这不是复句     
“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初中语文课本视此句为并列复句,笔者以为欠妥。这是一个单句,一个较复杂的动词谓语句。“区分单句和复句,涉及三个因素:(1)只有一个主谓结构,还是有几个主谓结构?(2)中间有没有关联词语?(3)中间有没有停顿?”(商务印书馆《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单句不管简单还是复杂,只能有一个主谓结构,即只有一个主语、一个谓语,在意义上只表达一层意思。上面的例句较为复杂,“遇到很复杂的句子,先把它的主干找出来,对于理解全句的意思有帮助。”(《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把例句逐层压缩,不难看出,其主干是“我觉得”。谓语的中心语“觉得”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相似文献   

13.
我们班有一位这样的男生。无论干什么事,他总是觉得自己正确,女生都不如他。“你不行!”“就你那样还……”“你算得了什么呀……”这些话全是从他口中说出的。 一天,第一节上数学课,老师让我们做考  相似文献   

14.
提防误译     
1.You can蒺t be too careful. [误]你不能太细心。[正]你越细心越好。[析]can蒺t …too…表示“无论怎么……也不过分,越……越好”,又如:You can蒺t praise him too highly.你无论怎样称赞他都不过分。2.The box is too light to carry. [误]这箱子太轻而不好搬。[正]这箱子搬起来很轻。[析]汉语中的“太”往往作“非常”解,可用于积极意义,也可用于消极意义;而英语中的too一般只用于消极意义,表“过分”“过犹不及”。汉语中的“太好了”不能译作英语too good。因此,“too…to…”结构表示“太……而不……”时,too所修饰的形…  相似文献   

15.
一、谓语是表示感知动词、说明性动词和判断动词“是”的是单句。谓语是看见、知道、感到、得到、认为、了解、希望、觉得、说明、证明、表明等感知动词、说明性动词充当的,这个句子就是单句,并且这种单句的宾语常带单句或复句形式作宾语,在这种情形下,切不可认为此句是复句。例1:我知道他又尖又猾,心狠手辣。这个句子是单句。主语“我”,谓语“知道”,是一个感知动词,宾语“他又尖又猾,心狠手辣”,而这个  相似文献   

16.
练习六一、1.(单句) 2.(复句) 3.(单句) 4.(复句) 5.(复句) 6.(复句) 7.(单句) 8.(单句)。二、1.“只要”(条件复句) 2.“可是”(转折复句) 3.“由于”(因果复句) 4.(承接复句)5.“却”(转折复句) 6.(假设复句) 7.(选择复句) 8.“要是”就”(假设复句) 9.“接着”(承接复句) 10.(并列复句) 11.“有时”“有时”(并列复句) 12.“虽然”可是”(转折复句) 13.  相似文献   

17.
一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1)这是个单句,基本结构是“者……也”,人们说“者……也”表判断关系。本句的“者”无疑可以实看成一个指示代词,说它是“河南乐羊子之妻”的复指成分,但一般是虚看成表示提顿语气的助词,作用相当于一个逗号。又,把“者”看成提顿语气助词,有“也”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秘密仓库》1.划去cáng bì。2.虽然……但(但是)……不但(不仅)……而且……3.关闭;水平如镜(或风平浪静)。4.最深的地方,就是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放下去,它的山尖也会被海水完全淹没!5.海洋;动物、植物、矿物。6.写海洋资源丰富。《铺路石》1.忍受彩棵鲜艳供背注入2.无论……还…… 无论……还…… 无论……都……3.(3)√4.略。第5期“阅读月赛”答案提示  相似文献   

19.
单句,就其结构而言,可以分为一般单句和复杂单句两种。谈到复杂单句,人们自然联想到“兼语式”、“连动式”,以及“主谓词组作主语、作谓语、作宾语”,“动宾词组作主语、作宾语”。《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以下简称《提要》)所列举的也是这么几种。其实,复杂单句其复杂的表现形式并非仅仅上述几种,而且有些复杂的表现形式常常用到,而《提要》以及一些权威的语法专著似未涉及,有感于此,本文试以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句子为例,谈谈除上述复杂单句之外的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一、介词结构可以作主语。①黎明,当牧民们走出蒙古包,就是它们分群的一刻。(碧野《天山景物记》) ②由远到近,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碧野《天山景物记》) ③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大约有一千多公里的路程。(翦伯赞《内蒙访古》) 二、介词结构可以作宾语。①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  相似文献   

20.
张文荣老师《也谈主语的隐含》一文(见《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12期)主张,“主语的隐含现象不仅出现在复句内部,有时还能出现在单句内部。”单句内的主语隐含,表现为“主语隐含在句首状语中”,是主语隐含的一种变体。单句内到底有没有主语隐含的现象,很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