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高校后勤组织不仅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力量,也是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组织由行政组织向经济组织转变,构成了高校后勤组织在社会改革中的核心内容,这既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校后勤组织的本质要求,又是高校后勤组织在社会化改革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教育资源的配置,其实施必须依赖于社会化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笔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出发,在阐述改革管理体制,明晰产权关系,转换运行机制和改革劳动人事用工制度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内容之后,着重论证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应注意和应该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是高校实现和完成服务育人的基础性工作。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性质和方向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指出高校后勤兼有服务和生产效益双重任务,高校后勤社会化在本质上突出强调拓展服务范围,从校内走向校外;改变服务性质,从“消耗性”服务转变为“生产性”服务。构建现代企业模式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这一改革的第一步目标已基本实现,并已初步建立了高校后勤实体。但是应当认识到,高校后勤实体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认真研究高校后勤实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论作为经济组织的高校后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后勤由过去单纯的行政组织转变为新型的经济组织。高校后勤要成为成熟的经济组织,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思想,这是社会化改革的本质要求,是高校后勤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认为这一改革是高校后勤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出路,就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如何更新观念,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加快高校后勤改革,逐步实现后勤工作社会化乌汉(内蒙古师大校部)高校后勤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革的难点之一。没有高校后勤改革的成功,就没有高校综合改革的成功。高等学校应对后勤改革给予足够的重视。回顾十多年来的高校后勤改革,取得了显著成...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工作适应社会经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统一的渐进过程,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本文就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概念进行解析,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模糊概念进行澄清,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陈大鹏当前高校后勤改革正深入发展,积极探索后勤管理改革实践经验,是高校后勤面临的紧迫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及加强高校后勤科学化管理的指导精神,总结高校后勤管理的实践经验,探索高校后勤科学化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社会化应该规避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乐洋 《大学时代》2006,(4):116-11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统一的理论指导,过分强调高校与高校后勤的密切关系,因而否定改革的必要性;注重后勤实体的市场化,而忽视其教育规律;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甩包袱”现象和排斥社会产业为高校服务的思想都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该规避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突破高校后勤“老人老办法”瓶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高校后勤实体基本实现了与学校行政的规范分离。但随着我国后勤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前些年实行的“老人老办法”已日益显现为制约高校后勤改革的“瓶颈”,束缚了高校后勤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阻碍了高校后勤实体的健康发展。随着高校后勤“事改企”的逐步推进,高校后勤人事体制改革的外部条件日趋成熟,改革“老人老办法”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走向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了解国内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现状是迈向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第一步,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培训、评估及监督模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具有社会第三产业的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校后勤改革提供了必要和可能。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管理体制应是“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运行机制应是“准企业化”,改革的方法应是“小步快走”,同时要加强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服务育人的意识,强化对后勤的投入意识。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实体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正确认识高校后勤实体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功能和作用,促进高校后勤实体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既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服务从福利性到公益性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章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高校后勤的基本性质,阐明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年,也是完成此项改革总体目标的最后一年。章结合本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以后勤社会化改革给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带来的变化为着重点,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就和前景加以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改革(尤其是高校后勤改革)的必然趋势分析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根本特征,并借鉴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经验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以服务于高等教育为其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性质的企业文化,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行准企业化管理中兴起的一种新文化形态,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向高层次发展的标志,一流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邹巍 《教育科学》2004,20(2):47-4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高校后勤领域的一种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文章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入手,探讨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及其各方责任,并着重研究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中的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健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抓住联合共建机遇推进高校后勤改革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丁铁钢,孙玉琦,邓春山高校后勤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研究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时候,必须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注重研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