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信息·数字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施行8月3日,广电总局印发《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自2005年9月3日起施行。《办法》重申.凡从事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执业资格。通过资格考试取得《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合格证》或《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合格证》,是申请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办法》规定,资格考试由广电总局组织实施, 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  相似文献   

2.
吴元兵 《中国广播》2005,(10):80-80
据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 全国首次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将于今年年底举行。今后,依法设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机构末取得职业资格的人员,必须通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考试合格证,并通过所在单位向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才能从事采访编辑和播音主持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国家广电总局依据国务院令公布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决定,组织实施了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专业资格考试。此举作为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制度的重要内容,旨在设立上述两个专业的准入门坎,由此提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素质,促进广播电视从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05,(10):23-23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全国首次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将于年底举行。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的制度,每年举行一次。资格考试面向全社会,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包括应届毕业生)的中国公民(不含台港澳),均可报名参加资格考试。  相似文献   

5.
依法加强广播电视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社会的首次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于12月17日、18日举行。这是《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国家依法加强广播电视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步骤。全国有5万多人报名参加了本次资格考试。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新闻     
本刊讯记者张贺报道: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向社会公布了《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和《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道德、素质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从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等方面,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的职业行为作出了详细规范。《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强调,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举止,自尊自爱,树立良好形象,维护媒体公信力。《准则》规定,播音员主持人不得…  相似文献   

7.
刘静 《视听界》2011,(1):112-113
作为对广电行业从业人员准人的一项要求,国家广电总局2005年8月9日颁布了《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将考试作为从业人员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种途径,同年在全国开始实行。在实施过程中,资格考试培训起到了有效提高考试通过率、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有力作用。如何按照资格考试的统一要求和标准做好培训工作,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节目栏目化,主持人节目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走上了主持人这个神圣、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不管是播音员,还是编辑、记者都坐在话筒前或手持话筒主持各类节目。那么,编辑、记者如何当好电视节目主持人呢? 一、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角色转换电视新闻主持人应具有“记者的眼光”、“编辑的智慧”和“播音员的  相似文献   

9.
梅展 《视听纵横》2006,(5):77-78
2004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和《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广播电视队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广播电视新闻职  相似文献   

10.
李静 《新闻世界》2014,(4):70-71
现如今的地方电视台,由于人员、设备等资源有限,往往播音员、主持人要肩负起记者、摄像、编辑等工作,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一专多能型播音员、主持人,这也是地方电视台发展之所需。  相似文献   

11.
高丽萍是全国电视界有名的难得的“多面手”。现任中央电视台香港记者站首席记者。她从1975年上山下乡时担任“工地广播员”开始新闻工作,至今已从业23年。她具有从基层到省市至中央级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新闻的经历;她从当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开始从事电视新闻工作,是我国知名的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制作人,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天涯共此时》节目中担任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对世界妇女大会、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祖国等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她既是主持人、记者、编辑,又是策划者、组织者之一,表现出超常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的素质和基本功一提起电视专栏节目,电视界的同行们就自然想到了主持人问题。过去,大多数电视专栏节目的主持人,都是由电视播音员担当的。这是由于当时我们还不适应依靠主持人主持节目的缘故。我们的记者、编辑乃至许多电视“官”总认为主持人首先要漂亮、潇洒、音质标准优美,而绝没有想到主持人的问题,是办好专栏的核心问题。结果让播音员充当电视专栏节目主持人的现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随着电视专栏节目的发展,观众对电视专栏节目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记者编辑也开始不满现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是广播电视机构中各类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广播电视媒体的形象代表和品牌代表。近20年来,我国的电视台、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已经越来越丰富,播音员主持人的队伍也急剧膨胀。到上世纪末,全国播音员主持人的数量已增加到了30000多名。同时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从目前我国电视界的现状来看,主持人大致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播音员改当主持人;二、编辑、记者改当主持人;三、演员、模特改当主持人;四、社会招聘来的主持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目前近250人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中,自有员工占81%,外聘员工已占19…  相似文献   

14.
"状态"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而具体在新闻播报中,笔者认为表现在心理上和形体上两个方面,这对于一名播音员主持人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说一期新闻节目,记者采访、写稿、审稿、配音、编辑等环节都很顺利,然而在镜头前播报时的状态没有掌握好,那么无论是直播还是录播,都会对这名播音员主持人产生影响、对整组新闻产生影响、对这个节目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到一个台的收视率。所以,作为一名播报新闻的播音员主持人,应把握好镜头前的播报状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杂谈续二则     
一、由主持人“充电”说开去广播电台实行直播新体制,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角色—节目主持人。主持人是广播节目的主心骨,是采访、编辑、录制的组织者,又是播出的执行者。合格的主持人必须具备记者、编辑和播音员三种能力,甚至还要精通录音制作。那么,主持人怎么  相似文献   

16.
方莹 《新闻世界》2012,(8):30-32
从主持人的发展趋势来看,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是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主持人,即要具备采访、编辑、播出三方面的能力。主持人的采、编、播不同于记者、编辑、播音员,也非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具备其独有的特点和要求。采编播一体化要求主持人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7.
张骏德 《新闻大学》2000,(1):103-105
1999年底,我应上海电视台有关领导的邀请,参加了该台评审首席新闻节目主持人、首席播音员的评委工作,感慨颇多。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在新世纪、新千年中,新闻工作者(包括记者、编辑、编导、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摄影师、摄像师等等)必须走学者型、杂家型的新闻工作者之路,尤其这几年新闻传播学发展很快,有必要在实践中重新学习新闻传播学。像高级记者、高级编辑、首席节目主持人、首席播音员等都是正高级职称者,如果对有关的理论与业务不精益求精,是很难称职的。 下面就结合对评审试题的介绍分析以及考试中遇到的问题作一简要点评,以飨读者。试题如下:  相似文献   

18.
谈起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的质量,人们往往先把焦点放在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身上。而主持人和播音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公众的代表,又是媒体的代表。作为前者必须为公众着想;作为后者就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首先是一名好记者,要具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性不但能帮助播音员和主持人更好地挖掘新闻事实、辨别最具有价值新闻的能力,还能够帮助预见新闻,从而使他们以媒体人的身份更好地为公众发声。本文以"新闻敏感性"为主题,着重研究了播音员和主持人与新闻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并对如何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提出了建议,希望对新闻媒体工作者起到实质上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钱文静 《视听界》2011,(6):112-113
近年来,随着广电事业的高速发展,播音员主持人人数急剧增长,他们中既有科班出身,也有从编辑、记者中转岗而来,从社会上招聘而至的,后两者中有些未经过严格培训就匆忙上岗,对播音语言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主持人甚至认为语音不标准、不规范显得更“亲切”,更能吸引受众。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在语言方面应达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冶 《视听纵横》2008,(3):47-48
作为县级广播电台,怎么样来重塑形象、扩大影响,从而实现自我营销呢?从幕后走到台前,走以"活动"打造品牌之路,无疑是一个好选择。打造广播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频率品牌、节目品牌和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