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孟子为代表的古代民本思想在承认君主专制的前提下主张王道、仁政和德治,爱民、重民、恤民实际上是“以君为本”的开明统治策略。毛泽东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传统民本思想注入了民主的内涵,从而从根本上瓦解并提升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服务于民”思想的合理成分,为其注入了人权和法治成分,进一步改造和提升了“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万江心 《职业圈》2010,(1):34-37
“道”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几千年?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孔子所说的“道”.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佛家所说的“道”,是“中道”.是佛家的最高真理、所述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道:一首一走.  相似文献   

3.
乐黛云在《文史哲》2008年第3期《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重构》中撰文指出:中国人长久以来,强盛时以“大国心态”傲视他族文化;贫弱时,或自卑投降或演变成阿Q的“精神胜利法”。因此,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自觉首先是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因为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认识一种文化得以延续的根和种子。但是,一种文化只有种子还不行,它还需要发展,需要开花结果。传统失去了创造,  相似文献   

4.
论孔子儒学之精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的精华,都是历史地、有规律地逐渐积累、形成的。我们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是世界上最大的文明古国,这是和孔子以及由他创始的儒学分不开的。孔子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远远超过秦皇汉武,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精神文明的主要奠基者。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不仅是先秦时期的显学,而且自汉武帝定为国学之后,直至“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为止,统治中国思想界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 对于传统精神,毛泽东有两点重要思想:一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二是“中国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对于孔子儒学的研究,应当坚持这种正确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5.
哈桑  董国炎 《文化学刊》2016,(4):233-235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随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流入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茶叶、瓷器、丝绸等,对阿拉伯文化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促进了阿拉伯国家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艾昕 《职业圈》2010,(1):40-42
如果说“道”“德”就像中国企业文化的符号,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企业经营管理智慧、中国企业文化的根源,而中国企业家则是传承和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他们身上有着深深的中华文化的烙印,最能体现中国企业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乔文静  张旭  于丽军 《职业圈》2012,(18):81-81
一、家文化的特点 家文化既然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就具有区别干西方“个体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家文化的特点 家文化既然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就具有区别干西方“个体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声音     
《职业圈》2011,(1):10-10
文化部部长蔡武:文化是软实力,不是软任务文化部部长蔡武近日指出:过去五年中国文化领域发生的最深刻变化就是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初步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科学之路: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坚持“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文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唐双宁 《职业圈》2011,(10):50-51
改革丌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在业务发展、法治建设、管理水平、体制转轨、服务社会等形而下层面的进步,在形而上层面都映射着金融文化的影子;改革、开放、发展、安全、管理、法治、服务、效率,是今天中国金融文化的“主题词”。  相似文献   

11.
影子 《旅游世界》2022,(7):113-119
“半轮秋月明,一片春云腻,到手时清风阵阵起。”炎炎夏日,轻摇一把折扇,感受徐徐而来的怡然清风,是一幅多么美的风景。开之则用,合之则藏,进退自如,逍遥自在,折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中,既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又寄寓着个人的文化趣味。有着“怀袖雅物”美称的重庆荣昌折扇历史上久负盛名,与苏州的绢绸扇、杭州的书画扇共誉为“中国三大名扇”。然而,因做工考究工艺繁复,目前通晓荣昌折扇所有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已是凤毛麟角,而荣昌工匠李开军,便是精通、传承这一技艺的少数人之一。  相似文献   

12.
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禅是一种境界。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文化学刊》2011,(4):102-102
谢师英杰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撰文指出,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有硬实力的支撑,还必须依靠文化软实力的运作。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应遵循五条原则: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国社会的法治文化经由礼治、礼法合治再到良法善治,最终完成了从古典法治文化到现代法治文化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传统社会的乡土性、经验主义和儒家礼法为法治文化的孕育提供了本土化环境。传统法治文化是传统社会治理文化的集中表达,是对有着深厚人文气质的中国法律思想的传承与联结,更是对中国文化传统凝聚力的一种敬畏与珍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传统法治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的互动,对培育公民法律意识、凝聚社会法治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敏锐 《文化学刊》2023,(3):133-136
通过分析我国法制史,可知我国古代法律也曾占据统治地位,其国际影响力处于顶峰状态。但当代中国在法律学语言表达、组织、法律管理体系等方面已经逐渐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趋同化,导致在我国法制主导权逐渐丧失。鉴于此,有关部门应当对这一现状开展研究,促使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将基于法律激励的角度,对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继承展开深入分析,希望能为相关法律工作者提供有用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1,(5):87-87
师英杰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撰文指出,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有硬实力的支撑,还必须依靠文化软实力的运作。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应遵循五条原则: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以驾驭当今文化层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现代音乐技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为音乐艺术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它颠覆了传统音乐技术的统治地位,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挑战。本文从科学技术进步与音乐艺术衰退的历时性分析的视角,管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音乐技术进步过程中面临的巨大生存问题,指出这既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传统音乐文化面对科学技术现代化消极盲从,丧失了音乐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运用调解制度来解决纠纷,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无讼文化、熟人社会架构以及王权统治秩序情结都注定了传统调解制度是其理性选择,同时中国传统调解制度也促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稳定及长期运转.  相似文献   

19.
就笔者在法国学习与研究的经验来看,当代法国社会对中国的文化认知基本上停留在他们对中国某些特定的文化器物(艺术藏品)与实践(气功、中医、风水等)的喜爱上。法国人想象中的中国文化大多围绕着所谓的“传统”而呈现,这是一种典型的片面化和简约化的做法,逐渐地将中国文化置入一个狭窄的范畴,使之成为他们认知中国的文化底版。  相似文献   

20.
“对话”与“重建”是时下学界颇为流行的两个话题,然而,相当的研究成果却只在“设想”、“思路”的层面上论及二者。童庆炳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以下简称《意义》)一书则打破了这种“格局”———它在“实践”的层面上真正做到了“对话”与“重建”。一该书分三篇,按“总———分———总”的思路结构成篇:上篇重点论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性质,并探讨了中国古代文论基本范畴与民族文化个性之间的关系。在该篇中,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与特质纳入视野,并以此为视角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儒、道、释三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