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考察、探讨了林则徐在江苏任职期间的货币思想和实践,认为林则徐在江苏期间的货币思想有不少闪光点。洋钱对中国来说是一种新事物,林则徐对洋钱的青睐和仿造,体现了他开眼看世界和"师夷"的兆头。由于朝廷的昏庸、保守,使传统货币改革难于起步。涉及货币的有关实践,体现林则徐办事之周密、认真,体现其实事求是的为官作风,也体现其体察民情、访求民意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作为一个民族英雄的经典,单一形象被广为宣传,但是其思想的其他方面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对外贸易思想.林则徐的奏章、私函、日记等文字记录,显现林则徐很早就认识到了正当对外贸易与经济数据统计的重要性,其思想和觉悟的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其所处时代.但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局限,造成他的认识无法公开表达,更无法成为推动当时中国现代化改革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卓著政绩来源于他比较先进的从政思想.他的以民惟邦本、经世致用、清廉狷介为主要内容的从政思想是值得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试论林则徐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第一人,是一位卓越的封建政治家.对这个历史人物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很重要的.本文想谈谈以下三个问题:(一)林则徐坚决抵抗侵略的思想与活动;(二)林则徐在做官期间所倡导主持的兴修水利事业及其评价;(三)林则徐思想与活动的时代特征和阶级实质.一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受过传统的封建教育,通过科举进入了封建统治集团,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作为清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抗英派首领,他在鸦片战争时期的主张和活动,彪炳千秋,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官僚士大夫中最早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他既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捍卫祖国主权的斗争中英勇无畏,同时又能清醒地认识到应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增强国力。在对子弟家人的教诲训示中,这种爱国主义、民族气节和经世济用思想都有一定的反映。林则徐的家训思想集中在他的家书中。在给家人子弟的信函中,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家训教化:第一,“弃文学稼”的自立教育。林则徐是中国家训史上除郑板桥外又一个…  相似文献   

6.
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外交往事务的重要参与者,他的华夷思想在其处理对外交往事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概括来说,林则徐的华夷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天朝上国”思想、“柔夷”思想、“夷分良莠”思想和“师夷以制夷”思想。林则徐的华夷思想相较于传统华夷观念已经有了变化,但他对西方的认识始终未能摆脱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这使他的华夷思想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保守性。  相似文献   

7.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末著名政治家,我国最早抵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时期,他不仅以领导禁烟运动取得重大胜利而闻名于世,而且在反侵略军事斗争方面也表现出杰出的才能。探索林则徐的军事思想,对于深入研究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研究近代中国反侵略军事斗争史,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几个历史人物及其他们的公关思想,比如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曾国藩的"驭夷"思想、康有为的变革思想以及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通过几个代表人物的观点,窥视近代中国的公关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林则徐致力于了解夷情,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经济思想、法律知识等;同时,也向西方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开创了中国近代初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因此,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接受外来新事物,介绍西方情况,吸收外来文化,开启了中国近代的维新思潮,是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实践者。林则徐对西方世界的认识及实践活动,林则徐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值得学术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的思想境界足以垂范后世,应深入探讨,大力弘扬。“忘我爱国”是林则徐思想境界的鲜明特征,“无欲清廉”“诚勤求实”和放眼世界是林则徐难能可贵的优良品格作风,这是他禁烟抗英、造福于民等辉煌业绩的思想根源和动力。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且是思想解放的先驱。在他的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该备加珍惜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述略孙秀丽,王景山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在灿若群星的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者的行列中,因为有了他才显得更加耀目辉煌,令人感奋不已。他领导的禁烟抗英斗争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起了先驱者的作...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杰出的政治家,经济思想家。由于林则徐是影响重大的人物,故目前史学界对于他多有研究,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其内容多限于政治方面,而对经济活动尤其是他的水利主张与实践,却涉略不多,所以,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专题论述。  相似文献   

13.
林则徐近代国防思想刍议汪志国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①他生活在西方洋枪、洋炮和中国刀矛剑戟出现巨大反差的时代里,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面前,盲目自大的清朝君臣惊惶恐惧,继而慑服妥协。然而,林则徐,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却积极抗英,并...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真相     
鸦片战争的爆发并非如有人所说是林则徐不明世界形势而惹的"祸",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也不是因为"运气好"、英国没有计划攻打他镇守的"不堪一击"的广东.有人说中国是野蛮落后的民族,落后必然挨打,反抗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又说中国是和平的破坏者,西方国家则是"和平努力"者,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需要清醒地看待西方鼓吹的"全球化"、"世界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初期的一位伟大爱国者、卓越政治家和进步思想家。他首先挺身而出,举起了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旗帜,并且在反侵略斗争中睁眼看世界,是近代中国最早注意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人物。研究林则徐的对外开放思想,可以为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着民族复兴的时代课题.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意识,从魏源、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再到维新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最终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有了科学的思想武器指导与先进阶级领导的中华民族从而踏上了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1]。林则徐自少年立志报国,终其一生都在探索兴国之道,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政治家、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林则徐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设立译馆组织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林则徐依据国际法要求英国代表交出行凶者并予以惩办;  相似文献   

18.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的伟大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位重民主义者。对于前者是人所共知的,对于后者专门论述则不多。笔者曾经指出:“林则徐作为‘中国封建文化优良部分的代表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重民思想”。本文谨就这个问题略抒管见,并借以纪念这位爱国重民主义者诞生二百周年。一、“民惟邦本”——林则徐政治思想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林则徐是清朝官吏中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探索他了解西方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弄清他所曾达到的程度,以及恰如其分地评价他的思想和功绩,是近代史学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同时代的人,他曾任港督,懂汉语,还会说广东方言,号称“中国通”。这个殖民主义者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但他却对林则徐佩服得五体投地。1851—1852年合刊的英国《皇家亚洲协会中国分会会刊》上,包令发表了《钦差大臣林则徐生平及著述》一文,其中说林则徐“忠诚地、,汗不同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著称”。[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