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师的人格从本质上讲是一个道德范畴的概念,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胜过任何生动的教学语言的无声语言,是诸如教材、教案、书、态势语等无声教学语言之中最有价值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何谓语文?叶圣陶先生曾说:“平常说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吕叔湘先生对此也作过明确解释:“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张志公曾引用吕老的话强调这种观点,他说:“吕先生把语文教学的目的讲得明确,就是要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3.
“多看、多听,营造丰富的学语氛围”、“多说、多讲,积极参与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以及“培养早期阅读习惯”,被视为儿童学语关键期提升儿童语言能力的几大基本原则。结合多年来儿童语言训练教学实践经验,论述儿童学语关键期的几个训练技巧,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能做,不会说”、“做得好,讲不好”的现象很多。为此,体育教师除了加强体育专业技术的提高,还应重视和加强课堂口语的修养,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本文对语言的一般能力修养、语言的表达能力修养和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作出了阐述以期引起体育教师对语言艺术修养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人格从本质上讲是一个道德范畴的概念,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胜过任何生动的教学语言的无声语言,是诸如教材、教案、书、态势语等无声教学语言之中最有价值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刘松 《快乐阅读》2011,(13):98-99
所谓肢体语言,就是指体育的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人的身势语或手势语,是指体育教学中除口头表达的语言之外的,以身体作为媒介载体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肢体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感强,它可以加强口语的表达效果,传达信息,交流感情,充分展现教  相似文献   

7.
认知机制是语言迁移发生的前提,语言迁移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理论,因此,认知语言学时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语言迁移可分成两大部分,语间迁移和语内迁移.语间迁移主要是指母语知识的迁移,语内迁移主要是指目的语知识的迁移.从认知角度谈语言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有所改进、突破.  相似文献   

8.
不少名家学在回忆自己的语老师时也常常会提及印象深刻的语课,所忆无非是老师精彩纷呈的讲课,或幽默诙谐,或典雅秀。教学需要课堂,只要有课堂就会有老师的讲课,课讲得好不好,除内容外,关键看教学语言。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雅化是追求课堂教  相似文献   

9.
语言素质的两大表现与语感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素质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在语言上的表现,其主要表现为语感和语识两大方面.语感是以"潜意识"或"无意识"方式活动的语言意识,语识是对于语言的"反思意识".语感与语识的关系是:语识的产生要以语感为基础,语识在语言运用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语识作用下所形成的语感是高级语感.语感教学必须走"语感与语识相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姓"语",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训练,说到底都是语言的训练。语言训练又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根据《大纲》对语文教学中说话能力训练的要求,对照教学的实际,我们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把口语能力训练摆到应有的位置,学生不说、少说,或即使说了,也是含混不清、言不成句、语不成义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1.
何奇 《江西教育》2000,(10):38-39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教法、教语是教学的三大中介因素。过去我们研究教材、教法的多,而研究教语的少。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学的高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愈来愈被广大教师重视。上好一堂课,教师的语言至关重要。谚云:“它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这里讲的是语言艺术的魅力。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始终紧扣学生心弦,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个能够动听的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交际的工具,或者说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口头说的是语,写下的是文.就是说"语"是口头语言, "文"是书面语言.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教学.而语言包括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这里的语言内化是指人们凭借外部语言吸收知识,经由内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然后再凭借外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通过这种形式,以达到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同时丰富知识,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语言言语与语文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言语不同于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言语则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包括听、说、读、写等,语文教学实际是言语教学.只有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来研究语文教学的性质,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王琳 《教学与管理》2006,(11):67-69
一、教师语码转换的研究 教师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重要现象,已经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关注.它既指两种或两种语言变体在句间的转换,也指多种语言变体在句内的转换.在外语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策略来达到特定的教学和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中的人体肢体语言是非语言指导,指的是教师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言语表情、手势等手段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暗示语。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充分调动练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克服体育教学中的恐惧心理,提高课堂实效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语料库及二语习得研究发现真实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板块性,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以整体形式出现的语块.语块研究的不断深入让人们对真实的语言与语言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语块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十年来语言及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及趋势.语块是语言学习的中心,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质.语块的重要作用使得语块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而语块教学的种种优势使它成为语言教学的理想单位.语块教学克服了只重视语言结构或是只重视语言交际这两个极端,把语块融入教学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极有前景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刘洁 《柳州师专学报》2004,19(2):118-120
健美操教学多以身教为主,该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语言的多维性。本文论述了在健美操教学中多维语言及几个常用语言的概念、意义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一个以英语为目的语的国家里所教授或学习的语言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过渡性质的语言。这种过渡语同目的语非常接近,但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认知方式、心理因素、语言水平以及他所处的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种过渡语同目的语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过渡语理论是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里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课题。所以,对过渡语的研究将会给第二语言习得或外语的教学与学习带来一系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罗勇 《现代语文》2006,(1):95-95
于漪老师曾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工了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教师不仅要有准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要把握好教学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般认为,语码转换不仅受到话语产生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本身也成为话语产生和理解的一种语境因素.文章阐述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语码转换在语言教学中具有的社会语言功能以及英语语言教学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等,以期对研究语码转换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