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帆 《现代传播》2002,(2):123-124
20 0 2年 1月 31日 ,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的第三创作室 ,举办了一次纪录片创作研讨会。《探索·发现》栏目第三创作室的主创人员 ,以及国内影视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共三十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探索·发现》第三创作室制片人阎东主持了会议。会议就有代表性的四部纪录片进行了观摩、点评和交流。对于此类纪录片的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取得了不少新的认识。从《铁路蒙初》、《古车马》说起《铁路蒙初》和《古车马》这两部作品是《探索·发现》栏目新近创作的大交通系列中的纪录片。属于考古题材的文化历史类纪录片。杨…  相似文献   

2.
常珺宜 《新闻战线》2020,(1):113-114
中小城市的形象建构受制于多种因素,需要充分挖掘区域性文化内涵,强化其品牌属性,通过持续的媒介传播塑造形象感知系统。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味·道》栏目以纪录片手法,将美食与城市形象关联,以视觉、听觉、味觉等多种形式传播城市形象,反映城市精神,揭示城市文化,彰显了美食纪录片对中小城市形象建构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武新宏 《新闻界》2007,(1):40-40,42
在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传播环境下,《百家讲坛》作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档“学术性”较强的栏目,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普遍青睐,收视率稳步上升,成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收视率最高的品牌栏目。而这个结果,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相似文献   

4.
在中意建交50周年之际,央视科教频道倾力打造出百集4K高清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对比丝绸之路东西两端文明,引发海内外收视热潮。此次纪录片摄制吸纳了中意两国强大的制作团队,并在两国多个头部视听媒体平台同步播出。该片通过五大主题,以"双城记"式的平行视角,精良的画面制作、诗意的独白解说,深入洞察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碰撞,激发了两国观众深切的文化共鸣。此次拍摄也是促进中意两国长期对话、交往,增进相互了解的一次重要契机。本文就央视科教频道4K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的拍摄和传播技巧进行剖析,分析纪录片国际化视野传播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小红 《新闻世界》2010,(10):65-66
根据《中国电视收视年鉴》统计,我国内地共有科教频道34个,其中国家级科教频道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科教频道10个,地市级科教频道23个。在科教兴国的大战略下,科教频道为普及科技知识,弘扬主旋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在省级台的科教频道中,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和贵州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针对传播区域和收视人群的不同特点,有效定位,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本文以上述三家省级科教频道的发展作为分析样本,试探索省级科教频道的定位策略和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6.
阈限阶段是处于分离仪式和结合仪式之间的一个过渡的、中间的阶段。电视纪录片的生产是国家体制与媒介体制、社会规范与价值观、媒体组织的限定、从业者个人意识形态倾向等诸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天津科教频道《中国人》栏目为研究案例,探究中国电视纪录片生产场域中创作者意志、内部制度与外部政策、市场的博弈。在政治和商业逻辑的侵蚀下,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场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场或政治场,电视纪录片人存在于"纪录片人"与"电视人"之间的阈限空间内,并在各种政治、商业的张力中进行纪录片生产。  相似文献   

7.
文娟 《视听界》2010,(4):84-86
在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进程中,地方科教频道的形象一直是支离破碎的。打开电视我们就会发现,“电视剧+电影+几个自办栏目(以《教育新闻》、《高考招生咨询》等为主)+几档引进节目(多为Discovery等纪录片)”是地方科教频道普遍的节目模式。电视剧带来的广告收入及政策性支持拨款仍然是地方科教频道的生存来源。在科教频道的运营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误读了“二八法则”,认为从某一品牌栏目、节目着手,对其创收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  相似文献   

8.
一、绪论 2011年,中国纪录片延续了新世纪以来的强劲势头,在全球市场内积极传播,继续着美学和市场的历险,并创造了新的神话.中国在2011年启动了纪录片产业化引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以中、英文同时开播,秉承对内“为时代中国存像”,对外“与大千世界共鸣”的频道理念,打造中国的高端平台与国际传播平台.各地面纪录片频道正在调整策略,突破地域空间限定,力求横向传播.网络媒体纷纷设立纪录片频道,大规模收购纪录片,并开创网络纪录片栏目.在这一形势下,民营传媒机构趋于活跃,社会资本涌入纪录片行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传播发展迅速。据统计,除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覆盖全国外,全国有二十多家电视台拥有科教频道或科教栏目,《走进科学》《人与自然》《探索发现》《我爱发明》《地理中国》等科教节目受到了观众的认可与欢迎。尽管如此,我国当前的科学传播尤其是电视科教节目给人的印象仍是刻板、较为单一的平面叙述,偏于传统、庄重的风格,未能吸引更多尤其是年轻观众的目光。而央视财经频道的大型求证互动节目《是真的吗》,以其原创的设计契合了科学传播的精神内核和深度追求,是对科学精神的有益诠释和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纪录频道《特别呈现》栏目播出后,并未收获轰动性效应,却在网络等新媒体中快速传播并成为话题的焦点,引起了受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创作内容、创作手法、传播途径等方面分析其成功之处,以期为今后中国纪录片创作与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广电总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七集大型文献纪录片《科学发展铸辉煌》于10月31日至11月6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科教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这部纪录片播出之后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实践出发,总结和梳理了纪录片栏目化发展中管理方式和制作方式上的六种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对纪录片的类型研究,以及其在推进"走出去工程"和创建"国际一流媒体"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这些年来,娱乐节目引领了电视潮流,为了收视率大家展开了血拼。同质化现象也是极为严重。纪录片节目几乎被边绿化。但是我们坚持下来,并且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纪实节目栏目化,大众化,我们通过优选全世界范围的优秀纪录片、纪实节目,经过深加工和精加工形成一家之特色。有了高品质、高品位栏目的带动,聚集了人气,云南卫视频道整体收视得以提升。节目品质也就成为了绿色人文价值的核心要素。绿色人文、经典品质也就成了我们的定位语。——云南电视台台长赵树清  相似文献   

14.
正6月26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集纪录片《手艺》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金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福州等相关领导,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的专家学者,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央视网、人民网等单位负责人以及《手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开年大戏"——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国脉》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收视和社会反响.为了深入研讨该片的艺术特色、创新手法、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2013年1月29日,由国家博物馆与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科教频道承办的"中华文脉国家影像: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黄振春,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段勇,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显,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科教频道领导、有关专家和《国脉》主创团队参加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10套科学教育频道全面改版。在科教频道连续5年获平均收视率排名第一的《讲述》栏目,在改版后发展为全程外拍的口述纪录片节目。不过,它的定位并没有改变,始终将自身定位为是献给所有关注人们命运的观众的电视节目,每天为观众讲述一个真实生动,曲折传奇、充满悬念、给人启迪的人生故事,希望用许许多多真实的感情倾诉,汇聚成一个以情动人、以情慰人,以情励人的充满温情的栏目。纵观改版前后的《讲述》,最大的变化就是进一步以口述纪录片的形态来叙述故事了。  相似文献   

17.
齐萌  曾卓昆 《视听界》2004,(5):89-90
《透视人体》系列节目是由BBC拍摄,通过《探索》(DISCOVERY)频道引进到中国的一套科技题材的纪录片。科教题材几乎一直是纪录片的必选。用记录的方式讲述科学,有一种权威感,这与科学的权威感是一致的。另外,用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了科学之后,再利用大众传媒进行传播,符合人们对于传媒教育功能的期望,虽然关于传播效果的争论由来已久。不管怎么说,人们在用纪录片记录知识。在“一切皆娱乐”浪潮的影响下,似乎连纪录片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探索》亚洲网络的中国区副总裁曾指出,将《探索》的节目称为纪录片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探索》的电视片是纪实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18.
正文献纪录片《延安延安》于2013年12月21日、22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黄金时段播映,引起强烈反响与共鸣。中国延安精神研究生会会长李铁映观后特别称赞,认为《延安延安》很好地诠释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核心问题,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观、国家观和艺术观,决定着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又是什么样的神奇故事,牵动着人们魂牵梦萦的烽火记忆?或许,我们可以从《延安延安》影像故事创作始末,探究其中奥秘。  相似文献   

19.
李心洁 《东南传播》2021,(12):116-118
纪录片仪式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起着凝聚社会集体、传承历史记忆、增进民族团结、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仪式功能.从历史重现、记忆再现、符号表现、情感凝聚四个方面分析纪录片《大国仪仗》中的仪式传播,能够清晰看出,在社交媒体时代下,中国仪仗兵在执行各项仪式任务时所进行的仪式传播,在构建"仪式场景",强化观众意义认同感,塑造国家形象,构建抒发爱国情怀的绝佳场域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婧 《青年记者》2017,(32):79-80
传播仪式观理论 詹姆斯·凯瑞是20世纪美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他的传播仪式观理论的提出,为美国传播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他认为传播更多的是一种仪式,而不是传递或运输.①自此,传播仪式观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与传播传递观简单描述为对信息的传递和运输不同,相比之下,凯瑞的仪式观理论把传播看作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② “窦”式《圆桌派》的移植与创新 《圆桌派》由优酷视频推出、窦文涛主持.嘉宾构成从“锵锵三人”变成了圆桌席上的四人,同样针对热点话题进行聊天式品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