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是一项系统的思想文化工程,是一个一元与多元的博弈过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复杂、多变的因素,但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认真探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性,把握引领的现实路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自觉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包括立场、观点、方法和具体学说两个层面的内容.前者是相对稳定的实质性内容,后者则是不断发展的时代性内容.在多元文化激烈冲突、多样化社会思潮泛滥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有"坚持真理标准"的理论勇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践勇气,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3.
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在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上,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4.
社会思潮是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必然反映。分析研究社会思潮的波澜起伏、潮起潮落,从中洞察社会历史的基本状况及其走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多样共融,辨别真相,排除彷徨,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最大限度扩大共识上取得最佳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社会思潮的内涵,论述了当代社会思潮具有盲目性、极端性、反传统性、复杂性等特点以及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对待当代各种社会思潮,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去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及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由认知到认同、信仰,再到运用,逐步深化和提升的过程。在90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构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满足社会需求和实现群众利益,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教训,与各种社会思潮对话交锋,与民族文化良性互动等五个方面,成功地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由于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思潮发生激烈碰撞,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声音随之出现,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严重受挫这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一驳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在当代的中国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对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路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文学是指19世纪30年代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文艺运动。这一文艺思潮后来影响到美国,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潮,涌现出一批以豪威尔斯、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以理智的态度批判地看待美国社会,真实地反映社会现状,严厉地揭露社会现实,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既具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有之义,是解决社会思潮多元化问题的现实需求,是加强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面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大学生与当前中国社会其他阶层相比,最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把这些必要性和可行性转变为现实性,这需要从大众化进程的客体、主体、中介的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生中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从1990年到辛亥革命是第一个时期,以染启超为代表的早期“新史学”思潮在这一时期影响很大,它为中国史学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奠定了基础;从辛亥革命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第二个时期,史学思潮呈现多样化景象,史学近代化基本完成;从1937年到1949年是第三个时期,各种史学思潮都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和考验。1949年后是第四个时期,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新时期文学,经过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几大思潮阶段,进入了一个多元开拓的发展阶段.那么,这个“多元开拓”到底是什么呢?寻根文学之后,有没有一种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呢?如果有,它是什么?它和前面几个阶段的文学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所谓先锋文学和新写实文学,在新时期文学流变中意义怎样?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几大思潮阶段,实质到底是什么?审美嬗变的机制又是什么——如果不进行“人学”考察,不对新时期文学各个时期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探究,就很难回答上述问题;就无法对新时期文学,作出整体性实质性的把握.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多元开拓文学这一新时期文  相似文献   

12.
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思想潮流。这些思潮成为心理学演进中普遍关注的研究的热点、思想的焦点、创新的重点。这些思潮主要包括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多元文化论心理学思潮、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潮、女权主义的心理学思潮、进化取向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取向的心理学思潮、本土取向的心理学思潮。在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潮流中,中国心理学应该推进本土的原创性心理学理论建构。新心性心理学的探索就意在于寻求本土心理学的研究突破。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在互动中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最终在西方传入中国的各种思潮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在解决中国现实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具体化,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现代化找到了一条光明而正确的道路。中国的现代化,又必将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使之在中国现实条件下得以充实和发展,两者在互动中成长。  相似文献   

14.
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进步思潮传入中国,在辛亥革命之后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使得早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两者的分歧逐渐凸显,具有空想性的无政府主义逐渐衰落,知识分子也由无政府主义者转向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人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理论依据。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中,历来缺乏"人道主义"的理解传统,"反人道主义"的理解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本文重返马克思论著,深入探讨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分析其与其他人道主义思潮、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从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各种哲学流派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于本世纪20年代初,在德、法、意等西欧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并逐渐形成的一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这股思潮的主旨,在于批判性地重新研究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思想。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辩证性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总是在与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的结合中得到发展,总是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得到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不断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同各种错误思潮倾向的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关注科学文化发展,在概括总结和批判继承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复杂的趋势,对人们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中国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滞后性的特点进行分析,表明社会思潮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品格,探讨可行的实施路径,主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挥主流新媒体的传播作用、施展教育的引导作用三个方面依次推进。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国家中一股与“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有别又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异的思潮。主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和探索,其理论的一些方面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有些方面则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范畴是马克思整个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将生产劳动界定为基本性的自由自觉性的实践活动,从而将自己的思想与传统的理性主义区别开来,并且在此基础上,与实证主义思潮与非理性主义思潮区别开来。通过对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范畴的辨析,可以把握到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理解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如何能够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现实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