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琴 《生活教育》2013,(7):114-115
曾有人戏言当今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写作教学,也许永远都值得语文教师思考探寻。非常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学生中有着一批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孩子,我们快乐地交流思想,一起在写作的园地里共同成长。他们在成为我的学生之前,早已经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具备了很强的写作能力。我想,我需要做的,就  相似文献   

2.
<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作出了规定,并对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总量有了明确要求,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篇目。可见,名著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引导学生热爱文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指导孩子会读名著,乐读名著,品读名著。一、让学生走进文学世界,激发阅读兴趣,感受美1.每周开设读书活动课。将名著阅读内容以特殊课  相似文献   

3.
黄冰 《教育教学论坛》2014,(38):109-110
在日常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有一颗敏感细腻的本心去热爱学生。并且时刻关注身边的事情,让生活成为教书育人的教材。自身不断学习,在教学中注意渗透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去感染激活学生的文学热情,达到让学生喜欢语文,热爱文学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名称.语言凝聚着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等.可以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这个民族的浓缩.语文的本性就是通过对母语的学习和运用.激发学生的相关能力,培养学生尊重和热爱母语,从而尊重和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中融入了传统感恩伦理、浓厚的感恩思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文学修养欠缺,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感恩思想精髓体悟甚少,必须加强高职学生的文学教育.通过第一课堂语文教学、第二课堂等途径加强文学教育,培养大学生对祖先的敬仰和尊重、对父母的热爱与孝敬、对兄妹的关心与爱悌、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对师友的敬重和信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干:今年夏天三卒初遇,姜兄曾提出一个极有意义的话题: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具备“自觉的文学意识”。这个问题在我心头搁了好几个月,我越来越觉得,这是语文教育中极重要的话题,它一语道中了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姜: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文学意识一直沉睡着,更多的是从为了论文写作这一点走上写作之路的。而我强调“自觉的文学意识”,指的是形成一种文学精神,并将这种文学精神化为精神的养料,传布给我们的学生。文学精神还不能专指文学作品中所传达出的精神,这种精神可能近乎一种宗教般的对文学的热爱与虔诚,有些时候可能还是一种书呆子气,很可爱…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因此,今天我们要重振语文教学的精神必须由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而目前对学生兴趣的调查表明:学生对文学、语文、语言课的兴趣呈依次减少的状况.这与我们在语言教学中没有抓住文学特质一文学的艺术美有关.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关键就是要抓住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系密切,加强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从热爱语文、热爱学生、丰厚语文功底、提高课堂艺术等方面去提高自身素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才可能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习,不仅事关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还负载着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的继承与民族精神的弘扬.本文试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略谈个人之管见. 一、依托教科书,深挖人文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语文是母语教育,人文性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潜隐于我们掌握和运用语文的工具性的过程中,即在掌握母语这一工具过程中的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坚守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紧密依托教科书,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感情.于漪曾指出:语文教学对培养一个人的民族情操具有重大意义,热爱自己的民族,首先要从热爱自己的母语开始.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接手初一新班时,我突发奇想:何不让我的学生写周记?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喜爱文学,又能使我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我加强对班级的管理,使学生在我的关爱与引导下健康成长,于是周记走进了我和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一、教师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1.语言表达能力教弱。表现为不能自如地通过音调、节奏、言语来表现、渲染情绪、情感。教学语言不够简洁,会经常无意识重复学生的发言。对既能起到激励作用,又能启发学生理解的教学语言的研究、开发不够。2.自身的语文功底不够。语文新课标强调要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自己对于祖国的语言文字有由衷的热爱之情吗?当我们自己对汉字的特点、汉语言的独特性都知之甚少时,我们有多少底气说我是热爱她的?当我们自己、我们让孩子真正能感受到每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一幅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更是中华文学中的经典,是值得所有中国人深入学习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古诗欣赏能力的培养,创新古诗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古诗,理解古诗中优美词句的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语文素养;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感受我国文化的精深,树立学生热爱国家、热爱文化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语言文字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依赖于语言文字进行交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需要一定的交际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讲,必须优先考虑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的相关问题。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必须想方设法使小学生对语文的文字、文学、文化因素产生良好的情感。一、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感需求,使学生热爱文字小学生学习语文就需要对文字一见钟情。这里不但要  相似文献   

14.
由于对网络的热爱,我们对网络语文情有独钟,并和学生一起尝试了网络语文学习三步曲.由于利用网络学习语文需适时地调控,弹性系数足,因此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网络语文协奏曲.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组织文学活动,创办文学社团,这是新课标对学校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如今很多学校都有各自的文学社团,这是为那些热爱文学的学生搭建的平台,给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审美素养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为了宣传报道,推广介绍学核一批优秀的文学社团,以期达到加强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五. 教学目标: 1.写身边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热爱生命的人和自然界中有生命的草木.内容要具体,写出真实的感受. 2.提高对生命的认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激活思维,触动心灵,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有独特的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7.
培养中学生的文学审美素质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语文教学过程应该自始至终地贯穿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区分美与丑、高尚与卑劣、科学与愚昧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能自觉地反感丑恶,热爱一切美好事物.  相似文献   

18.
由于对网络的热爱,我们对网络语文情有独衷,并和学生一起尝试了网络语文学习三步曲。由于利用网络学习语文需适时的调控,弹性系数足,因此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网络语文协奏曲。  相似文献   

19.
技校、技师学院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可使之服务于学生就业和生活.不管学生将来选择什么职业技能岗位工作,都离不开语文知识.因此,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我们职业院校语文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面对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将要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学生,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与未来发展,以及院校办学吸引力.而培养好学生文学素养,能够更好地提升其人文品味和文学鉴赏能力,能让学生的气质趋于高雅不凡.所以,通过语文学习与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一项有远见卓识的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20.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笔者从多年实践教学中感到教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作为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语文,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学生一起质疑,教学相长.尊重学生,肯定学生.师生同乐,营造快乐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