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秋丹 《职大学报》2011,(1):73-75,9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亲民性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源于群众的现实生活、是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讲者形象的亲民性表现为真诚对待宣讲对象、具有亲和力和较高的沟通能力、充分了解和尊重宣讲对象、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社会问题分析能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语言的亲民性表现为通俗准确,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力戒枯燥;广博高雅,力戒陋俗;是非分明,立场坚定。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才会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才能不断提升。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实现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在人民群众中间的不断彰显。不断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鲜明的理论特色是中共90多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和鲜明特征,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把研究视角投向理论特色,尝试着从整体上、逻辑上把握中共90多年来对这一命题的坚持、发展和丰富,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社会价值论包括人民群众主体观、社会平等观、政治优先原则和崇尚道德的价值取向。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价值主体,由政治和道德来维系人际关系,推进革命和建设,以达到社会平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化。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毛泽东的社会价值论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全局,提出了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行的制度化,使得广大党员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贯彻步入常规化、制度化和有序化轨道,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培育了大量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工作者,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有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认识,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高校制度化、部分机关单位制度化学习、对基层群众利益的代表上、群众性话语系统建立上尚存在些薄弱环节,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受互联网和国际多元化思潮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寻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成为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本文从执政党制度约束与群众文化涵养两个层次,搭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框架,为切实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命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的创立者及实践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对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思想的研究,对于从理论上梳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思想,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的精神实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时间特征直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哲学本身属于一项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同时哲学也是对于方法论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所具有的某种大众化的内涵为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打下了基础,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时代化的特征。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想及认知探讨,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推进依据、推进路径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到考古、历史、文学等学科领域,尤其在史学方面更为突出,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重点研究了中国古代社会状况,以"人民本位"思想为重要出发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体现,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是一切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刻为人民群众而服务,为了人民群众执行职能,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竭尽全力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最佳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执政经验,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要以科学理论为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依法治国,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创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队伍,终极目标还是坚持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深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重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名词的内涵,阐明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大众化的理解,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辩证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教育引导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心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必将落脚在中国青年这个实践主体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青年的有机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统一,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青年运动实现的途径,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程度和效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14.
艾思奇坚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深知在旧中国只有中国人民才是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真正力量。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人民的思想武器,他从实际出发,潜心研究,发表了《大众哲学》,体现了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积极实践。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必须认真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化人民群众是发展主体的认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是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理念和重大战略思想,是民族的整体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体的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关注实践经验,同时指向实践创新,中国梦的实现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深刻认识到实践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落实到实干兴邦的实践过程中;充分了解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反作用,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建立精神支撑和方向指引;清醒看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发挥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主体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向群众传播的过程,具备传播活动的基本特征。运用传播学原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探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效果的有效路径,有助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以后,在短短的20多年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就有所接触。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的是代表中国无产阶级的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末零星传入中国到具体指导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其间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历史选择,包括对传播主体的筛选、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斗争中选择马克思主义、对来自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进行甄别,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本身内容的选择。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质上是中国社会与马克思主义双向互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坚信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高举中国马克思主义旗帜,是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根本精神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根本思想基础。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坚持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政治路线不动摇,是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根本政治前提。建立稳定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是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根本组织保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根本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传播和实践过程,实际上为最广大人民谋求利益的过程,也即被人民大众认同、理解、接受、掌握和应用的过程。因此,将人民的利益置于一切工作的核心位置,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义,大众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多元社会思潮的出现和长期存在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在多元社会思潮中坚守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十分必要,在多元社会思潮的进程中掌握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是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具体体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