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篮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对促进篮球运动员身体全面发展,改善运动机能,提高运动能力,使运动员在快速、激烈的强对抗中,技术、战术水平得到正常发挥.本文根据我们多年从事篮球教学训练的实践中,总结归纳了篮球运动五大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和原则.仅供同行们在教学训练进程中,结合本队的实际情况参考运用.  相似文献   

2.
黄坤华 《考试周刊》2012,(33):108-110
运动员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是力量素质,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是任何竞技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前提。力量素质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基础,注重提高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能够延长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和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因此,要从青少年时期抓起。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力量素质训练和专项训练,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篮球后备运动员。所以,篮球教练员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应高度重视,科学地进行力量训练。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篮球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是一个专门化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是运动员的教育、教学和身体机能能力、运动素质的增强与发展交织在一起,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和篮球知识,意识的获得与发展也是融合在一起。因此,篮球运动训练是一项复杂而细微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篮球运动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但对少儿运动员篮球的早期训练上关注不够。本文针对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发展状况,多角度分析少儿运动员篮球早期训练中需要关注的环节,提出对少儿运动员篮球早期训练中,需要将篮球意识培养作为切入点,注重结合少儿认识规律与身体素质,从内容和方法上谈基本功素质的训练。不断为篮球运动输入优秀后备人才,促进我国的篮球运动健康发展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5.
作为篮球训练的黄金时期,青少年的体力和弹跳力等身体机能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此时强化专项训练可以有效提升篮球训练效果。本文立足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现状,从弹跳素质、专项力量、心理素质和技术动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训练对策,希望为新时期青少年篮球教学和训练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经剑 《考试周刊》2012,(36):110-112
篮球是一个灵活、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篮球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而青少年正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黄金时期。本文谈谈加强青少年篮球意识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邹国勤 《考试周刊》2013,(86):103-103
当前篮球战术意识的理论研究滞后于篮球运动实践的发展现状,青少年是培养篮球战术意识的黄金时期。应把战术意识的培养同其他运动技术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使青少年篮球技战术水平同步提高,以适应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篮球战术意识在青少年训练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篮球战术意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的快速阶段.如何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爆发力水平是青少年篮球教练员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爆发力水平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现代篮球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具有灵活巧妙的技术和变化多端的战术相结合的竞赛活动.所以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活性等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身体素质训练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中学阶段正是身体发育的敏感期,应将身体素质训练放在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提高篮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篮球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已成为适应比赛、驾驭比赛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必须在青少年时期注重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尤其是力量素质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钟耀敏 《中国教师》2010,(Z1):156-157
中国篮球迄今未能步入世界篮球的最高殿堂,并不是我国的篮球运动员天赋不如国外运动员,或者是国家对篮球运动不够重视、经费投入不足,而是在于没有很好地利用因材施教的现代体育科学成果来训练,且训练系统、训练方法相对滞后,忽视了运动员在早期建立基础阶段,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我们经常看到,并不是身体素质最好的运动员夺取了桂冠,而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并更好地控制个人情感的运动员。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成长时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应重视和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训练,将心理训练贯穿于运动员训练的始终,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高水平篮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外篮球运动训练中力量的方式、方法、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如何发展我国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新观念、新方法;并对篮球身体素质的训练的控制理论基础做出补充,旨在提高我国篮球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现代篮球发展趋势“三高一争夺”(即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术,拼命争夺篮板球)以及我国近年来篮球运动发展状况来看,篮球运动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科学地、系统地按计划进行教学与训练,打好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等基础。这是促进我国篮球运动迅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在青少年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教学与训练的安排必须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身体正处在发育成长阶段,无论是骨骼、肌肉、内脏器官和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等,都与成年人不同,此时大肌肉的发展快于小肌肉的发展,骨骼的柔韧性较好,但是不如成年人坚硬,脉搏频率快,肺活量小,神经系统的机能表现为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占优势,而稳定性较差,但可塑性强。针对这些生理特点,在制定教学与训练计划、内容时,必须注意系统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董剑 《时代教育》2009,(10):245-245
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的灵魂.青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连续性的过程,在技、战术训练的同时,加强篮球意识的训练和培养,使其比赛意识与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培养密切结合,并有效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而篮球项目作为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投篮是篮球运动的主要进攻技术,也是得分的唯一手段。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要想在激烈的对抗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投篮时应做到高、快、准、变。笔者认为要达到以上要求,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掌握正确投篮方式1.苦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投篮方式。要想较好地运用投篮技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应苦练基本功,可根据自身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站位情况,先选择那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战术意识逐步成为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高校篮球运动的本质,在运动员进攻战术意识的培养上要与职业篮球运动员有所区别。高校篮球运动员在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和以及技术水平上都逊于职业篮球运动员,因此应该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在亚洲已是一流,而制约着高校篮球运动员在世界舞台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技、战术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想要让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再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想方设法的培养学他们的篮球进攻战术意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寿松 《考试周刊》2008,(4):156-157
当代篮球运动正沿着主体空间和高难度、技战术方面发展.篮球比赛已是身体、技术意志、智慧、心理融为一体的全面抗衡.国内外篮球训练成功的经验表明:许多优秀篮球运动员成长的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此阶段的基础训练,对运动员的发展与前途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传球意识差、技术粗糙,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各级篮球运动员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的通病。对此,要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的整体水平,缩短我国篮球运动与高水平篮球强国之间的差距,提高竞争力,加强青少年传球能力的训练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1.身体素质训练的意义 田径运动员的主要身体素质是: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这些素质又分为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高度发展的身体素质是田径运动员达到专项成绩高水平的物质基础.根据训练实践体会,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意义在于:能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发展;是提高运动成绩的物质基础;能使身体均衡地发展,较少地出现伤害事故,为承受大运动量训练(超量负荷)打下基础,是未来长期系统训练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掌握和完善技术;有利于运动员较长时间地保持比赛能力和延长运动寿命;在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能发现青少年运动员的特长,有利于更恰当地选择合适的专项素质.  相似文献   

20.
黄德胜  陈静霞 《考试周刊》2013,(51):118-119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早期的体能训练必须以未来专项竞技的需要为导向,为专项高水平竞技阶段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早期基础阶段的体能训练与优秀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我国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存在思想认识重视不够,对篮球运动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训练观念模糊,体能训练方法手段过于简单化,体能训练与专项运动脱节,训练缺乏系统性等问题。篮球教练员、运动员必须提高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篮球运动的专项规律,结合青少年阶段生长发育的生理和身体形态特征,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安排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