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一个医生.三句话说死了一个病人:第一句:“你的病呀,来晚了。”病人一听就急了,赶紧求他:“大夫呀,我们大老远慕名而来.求您想想办法吧。”这时,大夫来了第二句:“你这个病呀,没治了。”病人又求他:大夫的第三句话是:“你早干嘛去了?”病人听完这三句话,好像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心想完了!他眼皮耷拉着.头都抬不起来了。回到家,家人一看他这样子.忙问这是怎么了。病人说:“大夫说了,我来晚了,没治了,我早干嘛去了。”他上午11点半离开诊室,下午4点嘴唇发紫.晚上8点进急诊室.第二天凌晨2点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08,(12):6-6
近年来,各种铺天盖地的钙产品广告让人觉得好像身边不少人都得了“软骨病”。擅长治疗骨质疏松症和各种骨关节病的陈教授也经常被病人缠着问该如何补钙,对此,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病人解释:这是无稽之谈,别轻信!陈教授建议:“回到大自然,多晒晒太阳,多运动,是抵抗钙流失最积极的办法。”他解释道:晒太阳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主要办法,而维生素D又是促进人体钙吸收的“功臣”。  相似文献   

3.
《发明与创新》2010,(2):63-64
A师:“待人接物”这个成语怎么解释?生:就是坐在家里,等待接受别人的礼物。 B师:怎样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生: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御屏障,若皮肤破损就容易感染。病人一多,国家建设就无法进行了。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创新》2014,(3):127-127
1.每次考试前,我都对自己说:“开启学霸模式!”可总有一种声音说:“您的配置过低,该软件不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医生和患者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杀死癌细胞,在用药上都主张“大剂量”、“多品种”。在国外中晚期肝癌患者确诊后,平均一年生存率为70%以上,两年生存率为50%以上。而我国绝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从确诊到死亡一般不超过半年。“重量级”治疗让很多患者剩余的正常肝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最终因肝功能衰竭而亡。但是,在片面追求杀死癌细胞的指导思想下,哪怕病人恶心呕吐、高烧腹痛,医患双方也认为很正常。某大医院曾对100余名肝癌患者进行过死亡追踪,结果发现超过40%的患者死于肝功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肝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患双方都应改变“用药多就有效”的错误观念,医生更应最大限度降低治疗带来的副反应,保护病人正常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苏主任,您好!现如今很多病人来看病时,会问:“医生,我是风湿性关节炎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您可否帮我们读者答疑解惑一下,究竟这“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7.
谭玉环 《西藏科技》2009,(6):33-33,41
运用静脉输液法,让危重术后不能口服和肌肉注射的病人,通过静脉输液,确保药物输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潜在问题:液体外渗,增加病人的痛苦,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乳腺介入成像:超声、X线及MR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技术》由专家撰写,注重实用性,系统地阐述了目前常用的影像引导下乳腺介入技术如何获取标本,明确诊断。具体来说.全书中的1295幅高质量的临床图像.展示了放射性结果和检查方法:还包括自我评价的60余例病例研究:每个独立章节介绍病人准备、设备、乳腺导管造影技术、乳管镜、前哨淋巴结活检:特别提示的“技巧“、”陷阱“、”指南”.有利于关键概念的快速回顾。  相似文献   

9.
新月 《知识窗》2008,(10):33-33
物理学上,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人际关系上,有“压迫力”,就有“反压迫力”。古人说:“恶声至,必反之。”意思就是,当别人对我们嚷嚷时,一般人正常的反应就是嚷嚷回去,但这并非高明的人际互动技巧,最高明的技巧是运用“幽默反击术”。  相似文献   

10.
林盛 《金秋科苑》2012,(17):28-31
居民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小,也有小的优势。我们出门走走就到,不用排队,看病省时方便,花小钱看好病,好处多。社区医生热心耐心,病人更舒心。”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沈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病人之家,居民看得见、得实惠,深得赞誉。  相似文献   

11.
冷玲 《知识窗》2013,(18):61-61
早恋不提倡,但也不能认为对异性有好感就是“早恋”:,从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结构来看,初高中学生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现象。教师应正确引导,莫让学生和教师都成为“惊弓之鸟”。  相似文献   

12.
希望     
谢胜瑜 《知识窗》2011,(11):1-1
提起“希望”这个词,我最不能忘的是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摔落下来。病人望着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老画家贝尔曼得知后.在最后一片叶子凋落的晚上,冒着凄风苦雨爬到高高的常青藤枝头的墙面上.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最后一片叶子因此始终没掉下来。因为生命中这片希望的绿叶.病人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13.
廉万营 《金秋科苑》2012,(20):107-107
“腰腿痛是上了年纪的人的常见病、多发病。CT问世前,由于缺乏必要的检查手段,病人腰痛,医生头痛:CT问世后,病人腰痛,经验不足的医生头不痛了,但是误诊多了。股骨头坏死的误诊,多是CT惹的祸。”近日,河南省中医院举办“走出股骨头坏死认识误区”公益健康讲座,讲座一开始,河南省中医院骨伤病诊疗中心骨关节病区主任王上增副主任医师以这样幽默的方式做了开场白。  相似文献   

14.
提起“诗药”治病,读者请君定会以为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天方夜谭”。近年来在国外传媒时有传闻,而且言之凿凿,使你不得不信。一是据英国权威报纸《泰晤士报》披露;1882年英国著名医生西摩·布利曾用《爱的深化》诗集为“诗药”处方,让病人尽情朗诵,结果治愈了多例患有抑郁症病人。二是据美国《纽约时报》载:1959年,美国妇女马茜·辛普森思患乳腺癌,手术后,遵照医生开的“诗药”处方,坚持吟诗疗疾,并学会写诗,以此来消除癌魔造成对身心的阴影,一年后,果然得到了康复。三是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在拥有5700万人口的意大利…  相似文献   

15.
韩湘 《知识窗》2014,(8):71-71
顾名思义,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出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运用,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两个关键因素。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竹韵 《知识窗》2007,(5):49-49
1911年一位叫基尔纳的英国医生发现:一名裸体病人的体表出现了15毫米厚的模糊光圈。后来,基尔纳又多次看到了这种情景,于是他宣称:人体能放射出类似月晕和日晕的光圈,并把它称为“人体辉光”。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电子鼻(eNose)”,它可以“闻出”病人携带的病菌,甚至能给出合适的处方。“电子鼻”就像×光仪一样,它可以绘制出病人的“呼吸图”,医生可以从中看出病人是否受到细菌的侵害。“电子鼻”还能提供对抗这种细菌的最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蒋建平 《知识窗》2008,(7):35-35
“大部分导弹无法发射,舰炮不能射击,宙斯盾系统的雷达无法正常运转,救生艇出现故障,锈迹和泄漏的机油随处可见——结论:不适合执行战斗任务。”一份美国海军检测机构的抽查报告,让人意外地发现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竟然“船不坚,炮不利”。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互联网 ”的核心理念,构建食品安全管理中“互联网 ”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互联网 ”行为策略的演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各行为主体选择“互联网 ”行为的概率与投入产出比、正常收益呈正相关关系,与成本、“搭便车”收益呈负相关关系,并且政府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可以提高行为主体选择“互联网 ”行为的概率。最后提出促进“互联网 食品安全管理”实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明明 《今日科苑》2004,(8):50-50
去医院看病,首先得向医生说明病情,这是引导医生检查的“向导”和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果病人懂得如何陈述病情,就能使医生尽快对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为此,当你面对医生“说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