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战略和策略作为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作为引导实践的行动规律,历来为革命导师们所关注。革命和建设的战略和策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说,以往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研究中,对这方而的内容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今天,我们应重视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和策略理论的研究,从而更为全面完整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战略和策略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策略”。在这里,列宁已经十分明确地提出了理论和策略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不同层次结构的思想。在为马克思主义所下的定义中,列宁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各文明同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就是说,在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中,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人运动的理论,二是工人运动的纲领。列宁在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时,除了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部门结构)之外,还专门列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策  相似文献   

2.
一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底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看作是人类在十九世纪的优秀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之一。为了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及其在经济科学中的革命变革,有必要了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进步学派。它“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在法国从布瓦岐尔倍尔开始,在英国以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初,列宁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的特征,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千国家中获得胜利的理论,即“一国胜利论”。这个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国的无产阶级正是在这个理论思想的指导、鼓舞下,勇敢地向旧制度挑战,从而成功地实理了社会主义首先在俄国的胜利。 (一)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战斗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他们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用科学方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总结了世界无产阶级长期斗争的历史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从他们所处的时代特点出发,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几个主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一时期相继发生革命,才能胜利地实现社会主义,并推动其他国家的革命,即“同  相似文献   

4.
我十余年探索马克思哲学基础理论,是沿着两个不同的维度展开的。一个维度“做加法”。比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有这样一种定见,即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其实,这个观点是列宁于1913年在《启蒙》杂志上率先提出来的。由于列宁没有读过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所以他的观点有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5.
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迈开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雄伟步伐的时候,我们隆重纪念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恩逝世一百周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开拓者.他们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观察分析世界,创立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系统的完整的共产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光辉著作。全书通过对哥达纲领草案的全面剖析,在深入揭露和批判拉萨尔机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和策略思想的同时,阐述了马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径自己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并且以这一学说为武器彻底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建立了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实现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伟大革命,从此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了。列宁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柯尔施提出“马克思主义与哲学”问题,依据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原则,主要针对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展开批判,也对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提出反思,并分析了“正统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新旧派别的一致性。柯尔施阐发了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理论关系,要求恢复辩证法,恢复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原则、社会发展和革命整体观,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精神、革命性、整体性,对于我们认识第二国际的理论贡献和缺陷,反思俄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得失深有启发。  相似文献   

8.
一、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格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是在全面地总结和批判继承以往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无论是对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继承,还是对阶级斗争的历史学说,以及对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进化论等学说的吸收,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开放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开始,就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保持着密切联系,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①没有发展的理论是没有活力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既是对实践深刻、成熟的理论反映,又  相似文献   

9.
劳动二重性学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运用这一学说,马克思成功地解决了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廓清了一百多年来困扰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价值理论的种种迷雾,从而确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正因为这样,马克思强调指出:“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相似文献   

10.
(一)导言列宁所著“俄国资本主义底发展”一书,於一八九九年初版问世。这是一本杰出的著作,其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根据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对改革后的俄国,於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来,农业中和工业中资本主义的具体发展方式,作了一个多方面的渊博的说明。同时,列宁此书是战斗性和论战性的。它是为了反对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在俄国革命知识份子和工人阶级当中相当流行过的民粹派观点和“理论”的。民粹派否认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忽视无产阶级这支主要的革命力量。他们硬说,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工人阶级与农民联盟的革命斗争,而是通过发展农村公社,民粹派把农村公社理想化了,并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萌芽”。民粹派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他们的观点阻碍着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因此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当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揭露民粹派的观点在科学上不能立足,指出这种观点对革命事业的危害。这一任务,列宁在其所著‘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书(一八八四年)中出色地完成了。在这本书中,列宁给了民粹派以致命的打击,揭穿了他们假装人民之友,实际上反对人民的本来面目。而在‘俄国资本主义底发展’一书中,列宁则完成了从思想上粉碎民粹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探索、试验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次经济改革,即对在国内战争期间俄共“制定的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纲领中可以立刻实现的先建立起来”的“战时共产主义体制”进行改革。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制定新经济政策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实践。因此,必然要抛弃前人囿于历史条件仍然带有空想的个别结论、教条主义和附加给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有其先决条件.空想社会主义就是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先决条件之一.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绝对不是一种什么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出来的偏狭顽固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所已提出的种种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在十九世纪所造成的那些优秀成果,即德国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列宁所说的法国社会主义,主要是指的圣西门、传利叶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并不限于法国的圣西門、传利叶.例如英国的欧文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最著名的代表.依照列宁的说法,这些空想社会主义"先进思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直接来源,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还有探索领导革命运动的空想共产主义。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归根到底,没有一个人比黑格尔本人对我们的帮助更大。”①“如果不是先有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那么……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唯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创立。”②一般往往认为,黑格尔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其意义仅仅在于辩证法,因为他的历史观同其世界观一样,是“绝对精神”的意志再现。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以成为人类最杰出的革命理论家,正是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举辩证批判的利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不彻底性,吸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本质特点加以革命的改造,坚定了革命辩证法的信念马克思坚持理论原则、重视历史遗产的价值、注重于挖掘前人精神财富的独创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了世界各国历史过程之后,曾经提出某些落后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他们提出的这一设想没有变成现实。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首先在俄国成功地解决了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在总结俄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落后民族和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列宁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跨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仅提出落后民族和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而且全面、具体地提出了如何实现“非资本主义发展”的方法和步骤问题,从而把“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变成了指导落后国家进行革命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列宁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列宁主义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是在世界观方面;二是在革命的理论和革命的策略方面。“列宁还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开始,革命中间就有建设,他已经有了七年的实践,这是马克思所没有的。”“我们学的就是这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7.
陈伟伟 《考试周刊》2014,(52):25-25
<正>一西方哲学的现代化,导致了近现代中外马克思哲学研究者对马克思哲学的种种误解。传统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者都肯定列宁指出的,马克思思想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的思想来源于19世纪德国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故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思想应该还有第四个来源:英、美、德、俄的人类学思想。现代的研究者忽视了一存在问题、人的生存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本体论问题,也就隔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哲学的密切联系,导致了对马克思思想的种种误解。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传统马克思哲学认识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列宁说过,“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只有揭露剩余价值的秘密,发现剩余价值规律,才能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产生、发展和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个讲题,就是要学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我们讲好这个讲题,对学生学好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其它  相似文献   

19.
从欧洲古典货币观点到当代西方货币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欧洲古典货币观点到当代西方货币理论刘威一、欧洲古典货币观点马克思说:“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 ̄①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年)生活在路易十四“朕即国家”的极权统治时期。路...  相似文献   

20.
列宁的哲学编辑理论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是列宁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符合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列宁的哲学编辑理论认为,编辑工作要以服务社会建设为方向,以生产实践为中心,以科学的原则为编辑方法。研究列宁哲学编辑理论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对我国当代编辑出版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