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阅读文,很受启发.课例中文老师从已知的具体的初等函数出发,让学生自编题目,类比得到相应抽象函数的性质.这是对具体函数的一次抽象,同时也是对抽象函数的一次很好的学习.这节课作为“抽象函数”(高三复习课)是一次很好的创新.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编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学生解决抽象函数问题,树立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俞新龙 《数学教学》2011,(2):9-11,35
1.问题呈现 在最近的一次听课活动中,听了一节高三的椭圆复习课,该教师整节课安排得非常紧凑,先是回顾基础知识,然后是讲解几道十分典型的例题,这几道例题难度适中,解法典型,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在听课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老师讲得再精彩也没有学生“喝彩”.由于学生疲于听课,他们如果稍不集中精神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相似文献   

3.
有效教学要求老师能发现和注重课堂自然生成的资源,让生成走向有效.从一次课堂生成的教学案例讲起,这是复习关于连带体运动分解的习题课,课前我准备了几道例题,想让学生自己解题、说题、并评题,把课堂还给学生,其中第一题如下.  相似文献   

4.
[训练内容] 人教社六年制六册基础训练7 人教社五年制六册基础训练3[教例说明] 本次作文采用“题析式”教学法。“题析式”即抓住题目,深入分析,根据题目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安排结构,研究表达,实践写作,完成修改。抓住题目,以题统文,这是学习写作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使用这一教式,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明确写作要求,认真完成写作任务。[指导步骤] 一、课前准备 1.复习《第一次跳伞》(习作例文)。掌握课文写第一次跳伞经过的叙述顺序以及课  相似文献   

5.
黄孝廉 《高中生》2014,(30):34-35
抽象函数问题,常以某个基本函数为模型设计或编拟.在解答抽象函数问题时,若能根据题设条件所给的结构式特征,寻找出抽象函数的模型函数,根据模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找出问题的解法或证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下面结合例题进行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6.
抽象函数问题,常以某个基本函数为模型设计或编拟.在解答抽象函数问题时,若能根据题设条件所给的结构式特征,寻找出抽象函数的模型函数,根据模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找出问题的解法或证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下面结合例题进行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7.
<正>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这部分内容分值约占总分的20%25%,主要考查函数的性质、图象、基本初等函数、函数与导数、函数的应用等.由于这部分的知识较抽象,考查的知识点也较多,学生经常出现解题错误.因此,本文归纳了函数的八大易错题型,结合例题分析出错原因,以提高学生解题的防错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解答函数问题.一、忽略题目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8.
刚接这个初三普通班不久,一次,在我的课上,我出了道例题让学生解,并且叫了两位同学板演,在行间“巡视”时,我发现学生们的解题并不理想,同时我也注意到上黑板解题的同学显得很窘迫,很着急。我想可能是他们觉得在新老师面前有点难为情的缘故。待他们回到座位后,我针对学生的错误原因,将题目细致地分析了一遍。由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比较重要,所以讲好之后,我即兴自编了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做。评讲后,我突然想做个调查,看看究竟有多少学生掌握了。“解对这道题的同学举手给我看看。”这可是第一次这么多学生举手,而且都面带着“自豪”。平时若…  相似文献   

9.
将课本上的某些典型例题、习题改编为中考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时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这类题目一般来讲基础性强,在试题中占有一定比重.对于熟悉课本的考生来说,在这类题目上拿分并不难.但对这类"似曾相识"的题目,如果粗心大意,盲目套用记忆中的解法,也容易吃亏上当.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重视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并通过对典型题的剖析,教给学生应对改编题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本在一些例题之前安排了准备题,为新知识的学习、逻辑思维的培养作好准备,并为例题的教学发挥铺路搭桥的作用。放弃或忽视准备题的教学,将会影响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数学第四册课本有四道准备题,现试说每道准备题的准备及教学对策。1.准备题:第一行摆4根小棒,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2根。自己摆一摆。准备:它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准备题,目的是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初步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含义。这里要用到“同样多”的概念,明确第二行比第一行多2根,就是第一行同样多的4根再加上2根。对策:只有向学生揭示两行木棒的联系与区别,才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含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之有方,动之有序。在引导中要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分别到两所小学听了同一内容的两节计算课,内容是一个因数是三位数,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例题是134×12。A老师的教法是,先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让学生回顾其计算方法,然后出示例题,让学生试算,接着安排讨论,让学生概括出一个因数是三位数,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最后是类似于例题的巩固练习。课后,在与这位老师的交谈中,他谈到了学习新课程理念的想法,即对本课教学过程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对于初学初等数论的学生来说,初等数论的大多知识点看似浅显易懂,但真正利用知识点去解题却觉得深奥难以理解.比如说奇数与偶数的基本性质,相信学生都很容易理解接受.但怎样很好的应用这两个基本性质去解初等数论中的题目,好些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很多时候看似浅显但不易上手的问题可转化为利用奇偶分析来解决.例1有3个茶杯,杯口全朝上放于桌面上,每次同时翻转其中的2个茶杯称为一次运动.可否经过若干次运动,使杯口全朝下?分析:有学生拿到此题目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在草稿纸上画出茶杯作翻转运动的草图,然后得出结论.如果此题是填空选择题,刚才的方法可取;而如果此题是道简答题呢,  相似文献   

13.
北师大版教材在三年级安排了一个“搭一搭”的数学实践活动,意在通过“搭小正方体”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大部分老师觉得这个内容相对简单,习惯以各种练习题代替学生的操作和体验。笔者曾经在一个研讨会上,看到同课异构的两节“搭一搭”.这两节课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其中一节课复习导入的题目恰巧是另一节课新授的主要例题。看来,每一位老师对教材、  相似文献   

14.
陈志银 《云南教育》2000,(11):38-38
改 进复习课的例题设计是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例题内容的选编不但要有科学性、系统性,而且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抓重点、攻难点、补缺陷。要设计出好的例题,教师必须吃透两头:一头是领会大纲,熟悉和掌握教材;一头是了解学生知识缺漏的情况。一、例题要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整数加减乘除中,除法的概念是难点。我采用“多题一解”的方法编了下列题目让学生口答。(1)除数是3,被除数是312,求商。(2)312除以3,结果是多少?(3)求3除312的商。(…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数学高年级阶段,抽象知识增多,思维难度加大,有些学生学起来就显得有些吃力。针对现状,教师应适时对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进行变式,经常进行变式教学,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数学"四基",领会数学思想,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一、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灵活性一题多变,就是题目变式。从一道例题或练习题出发,运用逆向或横向思维,变换题目的条件或结论,使原来的一道题变成一组变式题。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使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认为,复习课应该打破传统模式,打破节与节之间知识的零散格局,设计一道典型题目,以问题串的形式贯穿整节课堂,将零散的知识融在一起,从而达到更加的复习效果.下面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复习"为例,介绍"问题串"成就的高效复习课堂.一、课前准备——分析学情,寻找例题课前,笔者对学生所做的练习反复查看,总结出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以及易错的题目,然后设计问题串.笔者认为以典型易错题引路,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平面向量应用的课,听后很有感触,并对一道例题留下了深刻印象.该例题来自上海高二第一学期数学教材(第8章8.4节向量的应用)第68页上,具体如下:例题如图1,在△ABC中,已知AH⊥BC,BH⊥AC,求证:CH上AB.对该例题Y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讲解:这道题中有6条线段,6个向量,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一组向量表示另一组.请问如何选?提出问题后,学生没有什么反应,于是该教师自己开始讲解:  相似文献   

18.
物理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习题教学不仅让学生会解题,还要让学生了解编题的意图及题目考核的知识点.既要注意培养定势思维,更要注重培养变式思维.这样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才会有整体提高.下面以一道有关电容器的例题为例谈谈以"一题多变"  相似文献   

19.
1.问题的提出形如函数f(x)=ax bx形式的题目在高考中很常见,为此,笔者就此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专门安排了一次专题讲座。讲座末,一名学生提问:“老师,这类函数的图像(图1)有两条渐近线,那么它是否为双曲线?”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委实让我大吃一惊。镇定之后,我对于该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一般的复习课流程都是先复习知识点,然后讲典型例题,再后来就是大量地练习做题,这样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就题讲题感觉很空洞、很生硬,有时候题目中所描绘的模型对于学生而言非常抽象,很难理解,导致做题时有认识上的问题,很难矫正。本文围绕高三一轮的复习课《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浅谈了物理实验在高三复习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