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要:在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首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目的:1)分析张继科发球类型对王皓得失分的影响;2)分析张继科的发球类型、王皓的接发球类型和张继科的第三板技术,前三板技术组合对王皓得失分的影响;3)分析王皓的发球类型、张继科的接发球类型和王皓的第三板技术,前三板技术组合对王皓得失分的影响。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确立研究设计;用录像观察法收集原始技战术统计数据;用Logistic回归法对乒乓球比赛前三板建立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王皓接张继科发侧旋球要好于接逆旋发球。侧旋发球是张继科逆旋转发球的有益的、重要的补充;当张继科发逆旋转和侧旋转球时,王皓接发球控制的效果要好于进攻的效果;张继科发转不转球和长球对王皓的威胁较小;王皓的发球轮中,王皓发逆旋球、张继科进攻、王皓第三板进攻可能是王皓最好的套路组合。对于张继科的优势接发球技术“拧”,王皓在数据和场面上都有优势的。总体上分析,王皓输在自己的发球轮而不是接发球轮中。  相似文献   

2.
正手台内侧拧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的新技术,主要通过调查法和实验法对乒乓球正手台内侧拧技术进行运动力学和解剖学分析,并结合相关实验对该技术在落点、旋转、弧线、命中率等方面进行实效研究。研究结果:保证"全方位"的全台进攻,继而掌握主动性和形成优势局面进入相持阶段,因此,对于前三板有技术优势和相持打法为主的运动员来说,正手台内侧拧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为赢得整个比赛打下更为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运动的技战术打法都是围绕着进攻与防守而设计的。从进攻与防守的相互关系中探究技术与战术的运用,以分析获胜因素,探究取胜规律,为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研究、观察、专家咨询、逻辑分析等方法,以竞技陀螺比赛攻守过程中处于旋转体系下陀螺的受力情况为研究对象,对处于旋转体系下的陀螺攻守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竞技陀螺攻守技战术运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利用陀螺旋转体系的回动效应,运动员训练可有意识地旋放出活陀螺和流动陀螺。根据两个旋转体系的碰撞效应,守方运动员可借助对旋放区陀螺旋放落点的控制实现防守的战术意图,而攻方运动员则可以借助进攻力量、攻击部位、旋转性质的变化调整进攻技法。2)守方选手加强陀螺旋转的稳定性和旋放区前缘、后缘、左缘、右缘、中央等五个区域的落点以及活陀螺、流动陀螺、死陀螺各种旋放技术的训练,从旋转稳定性、落点意识、不同陀螺的旋放技术等方面提高防守能力;攻方运动员可掌握重击打法、轻钓打法两种进攻技术,控制己方陀螺旋转性质,进攻对手陀螺不同部位等进攻技巧,并提高进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及战术素养。  相似文献   

5.
摘要: 为了深入认识新型无缝塑料乒乓球的基本特征,测试其对击球速度和旋转的影响。采用调查访问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新型无缝塑料乒乓球与传统赛璐珞乒乓球进行实验比较。主要从无缝塑料乒乓球的弹跳、落点准确性、击球速度和旋转等方面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缝塑料乒乓球的硬度和弹跳高度均略高于赛璐珞乒乓球;无缝塑料乒乓球的弹跳落点和飞行弧线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优于赛璐珞乒乓球;无缝塑料乒乓球击球的平动速度比赛璐珞乒乓球减少约2%,旋转降低约5%;用无缝塑料乒乓球球和粘性套胶拉弧圈球的旋转略强于涩性套胶拉球的旋转。为未来进一步适应新球的技战术训练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观察统计法和四段分析法,统计分析张本智和在2016—2018年与世界顶尖乒乓球运动员对阵的15场比赛数据,研究张本智和的技战术特征。首先,通过张本智和的胜场技战术数据分析其优势。从发球落点情况和1 3、1 3 5板战术组合分析张本智和在发球轮的战术组合特点。从接发球技术和落点情况、2 4板战术组合分析张本智和在接发球轮的战术组合特点。其次,将张本智和负场技战术数据与胜场数据作比较分析其弱势。张本智和3次负于许昕,进一步分析许昕战胜张本智和时的技术运用情况。发现,张本智和在发抢段发挥稳定,1 3板发—抢战术组合使用率最高,但是得分率低于发—控战术组合,1 3 5板战术组合中以发—控—抢得分效果最好。接抢段抢攻意识强,第2板以进攻性技术为主,其中反手台内拧拉为主要进攻手段,2 4板战术组合以控制性技术为主,第2板攻完以后第4板通过推挡或者快带技术控制回球的落点。在相持段通过线路的变化来弥补自己力量小、球速慢的劣势。认为,要战胜张本智和,应在他的发抢段加强对回球落点和旋转的控制,限制他第3板直接抢攻,将发抢段过渡到相持Ⅰ段,发挥成年男子力量大、球速快的优势;在他的接抢段,要控制发球的落点和发球线路的变化,加强本方第4板的抢攻意识。相持段,主要是打开张本智和的防守角度,发挥本方的力量、旋转、速度优势。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内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统计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和探讨.发现,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统计研究的热点主要有乒乓球比赛常规技战术统计、乒乓球比赛技战术评价模型构建和乒乓球比赛技战术诊断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指出,未来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统计研究将在原有经典三段评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评估标准的修订和评估指标的细化研究;将利用其他领域比较成熟的技术、模型和方法,建立技战术数学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5年赛季谌龙与李宗伟比赛中的技术运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谌龙和李宗伟发球以网前小球为主,后场平高球为辅;前者中场击球点高,反手平抽多,后者中场击球落点和球路变化多;前者后场以拉吊下压为主,后者以劈杀、重杀进攻为主;总体技战术均是“控网压底、多拍意识、以攻为主、攻防结合”.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的视频快速反馈与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继承前人的"三段评估法"的基础上,在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实践中,结合Simi Scout技战术视频分析软件,重点对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快速反馈与诊断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运用Simi Scout技战术视频分析软件,可以做到对乒乓球比赛的现场快速反馈与诊断,在国家乒乓球队的实际运用中取到了较好的效果。建立乒乓球技战术模型是进行视频技战术快速反馈与诊断的关键。建立了通用的单打模型、双打模型,以及王皓、王励勤、马琳的技战术模型,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奠定了研究基础,通过录像观察、数理统计进行了比赛战术行为信息的数据采集。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确定了分析的基本框架,对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选手竞赛过程中的落点战术行为进行了博弈实证研究,探求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战术行为决策时的理论依据。研究中根据运动员的战术决策思维特征,构建了乒乓球落点战术行为序贯博弈分析的拓展式(博弈树)模型,运用极大极小算与逆推均衡算法进行了博弈树的求解。研究得出:博弈论可以为乒乓球战术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并可以作为基础理论对乒乓球运动实践进行理论分析,探究乒乓球运动的内在规律;通过乒乓球落点战术行为可以构建序贯行动的博弈树模型,用最大最小值与逆推均衡原则来寻找纳什均衡路径;通过特定两名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纳什均衡来预测下一场比赛的战术行为决策特征,有利于战术行动方案决策。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战术训练的落点监控与效果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规则背景下,探索出乒乓球战术训练的落点监控方法,即将球台划分为三个大区、15个小区,并做出标志,使学生根据不同的战术要求,将球击到相应的区域内,并进行了教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乒乓球战术训练的落点监控法便于直观教学及击球动作的动力定型,在提高战术训练质量、实战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教法。  相似文献   

12.
摘要:传统乒乓球比赛战术研究较多是对单一战术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较少对战术指标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探讨,从而割裂了各战术指标与整体结果指标的联系。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发球、接发球、一三拍组合、二四拍组合、相持战术的得失分率和总得失分率指标,通过计算各项战术指标的得失分率与总得失分率的关联度对我国现役4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得失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持得失分率与总体得失分率关系最为紧密,二四拍得失分率、一三拍得失分率、接发球得失分率、发球得失分率与总体得失分率的密切程度依次差些,运动员个体之间的战术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战术意识的培养是战术训练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要靠运动员的独立作战能力、战术思维和战术应变能力等。本文重点介绍训练过程中,提高运动员战术思维的形成,使运动员学会分析、判断、比较,促进战术行为的决策与战术意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20km竞走项目战术训练结构包括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行动、战术形式、战术观念及战术指导思想6个要素,其中战术行动是核心性训练要素。战术行动表现为领先走、跟随走和"根据自身实力以我为主"的3种位置选择模式与匀速走、变速走与加速走3种速度变化模式。其中,测试赛位置选择模式为跟随走和"根据自身实力以我为主",速度模式为匀速走;夺标赛位置选择模式为跟随走和"根据自身实力以我为主",速度模式为变速走或加速走。战术训练应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采用减难训练法、加难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及实战训练法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15.
加力与先加力是乒乓球乓球比赛中技战术变化的重要体现,目前对于乒乓球技战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接抢段、发抢段、相持段等三段式相关指标上,尚未发现先加力的系统研究.应用北京体育大学蒋家珍博士研究的《乒乓球比赛数字编码技术与技战术统计分析系统》,对李晓霞、丁宁、刘诗雯在近三年中共30场比赛进行录像观察分析,在所获得的135470项有关击球站位、击球技术、击球落点、击球效果、击球线路等技术数据的基础上,从先加力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刘诗雯最擅长率先加力,打法最为积极主动,不但先加力的比率最高,而且得分效果也颇佳.李晓霞的正手先加力效果最好,更擅长于在相持中后发制人;而丁宁先加力的比率较低,但相持能力较强,是主要得分手段.刘诗雯的打法最为积极主动、灵活多变、先发制人,李晓霞与丁宁均属于后发制人型,其中李晓霞的变化最少,李晓霞的优势在于力量、相持能力强,正手加力攻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的认识中国足球与世界强队技战术水平的差距,提高我国男子足球运动训练水平,通过研究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与国外对手的相关技术参数,提取、分析8项原指标,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提取影响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技战术水平的原指标的4个共性因子,解释其含义,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球队胜率与共性因子的回归模型及方程式,并对其进行讨论。结果显示:共性因子可以为足球技战术训练提出新的参考意义,实践性较强;在共性因子基础上的回归方程与观测值之间的拟合优度良好,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极具复制性,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因子回归模型的建立可以为足球比赛赛前技战术的训练控制和比赛成绩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李娜和克里斯特尔斯在2011年澳网女单决赛对阵时的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及对比分析,以此找出我国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比赛中采用的不同技、战术特点和存在的差距,为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乒乓球技战术信息分类,按照面分类法对球技术动作分类;按照线分类法对战术信息分类。在分类基础上给出各种动作和战术类的编码方案。基于上述编码体系给出三种数据采集方案,经测试三种方案均可作为采集方法实际使用,但从速度和方便角度,第二种和第三种更好一些。第二种方法的记忆强度为45(相当40个符号的记忆量),第三种方法的记忆强度为45,经测试在短时间(20 h)内完全可以熟练掌握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韩国是跆拳道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世界跆拳道实力最强的国家。韩国跆协一贯注重通过改革创新推动本国跆拳道的发展,目前他们进行了包括改变场地形状、缩短消极判罚时间、重新整合仲裁体系、增加难度技术分值、更改加时赛规定等5项创新,使跆拳道技战术体系及其运用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形势下,中国应尽快从研究规则、练习特长技术,培养和全面提升运动员综合实力等三方面入手,重点增强我国跆拳道项目的竞争力,为今后在比赛中争取胜利提供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