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把艺术形象比喻成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水下看不见的"八分之七"。因此,在进行文本解渎时,教师应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讨论争鸣。我认为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文本的“价值引导”要讲究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2.
徐默凡 《成长》2007,(9):25-26
管祺祺今年大学毕业,忙着找工作,是个很有实力的本科生,专业热门,英语八级,日语一级,可是最近却接连错失了三次求职机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王毅 《当代教育论坛》2007,(10):120-121
一我在网上读到北京大学焦国标先生撰写的题为《北大校训的尴尬》的文章(时间为2005年11月。原始出处:凯迪网络),他说:北大大饭厅的东墙上刷上八个大字"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我想,这一定是校训了。""现在没有一个北大人认可再不能比这八个字更没文化的校训了。而且大饭厅100周年纪念时就拆除了,没地方再见这八个俗不可耐的汉字了。"当时的我不太相信。  相似文献   

4.
壮国桢 《江苏高教》2006,(2):137-139
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进行了解读,指出了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应关注的八个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背影》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朱自清将父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朱自清在经历了岁月风霜之后对骨肉亲情的深刻体会.就散文凝练的语言、点滴细节的描写、精妙的构思体现的父爱真情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个童话单元。教材选编了经典的童话,它们语言优美、构思巧妙,很受学生的喜爱。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关注童话语言、情趣、意蕴和人性之美,善于创设愉悦的童话语境,在把握童话文本本质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重视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以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南峰  唐煜 《考试周刊》2011,(4):43-44
本文以奈达提出的翻译程序的八个步骤作为视角,结合翻译过程的分析、转化、重组和检验,逆向分析其所蕴含的核心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即功能对等原则、读者检验原则及搁置冷却原则。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苏教版第八册第53页~55页。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的《背影》入选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一个学习重点就是"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结合单元目标的特点,教学难点聚焦到品味"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的语言。若要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如何搭建适合的教学支架,带领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是这篇文章教学设计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武汉三中,这个曾经平淡的学校.近年来一跃变成了教育高质量的代名词:重点大学升学率2002年位居武汉市第十二.2003年第十。2004年第八.2005年第八.2006年第五。2007年第四。经过短短6年的时间就能与武汉市外国语学校等老牌省重点高中一争高下.人们惊呼:“武汉三中创造了教育界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文本解读需要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统编语文教材五下第八单元的文本教学,教师要寻找文本中的"笑点",引导学生在"慢读"中感受故事人物的语言智慧;也要寻找教学的最佳路径,打开文本语言的"包袱",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激活学生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12.
李智   《广西教育》2013,(42):56-57
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及其特征的说明文,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该课文,容易使学生觉得毫无趣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融入课文当中去学习。对此,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刘微 《现代教学》2008,(4):77-79
在上期中,作者解读了《变革的力量》三部曲(《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变革的力量》续集、《变革的力量——深度变革》)中的复杂性理论和八项基本启示,为我们打开了教育改革中非线性语言的视野。本期,作者将深入地介绍非线性语言的发展以及发展中得出的八条教训。我们期望通过这些内容,为读者在进行教育改革遇到困惑时提供另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1月1日清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一个月前,在同一个地方,他也曾向世界宣布了“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的消息。如今,“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以宏观和微观为着眼点,采取历时和共时的途径分别从动态的原因、八个领域、七个特征、预测(含影响、方向)四大方面来对美语词汇进行了认知解读。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美语的形成与发展创新性地做了"四分法"的划分,提出了"四个阶段说",以示图形式呈现了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互动演变历程,并对美语动态发展轨迹做了描绘。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等八个政府部门颁布了一套新的<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相似文献   

17.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教材中文字相对浅显的一篇古文,但是作者作为明朝遗老,写《湖心亭看雪》时清朝的文字狱已鸣锣开场,特殊的历史背景造成文本的情感表达深沉、朦胧,给学生的情感解读带来很大障碍。另外,张岱是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擅长"细琐处见真情",这同样造成情感解读的障碍。结合教学实践,就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解读《湖心亭看雪》的情感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放眼当今的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无度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么坚持“深度阅读”,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时总是深了再深;要么打着“广度阅读”的旗号,旁征博引,甚至撇开文本,八面开花;要么振振有词要“文本细读”,从头到尾、从文字到标点,乃至一切细枝末节……所有这些,都是超越了“度”的教学。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度”,必然在另一方面达不到教学的“度”。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失衡的、顾此失彼的,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能力的失调,甚至是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被选入八年级课本的《乡愁》是一代台湾人的心灵独唱。余光中在这首诗歌里利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思乡情绪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  相似文献   

20.
于琴 《现代语文》2007,(9):63-63
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见苏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是篇美学价值很高的游记散文。1997年7月初,作者应邀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