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序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能有序。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构建一个开放的化学教学系统,才能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不断地从无序变为有序,才能不断地提升教学系统的功能。一、用问题与矛盾来开放学生的思维苏教版化学教材的重心在知识的探究,问题解决是知识探究与应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材中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问题解决调查研究等栏目不断在学习过程中设置问题和未知与已知的矛盾,给学生留下自主发展的空间,给教师留下开启学生思维的空  相似文献   

2.
李保才 《陕西教育》2008,(12):52-52
一、选择内容,建立合作的平台 在数学课堂上,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实效,首先教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了解自己的学生,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于合作学习,而且小组合作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开展。要精心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作为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一、挖掘教材,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课堂探究热情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兴趣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首先,能够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当代科学教育把目光转向学生生活,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内容的原因之一。如对水资源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1)了解学校和家乡等周边环境的重要性。(2)观察周边地区的水资源的分布状况,说出该地区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3)假如你是当地水资源主管部门的最高长官,针对当地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其次,对于超越常规但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学生也会感兴趣,因为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了解的欲  相似文献   

4.
一、引导学生想象课文的情境,激发思维 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只有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要引导学生思维.首先要把问题揭示出来.启发他们大胆地探究、质疑.引起解决问题的兴趣。其次还要引导他们深入分析、把握课文的精神实质.洞悉深层含义.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揭示教材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是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名言,足见“问得好”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提问技巧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发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才能有效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探讨教学模式。所以“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相似文献   

6.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利用教材中的模型、插图和挂图、活的生物体、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挂图和模型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它和教材中的插图都是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或者难点而绘制的,具有紧密配合教材,生动、形象、可视性强的特点.使用模型、挂图和插图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通过视听感官与大脑思维的积极协调活动,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不仅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也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函数的连续性和极限一样,都是微积分的重要内容,也都是难点教材,对于难点教材的教学,教师应当抓住问题的实质,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共同讨论,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用得好。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尝试打破教材的局限,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大胆猜想、深入探究。使学生思维火花不断进发闪烁,收效远高于预期的效果。现将此课实录与反思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评析】《平衡》一课系《自然》第四册第十二课。本课是让儿童通过对杠杆尺实验,感知什么是平衡,什么是不平衡及由不平衡达到平衡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但教材本身以对称平衡为中心内容,反复讨论等距情况下须等重,等重情况下须等距才能达到平衡,内容有些重复,并且低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鉴于此,教采取了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探究,并在教师引导下找出规律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物理的光学知识中,"光的折射"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又是中考光学部分的热点、难点;同时,也是高中物理光学部分相应知识的基础和高考热点之一.因此,引导学生搞好"光的折射"实验探究,是使学生突破难点、把握重点、提高科学素养、保持科学兴趣的关键.一、问题的发现1.教材实验原设置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采用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八  相似文献   

11.
激活学生思维是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教师应从立足于教材、设置不同问题、运用教学情境、引导主题探究、展开多种形式的对话互动这五个方面入手,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英语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陈燕 《物理教师》2023,(2):61-6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教材中多采用定性实验.本文创新设计了教材“做一做”栏目的实验,能够定量探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才能使其身心得到发展,才能培养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蔡霞 《中学教学参考》2011,(33):106-106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波诺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人的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创新。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学生。那么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创新和发展,学生才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学习。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克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正确的教学方法应当是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教材中发散性思维的内容,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不断发展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那教师应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许燕 《教学月刊》2008,(9):14-16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探究在课堂内外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然而目前多数的科学探究却有重形式、重技能之嫌。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以及课内外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不断拓展思维,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人,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以具体案例说明如何对教学资源进行一定整合,让学生在课堂内外感受科学家的思维特点,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性和首创性。  相似文献   

16.
一、挖掘教材难点,化难为易,设计启迪思维、解决困惑的问题,为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创造条件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之所以会产生一些思维的困惑或理解的偏差,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还不能同化和顺应教学的内容,因而形成了思维障碍。如果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勇于向疑  相似文献   

17.
徐立香 《课外阅读》2011,(8):182-182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纵横联系,同时重视对学生发现思维能力的培养。“苏科版”教材尤其注重发现性思维的培养,因为发现性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组成部分。我个人认为教师既重视教材的知识结构、又重视发现思维的存在及其作用,只有动手操作才能使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增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及探究能力的发展,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教师善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实验现象是启迪思维的最好教材。思源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肯去挖掘教材因素,充分利用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合理而充分的想象,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而且对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突破课文中的难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都是十分有益的。启发学生想象必须找准合适的发散点,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启而得法,学生想象的翅膀才会自然地展  相似文献   

20.
上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2章《生命科学》教材“激素调节”一节内容,相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本节课尝试以问题化教学方法通过历史的重演、实验探究、联系生活等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以致用、关爱生命。问题化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起点和主线开展活动、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