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红河日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面展开,全体采编人员以作风转变带动文风转变,使党报新闻宣传的聚焦点更加关注民生,新闻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2.
红河日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面展开,全体采编人员以作风转变带动文风转变,使党报新闻宣传的聚焦点更加关注民生,新闻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红河州的主流媒体,《红河日报》党组、编委会高度重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工作,早动员、早部署,提出了"走  相似文献   

3.
刘洋 《新闻窗》2012,(5):50-50
中央重点媒体通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产生了一大批“三贴近”的好报道好作品,新闻报道出现了新气象;推动方方面面为群众解决了一大批急事难事,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一大批记者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作风得到锤炼,整个队伍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可喜变化。实践证明,“走转改”是推动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形式,是新闻宣传的重大创新,受到了全社会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宣传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坚持“三贴近”原则,把“作风建设年”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关键之一在于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而建立新闻采编基地,记者蹲点下基层,不失为实践“三贴近”,落实“作风建设年”要求,转变作风的好方法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层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最美的风景在基层.中宣部等五部门统一部署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全国新闻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6.
一、提高党报的新闻宣传水平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党报是党的喉舌和舆论工具。随着党的历史方位的转变,党报的新闻宣传也要与时俱进,着眼于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探索新形势新阶段的新闻宣传规律,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提高党的新闻宣  相似文献   

7.
杨培基 《新闻知识》2007,(11):15-16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新闻界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003年,针对新闻界的实际和新闻队伍存在的问题,中央重申并进一步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三贴近"原则。几年来,全国各新闻媒体都努力在指导思想上研究"三贴近"原则,在新闻业务实践中探讨实现"三贴近"原则的有效途径。新闻媒体从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近步。各地的电台、电视台、报纸涌现出一大批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反映群众心声的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中的群众观,长期指导着新闻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它的内容包括: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公开地向群众表明立场指明方向;扩大群众的监督;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强调新闻报道要拿事实说话;讲求新闻的针对性;注重调查研究;关心作风建设等七个方面。当前,学习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中的群众观,就是为了更加主动地应对时代变化,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公信力、亲和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市报人》2008,(1):27-27
2007年12月10日至12日,全国地市报坚持新闻宣传“三贴近”研讨会在我国著名的“三七之乡”云南文山市举行。会议着重研究了我国地市报作为党委机关报的角色,如何在新闻宣传中更好的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艺术的问题。通过与会代表的交流和探讨,大家对坚持新闻宣传“三贴近”的意义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方法更加具体,措施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一直以来所提倡的。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好“三贴近”,增强企业报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笔者认为,只有在改进内容、改进形式、改进作风上下工夫,才能切实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落到实处,使新闻报道反映现实生活,满足读者要求,在改进中贴近,在贴近中引导,在引导中服务,以赢得读者的信任,保持企业报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李金萍 《新闻窗》2012,(5):15-15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们采访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围绕主题主线搞好军事新闻宣传,是我们军队媒体和军事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三贴近"原则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军事新闻指导性和影响力的重要保证。由解放军报社主办、人民军队报社协办的第五届军事新闻论坛,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搞好军事新闻宣传》等高质量论文,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3.
王海城 《青年记者》2006,(16):74-75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闻宣传极为重视,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三贴近”为新时期新闻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新闻宣传中的具体体现,是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讲求宣传艺术、  相似文献   

14.
面对激烈的竞争,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那么,报纸新闻宣传如何才能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呢?笔者认为,只有从思想感情、报道内容、报道语言等几个方面改变现有的作风,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三贴近。  相似文献   

15.
坚持新闻报道的"三贴近"原则,多报道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并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真正做到"三贴近",既是采访作风,采写方式的转变过程,也是采写水平、写作技巧的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16.
陈南 《传媒》2015,(11):62-63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用脑去思考,用眼去发现,用耳去倾听,用手去触摸,用脚去丈量,用心去感受.”这是笔者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具体体会,通过活动实践,也更深层次地理解了新闻工作者的“事业”和“职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基层是电视新闻宣传的沃土和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这段时间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本在实践"。基层的各种活动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基层的各种实践真实地体现着时代进步最基础的变化。走基层——心贴近百姓,作品贴近生活"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宽。"群众的伟大实践是新闻宣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广西电视台在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11,(9):28-28
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我国决定在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长春同志指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它体现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方向,概括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本质要求,凝炼了正确舆论导向的丰富内涵,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善于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贯彻“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也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着力点,落实到我们基层新闻工作者身上,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官兵”。这三个具体化的“贴近”,不仅要人心人脑,更要扎扎实实地付诸行动,要始终做到心里装着基层、主题紧扣生活、镜头对准官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