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邓颖超是我国儿童少年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她认为做好儿童工作是百年树人的起点。主张大力举办多种形式的保育机构,强调儿童教育要明确目标和讲究方法,要实施创造教育,家庭、学校、社会要各尽其责,密切合作,她的儿童教育思想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至今仍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中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当今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着对子女的许多不合理的教育方式。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包括发展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热爱和尊重儿童、重视父母的作用等等,这些理论启示家庭教育要结合时代背景、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相似文献   

3.
爱伦·凯是瑞典著名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者,也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核心人物。她将妇女解放与儿童教育权益保障紧密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儿童教育思想。在《儿童的世纪》等文中,爱伦·凯抨击旧式教育扼杀儿童天性,无视个性发展,摧残儿童身心。在否定旧式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她从校园环境、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推行新式学校教育,呼吁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母职功能,通过家庭和学校协同促进儿童充分自由发展。这既推动了瑞典乃至世界各国儿童教育的改革进程,也为当今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是其整个儿童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思想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立足点,健全人格的培养为教育内容,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教育影响力。它在反对超前教育、重视人格教育及对父母的教育方面,为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池田大作的著作及与世界知名人士对谈录中,屡屡涉及儿童教育思想理念。对池田大作关于家庭教育中良好家庭氛围的养成,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平等对待、尊重儿童,以及儿童教育面临一些问题的论述试作解析,并结合我国儿童教育的现状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6.
陈鹤琴先生1925年出版的名著《家庭教育》提出了11个著名的儿童教育原则。本文跟随陈鹤琴先生的思想,尝试对他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时代解读以期唤起教育界尤其是儿童教育界同行的陈鹤琴情结,进而从思想和方法上跟着陈鹤琴先生研究儿童与儿童教育,达到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的儿童教育思想内涵丰富且深刻。他认为,儿童教育是个大问题,应着重强调儿童的社会教育;要让儿童又玩又劳动又读书;要重视儿童的权利,保护儿童的健康;采取“管”与“放”结合的家庭教育方法;应选最好的人去做儿童教育工作,实施新式的教育方法;儿童教育要向全托和住校方向发展。他的儿童教育思想,有两个理论来源和三个实践基础,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作用,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是教育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农村儿童教育已取得重大进步,但仍面临着多重困境,如学校教育功能失调、家庭教育影响式微、社会教育缺失,网络的消极影响等几个方面。化解农村儿童教育的困境可以从提升学校教育能力、重振家庭教育以及完善社会教育资源、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著述新编的《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一书,其中的家庭教育理论以及父母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探索并推进中国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儿童教育的基础部分,也是他孕育的"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陈鹤琴早年毕业于清华学堂,抱着学教育、教儿童的志向赴美留学。在美期间,深受实验教育的精神熏陶和进步教育思想的影响。191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0.
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少儿节目主持人“燕子姐姐”陈燕华,如今是香港某文化教育传媒公司的副总经理。她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以文艺的形式诠释儿童教育的内涵,同时也借助教育来丰富儿童的文艺活动。”新年返沪后,陈燕华欣然接受记者的专访。她说:“尽管我离开少儿节目的舞台已经十多年了,但是自己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了解都得益于此,所以心中总是牵挂着儿童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