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亚洪 《海外英语》2020,(6):145-147
自20世纪80年代葛传槼先生首次提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和中国式英语(Chinglish)以来,国内的诸多学者就两者的界定、特征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该文在以往学者的观点之上主要探讨中国式英语的形成原因、中国式英语向中国英语的转化、从中介语的角度分析两者的异同,并就中国式英语和中国英语提出一些问题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了《三字经》的不同英译版本,同时借助网络资源探究《三字经》在英语国家中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其影响力主要在于让普通英语国家读者了解中国的传统教育、基本历史和文化,其传播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3.
孙大雨的《楚辞》英译非常重视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名物、句义的注解,这种"丰厚翻译"的策略展现了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他的《楚辞》英译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译介,其中也包含着强烈的身世之感和爱国情怀。他采用与《诗经》对比的方式对屈原诗歌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解释,并作了音步分析。这些都使其在当代《楚辞》英译著作中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4.
最近十年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章回式长篇历史小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译介到世界各地也深受喜爱。进入21世纪,国内开始重视《三国演义》的英译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尤其是对罗慕士的英语全译本的研究比较深入。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三国演义》英译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建构负责任大国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典范。文章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三卷英语语料库((1))进行词频分析和高频关键词索引行分析,探讨著作中所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结果表明,著作中塑造了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务实实干、自我提高完善的中国国家形象。著作中还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主张合作共赢,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值得在对外传播、自塑国家形象过程中广泛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卓 《考试周刊》2008,17(7):51-52
随着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学习者(学生)常在英语语用方面出现失误.产生的这些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式英语.笔者就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表达所出现的中国式英语进行实例分析,阐述出现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克服中国式英语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Chinglish或Chinese English,即中国式英语,是中国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写作、翻译和口语表达时经常出现的通病。为什么学英语的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时,使英语变了味,走了样,地地道道的English却成了Chinglish,本人从长期的精读教学工作以及给学生辅导功课、批改作业的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容易导致学生表达中国式英语的原因:(1)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8.
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文赋的研究和题画诗的研究,不如对苏轼其他文学成就的关注那么广泛和深入。本文从英语世界的苏轼《赤壁赋》研究概述、"赤壁赋"的英译、《赤壁赋》的英译注释与评论、苏轼《赤壁赋》原文本的解读等方面对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赤壁赋》的译介做了梳理,并对译介过程中出现的误读、误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英语辅导》2016,(4):2
《疯狂英语·教学版》(原名:《疯狂英语·教师版》,从2016年1月起,更名为《疯狂英语·教学版》。中国外语教学期刊质量检测入网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收录数据库入选期刊[知网]、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发布对我国的英语学习、英语教学以及英语测评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但专门用途英语(ESP)能力等级量表还有待于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以国家开放大学突出职业性培养目标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专门用途英语的特性及其与通用英语的共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量表为成人教育和开放教育的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启示,为未来建立ESP能力等级量表提供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如何避免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英语在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发展之后,以其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对英语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英语是"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中国式英语并不等同于中国英语,它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本文就在翻译中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中国也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关于英语在中国这个问题,我国语言学界提出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两种说法。本通过将着重探讨“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定义、特点以及在语音、词汇和语篇层面的表现形式,指出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创新成果应惠及全球。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交流的重要媒介,应在各国创新成果交流合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央视纪录片《创新中国》讲述了中国最新科技成就,呈现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新面貌和新突破。本文以纪录片《创新中国》第一集《信息》翻译实践为例,尝试从专业词汇、英汉差异、语域变化三个层面分析如何准确严谨地英译科技类纪录片中的字幕,旨在推动纪录片英语译文传播,以讲好中国故事,使“创新中国”走出去。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文赋的研究和题画诗的研究,不如对苏轼其他文学成就的关注那么广泛和深入。本文从英语世界的苏轼《赤壁赋》研究概述、“赤壁赋”的英译、《赤壁赋》的英译注释与评论、苏轼《赤壁赋》原文本的解读等方面对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赤壁赋》的译介做了梳理,并对译介过程中出现的误读、误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美国20世纪著名诗人翻译家维特·宾纳翻译的《玉山诗集》是《唐诗三百首》在英语世界的第一部英译单行本。宾纳在“散体”译诗思想的指导下,以独特的方式传译了唐诗的情感、语言风格和音乐性。宾纳创作的诗歌折射出他丰富的唐诗翻译体验,显现出唐诗意象、语言等“汉诗风尚”,是著名的“仿中国诗”。《玉山诗集》与仿中国诗为宾纳在英语诗坛赢得了盛誉,促进了美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进 《亚太教育》2019,(9):157-157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目前我国首个对英语学习者进行英语能力测评的标准,其主要的目标是促进我国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学习、测评以及发展。学习者应该根据《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本文主要对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7.
从补缺假说的角度看网络热词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媛 《海外英语》2011,(13):325-326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主流文化之一,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及其英译不断即时的反映现实生活,寄寓了人们丰富的社会情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手段。该文试图从补缺假说的角度分析一些热词的英译及其所透露出的中国式英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当前英语使用及学习的现状,本文探讨了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差异。中国英语是作为外语的使用型英语变体,是对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中性信息媒介;中国式英语是英语学习者在未掌握规范英语前所使用的一种过渡语言体系,是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必经的一种心理和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9.
李久亮 《中国考试》2022,(12):19-26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或CSE)实施大学英语写作促学评价,探究促学评价及学生对该活动的任务价值感对英语写作自我调节式学习的影响。参照依据《量表》设计的《CSE写作评分量表》,在一个为期10周、由某高校44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与的大学英语写作课上,以同伴互评方式实施促学评价,通过英语写作自我调节问卷分别在学期开始、课程结束和学期结束3个时间点追踪学生自我调节式学习水平,并通过写作互评任务价值感知问卷在课程结束时测量学生对促学评价活动的价值感。结果表明:促学评价和学生对促学评价的价值感均在整体上提升了自我调节式学习水平,二者还产生交互作用,即促学评价对自我调节式学习的积极作用在对促学评价有高价值感的学生中更明显;就自我调节式学习的各子维度而言,促学评价和任务价值感对承诺调控维度和元认知调控维度具有彼此独立的积极作用,对厌倦调控维度和情感调控维度表现出上述交互作用模式,学生的环境调控水平主要受任务价值感的影响,促学评价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中国也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关于英语在中国这个问题,我国语言学界提出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两种说法.本通过将着重探讨"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定义、特点以及在语音、词汇和语篇层面的表现形式,指出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