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晚清经济立法是中国近代意义上经济立法的首次实践,是中国近代法律变迁史上重要的一页。本文拟对晚清经济立法的历史动因及其晚清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作一历史考察,并剖析其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为我们今天的经济法制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的对外经贸是在国门的开与关的碰撞和交织中缓慢发展的。晚清执行的是外国列强强加的和由于本国经济畸形发展而不得已采取的对外经贸政策。晚清开从国外借款的先例,同时又开准许外商来华投资设厂的先河,晚清从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发展到多口对外通商,对外贸易的产品和国家较清初都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晚清时期完成了从传统军事思想向近代军事思想的变迁,相对同一时期的西方,这个过程具有反应性、内发性以及迟滞性等特征,究其成因,同晚清地缘政治环境、经济技术实力、社会政治结构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晚清经济立法是中国近代意义上经济立法的首次实践,是中国近代法律变迁史上重要的一页.本文拟对晚清经济立法的历史动因及其晚清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作一历史考察,并剖析其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为我们今天的经济法制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的企业报效制是一种富于中国本土特色的企业分配制度。报效是政府主要凭借政治权力分割企业盈利的制度安排,它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强制性,模糊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经济界限,打击了商人投资者的信心,削弱了企业自我积累的经济基础,晚清时期新式企业的产权缺乏法律保障的状况因之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晚清统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的周口地理位置优越,成为江南商货进入北方市场的重要转运中心。丰富的商品和众多商人的聚集,使周口成为晚清时期河南与省外开展贸易的重要窗口。经济的繁荣带动了金融业的发达,最明显的就是山西票号的纷纷进驻。山西票号的到来便利了资金的融通,促进了周口市场上的商品流通。  相似文献   

8.
晚清学术文化在清代甚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都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在整个晚清社会,伴随着鸦片战争而来的近代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社会转型,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也随之经历了艰难的转型过程。在这个时期,晚清学术以“经世致用”为基本原则探索救亡图存的文化方略,学术发展复杂多样,各种学术派别和学术思想纷纷出炉。不过,在晚清学术发展的纷杂局面中,学术发展轨迹也并非无处可寻。概略地说,其学术文化内容大致包括依次演进的四种形态,即“旧学”、“西学”、“新学”和“国学”。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晚清时期山东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制约因素,认为这些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制和山东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阻碍了山东早期经济的现代化,同时也对后来山东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与观念中存在保护主义与自由主义、卫主权与争利益、经济优先还是政治至上三对比较常见的矛盾与冲突.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勃兴,对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理性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将晚清经济民族主义一概斥为“经济排外主义”而大加贬损,并不符合历史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