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荣华 《新读写》2010,(10):36-38
本期推出的是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的经验。他认为教育对生命具有约束与解放的双重意义,在对生命进行文化约束的同时,应当唤醒、解放其生命力。长期以来,他关注语言文字背后的“生命意识”与“文化意义”,提倡语文学习“促进学生文化生命的成长”。他是“语文课堂生命体验”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2.
一味地鼓励学生去“参与”、去“探究”,去发表“独特体验”,这样的语文课堂实质上只营造了外表的虚美,而抛弃了语文的本真。教师应当超越传统教学视野,脱离模式和理念的束缚,以平实的眼光审视语文课堂,从生命的视角解读语文课堂,让教学直指生命的潜能唤醒,漫渍文化的精神创生,为个体精神生命的发展确立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3.
叶澜说:“要让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体验,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才能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让课堂教学焕发异彩。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课堂的生成呢?  相似文献   

4.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师就要让学生体验和享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进而获得生命的愉悦与灵性,彰显生命的个性与活力。那么,语文课堂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呢?一、语文教学必须超越双基,张扬个性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和智慧的学科。因此语文课堂不能  相似文献   

5.
“对话”是语文课堂的新境界,是阅读教学的最佳教学模式,体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态度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对话”,充分彰显学生的生命灵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而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它强调学习者“独特的生命价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纲领性的思想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课堂讨论也就成为  相似文献   

7.
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是语文课堂追求的境界。有了浓浓的“语文味”,我们的课堂才会实现诗意的回归,建构语文与生命融合的独特时空,令师生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语文课堂如何彰显“语文味”。“语文味”源自哪里?特级教师王文丽《给予树》一课的教学,也许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体验”这个词语在语文新课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一共出现16次。因此“生态体验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一种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它将师生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境之中,感受、理解和领悟生态之运作规律.经历内心感悟的过程与状态。它让课堂变得鲜活起来了,焕发出语文教育的生命活力.使课堂成为动态的、生态的、生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课程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语文体验的过程。那么,如何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态体验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9.
史剑波  朱瑛 《云南教育》2008,(11):46-47
诗意语文主张以价值引领为灵魂,以生命唤醒为光华,以个性高扬为风采,以心灵对话为境域,主张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笔者认为,“诗意”缘于“情意”,只有充满“情意”的语文课堂,才有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诗意”柄息。  相似文献   

10.
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是语文课堂追求的境界。有了浓浓的“语文味”,我们的课堂才会实现诗意的回归,建构语文与生命融合的独特时空,令师生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语文课堂如何彰显“语文味”。“语文味”源自哪里?特级教师王文丽《给予树》一课的教学,也许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堂相比,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注重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人文积淀与文学体验。如何让语文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焕发出生命活力?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认识到,教师应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语文课堂是师生生命不可重复的体验,闪烁着生命的活力,流淌着生命的激流。徜徉于语文课堂,应该是享受着幸福的滋养,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我们的孩子根本就感受不到幸福的气息,繁琐的讲解与枯燥的练习让孩子们精疲力竭。失去了对课堂的向往,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孩子的语文就学不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引领孩子在语言文字中幸福地行走,欣赏这一路的风景,语文课堂应该充盈着幸福。一、幸福课堂是快乐无比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P口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和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挖掘文本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有效的语文活动。  相似文献   

14.
语言训练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活动,在语言训练中感受语文,领悟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生命化教育是每个语文老师必须探寻的要义。  相似文献   

15.
生活滋养语文,语文丰润生活。生活中的点滴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切入点,融入生活的语文课堂才会让学生有真实的性情流露和深刻的生命体验。聪明的教师会把自己在生活中的灵感引进语文课堂,促使学生感悟生活,捕捉生活的体验,这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是富有厚重张力的课堂。我的课堂常常馥郁着生活的馨香,激荡着创新的灵感。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本语文”教学主张实现了诸多教学要素的融合,符合新课程理念。它立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引导学生享受个体生命体验和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其核心内涵是“以学生学习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本语文”教学,教师应从儿童出发,让课堂富有生命活力;从言语出发,探求学科本质;从实践出发,将学科素养转化为语文的创作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是磁力、张力与活力的和谐,是生命律动、交融与成长的展台。语文课程基础工具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是核心课程,并在各科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理想的语文课堂是“阳光地带”,是“动感地带”,更是“情感地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切不可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沉睡”下去,而应努力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通常我们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划识点”的落实.充斥的是教师对文本理性的分析和讲解,而缺失的恰恰是师生的“内在体验”——情感的激荡、生命的激活、心灵的放飞和自身的觉醒。这样的语文课堂.也许能有效地传授知识,但却是以牺牲生命灵性和语育悟性为代价的.没有体验的课堂教学.就必然缺乏生命色彩。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存在的家”。语文教育不应只指向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还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的人性、人心、人格的养育,顺应人的言语本性,张扬人的言语天性,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因而,语文学习本质上应是学生生命的体验,是学生在一种存在论意义上去理解生命的内涵,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我们呼唤“生命形态的语文课堂”,希望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张印华 《辅导员》2015,(9):45-46
“有效性”,顾名思义,是指有明显效果,有显著效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创设生命化的教育氛围,要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在洋溢着活力的课堂中,教师巧妙地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让每个学生在畅游知识的海洋中逐渐拥有自尊、自强和自信,从而养成终身受益的语文素养和习惯。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